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墙外文摘:谁是一下个“庆丰包子”?

摘编:张平2016年5月15日

张德江晚宴请柬为什么像签证申请表?中国中产阶级如何摆脱自我捆绑?世界卫生组织被中国政府操控?

China Kommunistische Partei Kandidat zum Politbüro Zhang Dejiang
张德江图像来源: dapd

(德国之声中文网)主管香港事务的全国人大委员长张德江将于下周“视察”香港,时评人潘小涛在香港《苹果日报》发表文章《这不是请柬而是招降书》,认为“视察”二字及其晚宴安排,凸显张德江此行主要目的是“以官威压港人、以一国压两制”。

潘小涛说,参加一场晚宴被要求填写很多个人资料,真是荒谬,将一场礼节性宴会变成对嘉宾们的羞辱。而赴宴精英都不敢反抗。“为了让港人特别是本土派看到张的官威,可以预见这种君临天下的安排,还会在那三天行程中表露无遗”。

香港人走不出的困境

台湾学者林泉忠在《明报》发表文章《“香港人”——新生身分认同的试炼》认为,如果说“九七回归”决策过程中的“住民缺席”,为日后香港本土社会寻求“命运自主”的抗争埋下伏笔,那么1980年代香港社会面对的“九七”恐慌则直接导致已经萌芽的香港本土意识浮上枱面。“港人治港”构思的提出,“意外”地刺激了“香港人”身分认同的浮现。

林泉忠认为,时下掌控香港的当权者正在面临的两大课题,近为如何解决“普选”死局后持续至今社会撕裂、躁动不安、看不到前景的困局;远则是在“自主”与“自决”的诉求逐渐主流化的趋势下,如何思考稳住民心,回应已开始浮现的“第二次香港前途问题”与议论中的“2047香港自决”的诉求。香港年轻世代的本土抗争力量只会愈来愈激烈,香港也将永远走不出困境。

中产阶级无法撼动自身

中国作家慕容雪村在《纽约时报》发表文章《中国中产阶级的焦虑》指出,越来越多的人想要离开中国,越来越多的中国留学生也希望扎根海外。为了阻止资本与人员外流,中国当局几乎穷尽了所有可用的办法。用人民币换购外币正变得越来越艰难,更艰难的则是把钱汇出中国。许多大学教师、最低层的官员也被强迫交出护照。

慕容雪村指出,太多中产阶级受益于当前的体制。近期高盛的一份报告显示,有将近半数的城市中产都是政府职员或国企员工。他们的焦虑最终指向一个他们不可能撼动的事物:他们自身。“他们知道,自己生活中的种种不适和不安大都指向这个一党独裁的政治制度,但同时他们也知道,正是这个制度给他们提供了体面的生活和优厚的待遇”,不愿意看到任何制度性的改变。

两岸和平并未实现

台湾《风传媒》发表文章政治学者殷俊文章《和平稳定并非理所当然》认为,希望两岸关系不变差甚至更好,这固然是一种良好的希望。但是这种希望并不符合现实,“两岸真正的和平稳定并未实现,而现有的相对和平也不是理所当然的”。在这种情形下,两岸彻底解决政治问题为时尚远,甚至建立可持续的和平(例如多数台湾民众希望的签订和平协议)也并不容易。

文章说,许多台湾人特别是民进党人士,对这一现状的珍贵性和脆弱性,却缺乏足够的认识。“两岸关系目前仍在和平稳定的轨道上运行,但是否还能运行下去则取决于未来的发展,取决于两岸政府和民众的共同作为”。

世卫组织“很不卫生”

台湾《自由时报》发表社论《台湾不是庆丰包子》,认为世界卫生组织干事长陈冯富珍和中国里应外合,打压台湾。“世卫组织被这种干事长玩成这样,真的很不卫生”。同时,马英九“不是中国籍却有中国梦”,“巴不得把台湾钉上中国版图,让即将上任的新政府失去国际空间”。

社论认为,新政府不必任人宰割,主流民意既已表达认同台湾,执政者便有捍卫独立现状的责任与后盾。“中国想赶尽杀绝台湾,也要慎防‘物极必反’的回力棒”。社论认为,《中华民国宪法》及《反分裂国家法》均不可取代《旧金山和约》,“台湾不是庆丰包子,想吃就吃,国共继续玩只会逼出台湾地位的原形”。

[摘编自其它媒体,不代表德国之声观点]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