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墙外文摘:还有谁在反对中共?

摘编:张平2015年11月22日

另类形象胡耀邦被重新粉刷成中共“标准像”,而香港、台湾的“反中”力量到底是什么模样?

Bildergalerie Hu Yaobang mit Zhao Ziyang Archiv 1982
图像来源: AFP/Getty Images

(德国之声中文网)香港端传媒发表文章《让胡耀邦重回“名人堂”,使他彻底属于共产党》,作者师愈闻认为,1989年以后,以胡耀邦、赵紫阳等为代表有政治改革意愿的领导人,在中共高层中不再成建制存在。

师愈闻指出,相较于前任,习近平在纪念所谓“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时候的讲话中,“人民”、“共产主义”这两个词的词频非常高,无论政治人物生前的政治光谱和具体政见,只要是中共领导人,其最值得后人学习的都是“共产主义信念”和对“人民”的忠诚。

师愈闻说,虽然许多人记住胡耀邦、感念胡耀邦是因为他那些并在共产党内显得不太“主流”的东西,但习近平讲话中的胡耀邦,就是中共高级领导人的“标准像”。在习近平的论述里,这个政党始终在进行着有条不紊的世代交替、接续奋斗。党内、党外一切的政治“正资产”,都可以纳入到型塑执政党意识形态合法性的资产池,成为中共民族复兴宏大进程中的“主流叙事”。

香港知识分子丢弃道统

时评家李怡在香港《苹果日报》发表文章《恃势压理,知识阶层的沉沦》指出,一连串大学丑闻,令过去备受尊敬的社会精英阶层威望尽失。他认为,港英时代凭委任一些事业有成、有坚实学位和学识的知识精英任公职,从而使非民选的政权维持稳定性,这个架构被中共政治文化和特首梁振英的任人唯亲唯左蚕食。

李怡认为,六十多年的中共国,知识人除依附权势就别无出路,“道统”观念已完全丢弃了。在“一国大于两制”的影响下,香港知识阶层连“无道则隐”都做不到,纷纷讲些连自己都不相信的话,做些恃势压理的事。“这些人的言行,让年轻人或对香港院校绝望,或扭曲自己准备进入腐朽建制。香港没有了真正的知识精英,更没有知识分子,社会只会快速沉沦”。

2047从头再来

资深法律人吴霭仪在《明报》发表文章认为,雨伞运动期间提出的重要问题应要继续讨论。例如,广场上普遍谴责“议会失效”,呼吁泛民议员下台。问题是新世代要撤离、推倒议会,放弃议会,还是进军、改革议会?广场上普遍不承认《中英联合声明》、不满《基本法》,因为它们的制定并没有经过全民参与,因为他们没有机会参与。新世代究竟要修改还是推倒?如何修改?推倒之后又如何?

吴霭仪肯定学生领袖黄之锋的意见,即认为联合声明和基本法都在2047年到期,并无续期的条款,2047年后香港应享有什么制度,例如司法独立应否继续维持、香港应有什什么利义务,可以重新谈判,而且今次谈判香港人有权直接参与。

吴霭仪认为,“议会失效”,制度上的主因固然是功能组别和分组点票的双重魔咒,但真正的魔咒,其实是泛民在这个制度之下日益沉重的无力感,以致一切抗争沦为无可奈何的例行公事。打破了无力感,魔咒就会自动破除,建立公民社会一套自决议题、自行商讨、达成共识行之有效的方法,是突围的途径。

台湾哪来“逢中必反”?

台湾《自由时报》发表社论《只有“逢中必软”,哪来“逢中必反”?》,指出朱立伦以“逢中必反”抨击在野党,已成惯性。社论认为,只要以常理及常识判断,就可清楚分辨,答案正好相反:台湾只存在中国“逢台(湾)必打”和国民党“逢中必软”的问题,绝无“逢中必反”的现象与现实。

社论说,中国不但在国际组织封杀台湾加入,仅少数因美国等盟邦支持,而在有损尊严或屈辱的情况台湾才能参与。中国的打压,即使连体育、艺文、学术或公民团体等国际活动,也绝不松手。社论认为,近年台湾在与各国洽签FTA诸多不顺,除了经贸自由化尚待加强,最大障碍就是中国阻挠。如今,TPP由美国主导,中国不参与,台湾人民对马英九政府过度依赖中国也很不以为然,蔡英文倡议以TPP为推动多边经贸整合重点,正是对普遍民意的忠实回应。

[摘编自其它媒体,不代表德国之声观点]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