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之声中文网)50多位名人周二(12月26日)在《费加罗报》上发表公开信,称法国资深演员、电影制作人德帕迪约(Gerard Depardieu)是“仇恨洪流”的受害者。德帕迪约被指控涉嫌强奸、性侵、性骚扰等。
公开信的56位签署者中有20多位女性,包括女演员夏洛特·兰普林(Charlotte Rampling)、法国前第一夫人卡拉·布鲁尼(Carla Bruni)和德帕迪约的前伴侣、演员卡洛·波桂(Carole Bouquet)等。
这封题为“不要抹杀德帕迪约”的公开信称,对这位著名法国演员的指控是在“无视无罪推定的情况下”传播的,并称“如果他不是电影界的巨星,他本也会像其他人一样受益于无罪推定”。
这些联署者称,德帕迪约“可以说是最伟大的演员,是电影界最后的偶像人物”,并认为当他受到这样的攻击时,“受攻击的是艺术”。
“法国应该感谢他。电影和戏剧不能没有他独特而非凡的个性”,这些名人说。
信中还表示:“我们是艺术家、作家和电影制片人......我们不想参与争议,我们会让司法系统完成其工作。”
本周三迎来75岁生日的德帕迪约对这封信表示赞赏,并称签署者“勇气可嘉”。
一记唇吻引发西班牙MeToo运动大爆发
“大鼻子情圣”的性丑闻争议不断
德帕迪约是法国最著名的影星之一,因为出演《大鼻子情圣》等一系列标志性电影而闻名全球。他是法国荣誉军团勋章得主。在中国,很多影迷直接称他为“大鼻子情圣”。
不过近年来,这位影星愈来愈多因为他对女性的行为而面临指控和调查。
自2020年以来,德帕迪约一直在接受强奸指控调查。
另外,多名女性指控他曾经对其实施性暴力,包括性骚扰、性侵犯。还有一桩指责他2007年涉嫌性虐待的诉讼,自今年9月中旬以来一直在进行中。
最近的一部纪录片概述了16名女性对他性行为不端的指控,并显示德帕迪约在2018年的朝鲜之行中有不雅言行。
该纪录片播出后,法国文化部部长马拉克(Rima Abdul Malak)称,德帕迪约的行为“让法国蒙羞”。法国文化部在12月中旬表示已启动审查程序,审查是否剥夺德帕迪约的荣誉军团勋章资格。
德帕迪约则否认所有指控。德帕迪约的家人也谴责了针对这位法国影星“前所未有的阴谋”。
马克龙的支持以及女权活动家的回应
上周,法国总统马克龙也对德帕迪约表达了声援,称这位影星在被“追杀”。马克龙表示支持“无罪推定”。他还说:“德帕迪约是一位伟大的演员,我是他的仰慕者。……他让法国自豪。”
针对50多位名人联署的公开信,巴黎女议员、女权主义者雷米-勒流(Raphaëlle Rémy-Leleu)在回应时说,签署者正在经历“对现实的否认”。她说,更希望他们支持反对性暴力的倡议。
不过,也有女权主义活动家表达了这些公开信签署者的理解。丹库尔(Emmanuelle Dancourt)是#MeTooMedia组织的成员,该组织为媒体行业中的性不端行为受害者提供支持。她表示,她理解德帕迪约的朋友们认为必须为他辩护的心情。她说,“这样做的人是我们的朋友、父亲、丈夫、邻居、同事,是我们认识的人”。
其他争议
德帕迪约对于丑闻并不陌生,他曾经因斗殴、酒驾和在飞机过道上小便而登上新闻头条。此外,曾出演200多部电影的德帕迪约近年来也因他的亲俄态度引发争议。德帕迪约曾经多次赞扬俄罗斯总统普京。2013年1月3日,普京授予了德帕迪约俄罗斯公民身份。
据报道,德帕迪约当时是为了规避时任法国总统奥朗德提高百万富翁缴税税率的规定,因而决定放弃法国国籍、加入俄罗斯国籍。路透社当时报道称,俄罗斯收入过百万欧元居民的所得税税率为13%,法国为75%。这在当时引发很大争议,德帕迪约此举在法国国内被谴责是背叛国家。
在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后,拥有俄罗斯国籍、被看作是普京好友的德帕迪约再次受到关注。他在俄乌战争开始后批评了普京在乌克兰“疯狂且令人不可接受“的行为。不过,在今年2月接受德媒《奥格斯堡新闻报》采访时,他表示仍然是俄罗斯人并且热爱俄罗斯文化,还称将保留自己的俄罗斯国籍。他说,“关于俄罗斯的侵略战争,我宁愿避谈这个话题,因为没人能说出真正明智的话”。
(法新社,德新社,美联社等)
© 2023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MeToo辩论是否彻底摧毁了父权体系?或者咄咄逼人的大男子主义仍然强势?伦敦的一个摄影展旨在探讨不断变化的男性自我形象。
图像来源: Sam Contis
随着1960年代同性恋运动的开始,同性恋(LGBTQ)团体与妇女运动一起,对全球父权体系价值观和大男子主义立场提出强烈质疑。1969年石墙暴动期间,摄影师古普塔(Sunil Gupta)在纽约拍摄了许多男同性恋者的照片。
图像来源: Sunil Gupta/Hales Gallery/Barbican Art Gallery
穿军装的男人通常被认为最能体现男子气概。费温斯(Tristan Fewings)制作的这幅头像集充分体现了军人的威严和超强的气场。
图像来源: Getty Images for Barbican Art Gallery/Tristan Fewings
这张美图版照片是塔利班成员的自拍照。 2001年,以美国为首的盟军开始对阿富汗发起攻击时,摄影师德沃扎克(Thomas Dworzak)在坎大哈(Kandahar)发现了数十张此类照片,并将它们制成了一个相册。雇佣兵和叛乱武装分子在媒体上的形象与这些照片中矫揉造作的形象形成巨大反差。
图像来源: T. Dworzak/Magnum Photos
摄影师内斯(Adi Nes)在以色列拍摄了大量有关以色列冲突的图片,其中很多作品展现了士兵们亲密无间、无忧无虑的生活场景。同时也有一些照片反映了以色列武装部队中比较“软弱”的一面,例如他的许多照片被认为是在展示同性恋,因此也受到全世界同性恋社会的推崇。内斯本人坚持认为,这些照片体现了他在以色列军队服役的经历。
图像来源: Adi Nes & Praz-Delavallade Paris
尽管男人在与女性热吻时嘴上会沾满女人的口红,但是正常的男人是不会给自己涂睫毛膏的。彼得·胡加尔( Peter Hujar)的这张照片却展示了一个另类的男人,其目的是分析比较扮装成王后的男人,是否比涂花脸进行伪装的士兵少了一些阳刚之气?
图像来源: The Peter Hujar Archive LLC/Courtesy Pace/MacGill Gallery and Fraenkel Gallery
什么能够让男人更像男人?这不仅是查尔斯·阿兹纳弗(Charles Aznavour)在他的一首歌中提出的问题,也是美国艺术家凯瑟琳·奥比(Catherine Opie)想要表达的中心问题。她喜欢给儿子套上薄纱裙,或者邀请朋友,给他们贴上假胡须,以此来探讨行为和感知上的差异。
图像来源: Catherine Opie/Regen Projects/Thomas Dane Gallery/Solomon R. Guggenheim Museum
最近50年来,非白人在探索自己男性身份方面所得的经验与欧洲人和白人截然不同,其落差之大堪比辛普森(O.J. Simpson)和科斯比(Bill Cosby)所经历的大起大落。 “白人老人”男子气概的变化要比非白人男人迟缓得多。
图像来源: Getty Images for Barbican Art Gallery/Tristan Fewings
直到近代,男人身体才以与女人类似的方式成为媒体发表的对象。对无法达到的审美标准的一味追求让男人付出了从身体感知障碍到自杀的代价。此次“通过摄影体现阳刚之气”展览也将这一角度作为了出发点-但可能还不够。
图像来源: Getty Images for Barbican Art Gallery/Tristan Fewings
山姆·孔蒂(Sam Contis)的这幅照片仅仅展示了一个男人的喉结-相当于区分性别的一个Y染色体。或者代表着更多的意思?在当今的“MeToo”时代,男人希望自己拥有什么样的(自我)形象?父权制对此会产生多大的影响?在伦敦巴比肯艺术中心举办的该展览旨在探讨这些问题。展览将持续到2020年5月17日结束。
图像来源: Sam Cont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