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大湾区”发展纲要推出 香港如同“跟班”?

黄颖
2019年2月19日

中国国务院周一公布《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把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四大中心城市列为“区域发展核心引擎”,香港各界反应不一。

China Eröffnung Hongkong-Zhuhai-Macau-Brücke
习近平同香港特首林郑月娥及澳门特首崔世安一起出席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图像来源: Reuters/Aly Song

(德国之声中文网)整份《纲要》共分11章、约2.7万字。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表示,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以国家主席习近平为核心的重大决策,是习“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国家战略,而《纲要》是指导粤港澳大湾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合作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纲要》提出,要充分发挥粤港澳综合优势,深化内地与港澳合作,进一步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支撑引领作用,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规划近期至2022年,远期展望到2035年。

打造香港成为大湾区高新技术产业融资中心

《纲要》指出,香港要巩固和提升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和国际航空枢纽地位、强化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地位,推动金融、商贸、物流、专业服务等方向发展,大力发展创新及科技事业,培育新兴产业,“打造”更具竞争力的国际大都会。在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方面,《纲要》指出,中央支持香港物流及供应链管理应用技术、信息及通讯技术、以及科学园与数码港等建设。另外,支持香港私募基金参与大湾区创新型科技企业融资,允许创新型科技企业进入香港上市集资平台,把香港发展成为大湾区高新技术产业融资中心。

与此同时,《纲要》强调中央亦会构筑大湾区快速交通网络,构建以高速铁路、城际铁路等城际快速交通网络,以一小时内可通往大湾区主要城市为目标,以“创新通关模式“,充份发挥广深港高铁以及港珠澳大桥的作用。

《纲要》指大湾区战略定位是发展成为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指港澳回归后,粤港澳合作不断深化,大湾区经济实力、区域竞争力显著增强,“已具备建成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的基础条件”。

鼓励港青到内地读研 让港人报考内地公务员

另一方面,《纲要》11个章节,当中第8章以详细篇幅,列出大湾区在教育及青少年交流等方向的发展。《纲要》列明,支持粤港澳高校合作办学,及鼓励港澳青年到内地学校就读,文件亦表明,要强化港澳青少年的爱国教育。

在青少年方面,《纲要》认为要促进大湾区青少年交流合作,推动青年人“交往交流、交心交融”,并让港青融入国家、参与国家建设。教师方面,《纲要》提倡研究开放港澳中小学教师、幼儿教师,到广东考取教师资格并任教。

《纲要》亦提倡扩宽港人在珠三角就业、创业的空间,包括鼓励港澳居民担任内地国企职务,甚至研究让港澳居民报考内地公务员工作。中央亦提出实施“粤港暑期实习计划”,鼓励港青到广东省实习就业。

大湾区发展同时面临诸多挑战

另一方面,《纲要》指出,当前世界经济不稳定因素增多,保护主义倾向抬头,大湾区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大湾区经济运行仍存在产能过剩、供应与需求结构不平衡、区内部发展差距依然较大、部分地区和还存在同质化竞争和资源错配现象等突出矛盾和问题。

《纲要》又指香港经济增长缺乏持续稳固支撑,澳门经济结构相对单一、发展资源有限,珠三角九个城市的市场经济体制有待完善、区域发展空间面临瓶颈制约,包括生态环境压力日益增大,人口红利逐步减退。

香港特首林郑月娥与香港中联办主任王志民1月29日出席新春酒会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Zhang Wei

《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一公布,社会旋即引起广泛讨论,而立法会内主要党派也有不同声音及回应。

民主派 : 香港在《纲要》的角色如同“跟班”

民主党主席胡志伟指,《纲要》的发表意味着中央正式呜枪开跑,让大湾区各个城市“各显神通”。他批评香港在《纲要》的角色中如同“跟班”,香港特区政府事事配合内地发展,忧虑香港的“一国两制”逐渐模糊,“被规划”下未必能维持长远优势。胡指若香港若不思进取,固步自封,甘于做着跟班的角色,香港势必落后于形势,在区内人才争夺下,香港甚至可能变成人才沙漠,最终沦为内地二三线的城市。

民主派议员毛孟静认为《纲要》百分百冲击“一国两制”,质疑中央另有目的,“他们(大陆)想把香港吸入一个黑洞,并不是真正令中港融合,而是要令香港消失,令“一国两制”名存实亡。

另一方面,港区全国人大代表、民建联副主席陈勇就表示,《纲要》对香港来说,非常鼓舞人心,是新时代高层次的改革开放,形容大湾区规划如像建筑摩天大厦,地基已经打好,并且已经盖好了头十几层,未来发展可以越来越好。

学者担忧香港人被边缘化

香港理工大学社会及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钟剑华接受德国之声访问时表示,关注特区政府在配合大湾区发展时,施政时自主性会减弱、在一些涉及香港事务上,香港的发言权会被大湾区盖过、而进一步令香港人感到被边缘化。因此,如何把香港的民意导引入大湾区内是重要关键。

金融界 : 给香港一支强心针

香港金融服务界立法会议员张华锋告诉德国之声,对这个《纲要》公布感到十分兴奋,认为是给香港一个重新发展的机会,给香港一股重新振奋的力量;他指出,大湾区的发展内容相当广泛,在金融方面,香港的角色定位在高科技创新的资金集中地,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发挥上市丶发行债券及集资的功能,也同时吸引世界各地资金往内地投资,这个优势有利于帮助大湾区创新科技企业在香港上市丶融资的发展。张华锋认为,这是一股振奋的力量,直接注给香港一支强心针。

教育界 : 希望自行制定香港的敎育政策

另一方面,教育界立法会议员叶建源接受德国之声访问时表示,《纲要》担出的教育措施的确可以给香港市民多一个选择。叶相信香港大部份的市民,在选择的时候都会审慎考虑,到底往内地发展是否他们喜欢或是否适应。叶举例说,往内地教书,必须要参加专业资格考试,而这个考试,香港的大部份老师及同学都未必了解考试内容及详情;所以,虽然选择是多了,但是相信除了特别原因,大部分香港的老师应不会选择北上任敎,而往内地就读升学也一样。叶建源指出,《纲要》提出内地学生和香港青少年,都要加强爱国的教育,然而,何谓爱国教育?爱国教育是否等于一种灌输式的教育?还是把一种观念强硬地灌植到学生身上?他强调,在香港的敎育制度𥚃,重视培养独立思考,要给学生全面、正反角度的思考,而内地的爱国教育,却是另外一回事。叶认为,《纲要》把爱国教育这一点也写进去,彷佛爱国教育是一个概念,这是值得关注的。他重申,希望香港的敎育仍然有自己的特色,在高度自治下,可以自行制定香港的敎育政策;他强调,交流合作是可以的,但必须在高度自治的框架内进行,而不是被凌驾。

林郑月娥 : 要把握机遇 

香港特首林郑月娥形容《纲要》层次很高、范围很广泛、内容很丰富的规划性文件,自己感到很兴奋。林郑月娥强调,规划纲要中已清晰订明,港澳必须全面、准确、贯彻落实“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等方针,严格依照《宪法》和《基本法》办事。与此同时, 林郑月娥反驳香港少部分人士所指,《纲要》令香港出现“被规划”的情况,认为特区政府一直积极主动参与草拟工作,文件亦吸纳了不少香港意见,林郑月娥呼吁,港人要加深对规划认识,把握机遇,否则会如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回归20周年时重要讲话中所言,“苏州过后无艇搭”(逾时不候 )。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显示更多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