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与默克尔——相知日深
2016年11月16日(德国之声中文网)当奥巴马2008年当选总统时,德国人欢呼雀跃。然而,在他还是选战人时,默克尔曾让他吃过一回闭门羹:那年夏天,她拒绝让勃兰登堡门成为他演说时的背景。当年的这位民主党总统候选人不得不移至凯旋柱广场发表演讲。约20万人蜂拥而至,向他欢呼致意,视他为肯尼迪第二、终结布什时代的救星。因伊拉克战争,布什在美国和部分欧洲人之间打入了一个楔子。由社民党籍的施罗德总理领导的德国坚拒参战,作为反对党领袖的默克尔则站在布什一边。
2009年,在任期首年,奥巴马虽两次访德,却都避开柏林。这被认为是有意作对。此后,默克尔和奥巴马之间的关系也维持冷淡。情况之所以如此,自有其确凿的政治原因。其中的最大原因是,2011年,德国在联合国安理会表决利比亚军事行动议案时投票弃权。
"奥巴马时代,我们曾遇到大量问题"
不过,这绝非唯一的原因。德国外交政策协会美国问题专家布拉姆尔(Josef Braml)警告说,不要事后美化奥巴马时代的跨大西洋关系。他指出,"我们在奥巴马时代麻烦不少。内政问题迫使奥巴马在安全政策、经济政策上要将负担转嫁到我们身上,曾让我们很不舒服。"
尽管有这样的争议,或者说,正因此,就在那一年,奥巴马向默克尔总理颁发了"自由勋章"。这是外国人所能得到的美国最高荣誉。这是一种媾和姿态,还是一种望德方承担更多责任的要求?得出这两种结论的观察家当时都有。
2013年,奥巴马到底还是得到了勃兰登堡门前的舞台。他和默克尔分别把手放在对方的肩上,显示团结一致。然而,尤其在美国秘密机构-国家情报局大规模监听丑闻曝光后,双方关系中的不和谐音重又增加。是年10月,外界了解到,美国国家情报局居然还侦听过这位德国女总理的手机。默克尔怒气难抑,脱口而出后来成为她经典名言的那句话:"对朋友搞间谍活动,这绝不可以。"
个性不同,互相补益
执政时间愈长,默克尔和奥巴马两人在政治上和个人关系上就愈显得接近。默克尔所在的基民盟的跨大西洋关系问题专家拜尔(Peter Beyer)相信,奥巴马尤其看中默克尔的"务实、可靠和专业性",而且,"他需要她":德国的政治和经济分量不断增加,奥巴马无法绕开这位女总理。
2015年夏,在巴伐利亚埃尔茂宫(Schloss Elmau)的G7峰会或许提供了有关这两人的一张最令人深思的照片:两臂伸开的奥巴马悠然坐在长椅上,默克尔站在他面前,比划着,似乎在向他讲解着什么;她身后,阿尔卑斯山构成清晰的背景。
那么,两人在个人关系上能理解对方吗?在个性上合得来吗?拜尔认为,两人个性不同,但这完全无碍:"奥巴马是天生的演说家,容易打动人。默克尔则言简意赅,不善言辞,难以让人无比激动。不过,两人都看中对方,因为,他们可以互补。"
G7峰会结束后数星期,默克尔为难民开放了边界。这一戏剧性步骤后来很快遭到众多德国人吐槽,却赢得奥巴马的最热情赞扬。
过渡期顾问
随着特朗普当选,在决定性政治领域,美国似乎会从德国的盟友转变成对手:自由贸易、气候保护、 对俄立场,或者,对叙利亚难民政策。
无论如何,选战中特朗普已曾将希拉里·克林顿比喻为"美国的安吉拉·默克尔"。他称,克林顿也想在美国实行默克尔为数十万穆斯林开放边界的那种"疯狂"做法。
不过,布拉姆尔对歇斯底里的态度发出警告,并警告不要将国家关系简化为两人关系。他表示,现在,又说奥巴马是好的,特朗普整个儿是坏蛋,这不过是媒体的一厢情愿。他指出, "老生常谈和个人化,于事无补,而且危险"。
奥巴马卸任在即。此时来访所为哪般?行前,奥巴马告知,数天前,特朗普在两人白宫会晤时对保持包括北约在内的最重要战略伙伴关系表现出浓厚兴趣。他说,他在会晤时建议特朗普抵抗走向孤立主义的"冲动"。
基民盟政治家拜尔认为,奥巴马和默克尔此次会晤十分重要。 他说,这次会晤远不只是一次"告别之旅"。他指出,鉴于特朗普当选给其它国家带来的影响,奥巴马会感到,"他对自己的国家和伙伴国还有责任"。他认为,奥巴马不会现在起就"逐渐淡出",而是在权力"过渡阶段成为特朗普的一名重要顾问"。
使用我们的App,阅读文章更方便!给yingyong@dingyue.info发送一封空白电子邮件就能得到软件和相关信息!
阅读每日时事通讯,天下大事一览无余!给xinwen@dingyue.info发送一封空白电子邮件就能完成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