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之声中文网)77岁的哈佛大学教授戈尔丁(Claudia Goldin)是第三位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女性。评审团表示,她“加深了我们对女性劳动力市场的理解”。
戈尔丁在接受法新社采访时表示,这个奖项“很重要”,但劳动力市场上仍存在“巨大的”性别不平等 。
通过研究美国劳动力市场中的女性历史,戈尔丁展示了一些历史上影响女性劳动力供需的因素,评审团解释道。
“她证明了性别差距的原因随时间而变化”,诺贝尔委员会成员哈尔马松(Randi Hjalmarsson)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哈尔马松补充说,尽管戈尔丁并没有研究政策,但她的工作为世界各地不同的政策提供了“基础理论”。
诺奖委员会指出,全球大约50%的女性参与劳动力市场,而男性则为80%,但女性的收入较低,也不太可能达到职业生涯的顶峰。
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女性获奖者人数最少。除了戈尔丁,自1969年首次颁发以来只有另外两位女性得主,分别是:2009年的奥斯特罗姆(Elinor Ostrom)和2019年的杜弗洛 (Esther Duflo),戈尔丁是第一位作为唯一得主获得该奖的女性。
77岁的哈佛大学教授戈尔丁(Claudia Goldin)是第三位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女性图像来源: Josh Reynolds/AP/picture alliance 戈尔丁的特殊贡献 评审团表示,戈尔丁已经“梳理档案并收集了美国200多年的数据”。
哈尔马松在采访中称戈尔丁为“侦探”,并说:“她研究了许多人,比如许多历史学家,之前决定不去研究的东西,因为他们认为这些数据不存在。”
戈尔丁的研究还显示,女性参与劳动的趋势并非总是上升的,而是随着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实际上呈现出了一个“U型曲线”。
随着20世纪初服务业的增长,女性的参与度开始增加,戈尔丁将这种趋势解释为“结构变化和社会规范不断演变”的结果。
评审团还指出,尽管经历了现代化的进程,比如伴随着经济增长和劳动力市场中女性比例的上升——但男女之间的收入差距长时间内几乎没有缩小。
评审团表示:“根据戈尔丁的说法,部分解释是,影响终身职业机会的教育决策是在相对年轻的时候做出的。”
尽管历史上的收入差距很大程度上可以归因于教育和职业选择上的差异,但戈尔丁已经证明,“这种收入差异现在主要存在于同一职业的男女之间,而且大部分是随着第一个孩子的出生而产生的。”
在科学领域,诺贝尔奖可以说是最具分量的奖项。此外,诺贝尔和平奖、文学奖也具备相当的影响力。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AP Photo/F. Vergara 从1901年首次颁奖起,已经有九百余人或机构获奖。而发明家诺贝尔(Alfred Nobel)去世时留给基金会的3158.72万瑞典克朗遗产,如今已经达到了1.69亿欧元。诺贝尔遗嘱中,本来只设立生理医学、物理、化学、文学、和平五个奖项,六十年代增设了经济学奖。由于该奖项并没有在遗嘱中有所体现,因此严格来说经济学奖并不是“诺贝尔奖”,其正式名称是“瑞典中央银行纪念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经济学奖”,所需资金也是由瑞典央行“永久性全额拨付”予诺贝尔基金会。图为诺贝尔奖章。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AP Photo/F. Vergara 2014年和平奖得主马拉拉(Malala Yousafzai)是迄今最为年轻的诺贝尔奖得主,获奖时她只有17岁。最高龄的得主是古迪纳夫(John Bannister Goodenough),他因在锂电池领域的开拓性研究而获颁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时,已经97岁了。而诺奖得主的平均年龄是60岁。
图像来源: Reuters/NTB Scanpix/C. Poppe 在一百多年的历史中,女性获奖者只有五十余位。其中,居里夫人(Marie Curie)曾经两次获奖——化学奖和物理奖各一次。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empics/PA Wire 总共有4人曾经两度获得诺贝尔奖。除了上文提到的居里夫人,巴丁(John Bardeen)因发明晶体管、开创超导BCS理论两度获得物理学奖;鲍林(Linus Carl Pauling)则因化学键理论研究、反对地面核试验分别获得化学奖、和平奖。研究胰岛素氨基酸序列、开创DNA测序技术的桑格(Frederick Sanger)则曾两度获得化学奖。此外,国际红十字会曾经三度获颁和平奖,联合国难民署(UNHCR)两度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图像来源: dpa 各个奖项累积有49次空缺,其中大部分发生在战争年代。空缺次数最多的是和平奖。而在今年,文学奖也暂停颁发。评奖委员会表示,会在2019年补发今年的奖项。图为瑞典著名诗人、文学奖评委弗罗斯滕松(Katarina Frostenson)和其丈夫法国摄影师阿尔诺(Jean-Claude Arnault)。后者受到了性侵指控,其后的连带反应造成了瑞典文学院的人事地震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IBL Schweden 历史上,曾经有两人主动拒绝接受诺贝尔奖。特立独行的法国作家萨特(Jean Paul Sartre)拒绝任何奖项,因此1964年,他也顺理成章了回绝了诺贝尔文学奖委员会的好意。时任越南共产党领导人黎德寿则因与美国方面签署了越战停火协议,而与时任美国国务卿基辛格(Henry Kissinger)共同获得1973年度和平奖;但是,黎德寿认为,越南仍在战乱中,并不屑于和平奖的伪善,因此拒绝接受。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Selva/Leemage 而被迫拒绝诺贝尔奖的则总共有4人。创作了文学名著《日瓦格医生》的苏联作家帕斯捷尔纳克(Борис Леонидович Пастернак)则在1958年被迫拒绝了诺贝尔文学奖。此前,《日瓦格医生》早已被苏联当局查禁。而在瑞典文学院刚宣布其获奖时,帕斯捷尔纳克曾激动地回电表示感谢。但是几天后,帕斯捷尔纳克就遭苏联作家协会开除,并受到苏联各媒体的讨伐,不得不宣布拒绝领奖。一直到80年代戈尔巴乔夫上台后,去世多年的帕斯捷尔纳克才获平反,他的儿子在1989年12月前往斯德哥尔摩代领了该奖项。
图像来源: picture alliance/akg-images 1937年,希特勒颁布法令,禁止德国公民接受任何诺贝尔奖项。迫于该法案,德国化学家库恩(Richard Kuhn)、布特南特(Adolf Butenandt)、微生物学家多马克(Gerhard Domagk)拒绝领奖,并且一直到战后才补领了奖项。图为多马克(摄于1964年)。
图像来源: AP 希特勒颁布该法令的直接原因,是因为德国记者、和平主义活动者冯·奥西茨基(Carl von Ossietzky)获得了1935年诺贝尔和平奖。冯·奥西茨基曾经在魏玛共和国时期揭露德国重新组建空军、涉嫌违反《凡尔赛条约》,并因此报道而被判叛国罪入狱。获释后不久,纳粹党掌权执政,冯·奥西茨基在国会纵火案次日就因其和平民主运动者身份被捕,并被投入集中营。他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对纳粹德国政府的国际声誉造成了沉重打击,希特勒更是认为,这是对他本人的侮辱。不久后,冯·奥西茨基因病重而获得释放,诺贝尔评奖委员会亲自前往他下榻的医院为其授奖。图为集中营里的冯·奥西茨基。
图像来源: Bundesarchiv 183-R70579 冯·奥西茨基也成为了首名在拘禁中获知自己得奖的诺贝尔奖得主。另外两名拘禁中获知得奖的则是来自缅甸的昂山素姬(1990年)以及来自中国的刘晓波(2010)。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Liu Xia
诺贝尔委员会表示,戈尔丁的研究还证明了避孕药的推广在20世纪加速了教育水平的提高,因为它“为职业规划提供了新的机会”。
© 2023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