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客座评论:多点市场、少点国家

Stefanie Schmitt
2016年11月5日

中国需要一个新的增长模式,深入改革势在必行。以下是德国联邦外贸与投资署联络处首席代表Stefanie Schmitt撰写的客座评论。

China Baustelle Wirtschaft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D.Fei

(德国之声中文网)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实现了前所未有的经济腾飞,几乎是从零一跃跻身全球最有实力国家的行列。从2010年开始,中国成了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国民经济体。如果以购买力计算,中国甚至自2014年起登上了第一大国的宝座。按照目前预测,中国今年的经济总量将再次增加大约6.7%。

不过,这一令人惊羡的经济增长越来越依赖于举债。特别是自中国为克服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果而推出大规模振兴经济计划以来,依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今年10月公布的数据,中国的总负债从当年大约占国内生产总值(BIP)的145%猛增到目前的270%。

产能过剩

最成问题的是迅速膨胀的企业负债(据国际货币基金统计:企业负债达到GDP的169%)。中国的私营企业从国有银行几乎拿不到贷款,而中国的国有企业在今年前3个季度里的投资同比增加了21.1%,私有企业只增加了2.5%。显而易见,国有银行贷款的大部分一如既往流向了国有企业,而这些企业经常利用这些资金,来提高早就缺乏需求、在经济活力下行的背景下愈发成为负担的产能。

这造成了供求关系的剪刀差迅速扩大,无论是在煤炭、钢铁、水泥、平板玻璃,还是在造船、炼油、化工、铝制品以及造纸领域。以粗钢产业为例,生产利用率从2008年的大约80%降低到2015年的67%,实际产量从12亿吨降到8.03亿吨。而与此同时,钢铁的过剩产能却从1.32亿吨上升到3.97亿吨。即便如此,优质钢材还是得从国外进口。

本文作者、德国联邦外贸与投资署联络处首席代表Stefanie Schmitt图像来源: Studio Prokopy

利益冲突

所有以上行业都有一个共同点,即主导它们的不是国企就是公共企业,股东常是地方的重要机构,而其在当地的利益让其阻止产能的降低。在面对31个省份因为担心丧失影响力、工作岗位和税收而反对减少过剩产能时,中央政府似乎无计可施。

只要中央同地方之间没有行之有效的金融平衡机制,各地方机构没有赚取收入的机会,那么如果国家财政体制不进行相应的改革,这一窘境便不会从根本上改变。现行政策恰恰事与愿违--用企业的规模来衡量企业的盈利能力,其含义是:谁小就先关谁。自相矛盾的结果出现了:不是关闭企业,而是在当地继续投资,直到企业达到不能被关闭的规模,经常的情况是还要超出这个规模。

此外,国家在能源、水、土地方面进行补贴,也对这些在市场条件下并不盈利的企业提供贷款,让其得以长期维持下去。这些企业也很少对环境、卫生以及安全领域多投资,而这些在地方都不被追究。

改革势在必行

从以往的经验看,产能过剩的问题,光通过制定目标和展开运动并不能得到解决,因为问题的原因要复杂得多。对能源、土地和水进行价格改革已非常迫切,改革国有企业、为地方政府创造其他的收入渠道也势在必行。

此外,中国还需要一个能够安置那些因企业倒闭而下岗者的社保制度。换言之,中国的经济模式到达了一个拐点,仅仅进行表面的小改动已经不能奏效。现在要进行的是深入的改革,这在一些情况下也意味着,要将中央的一些权力下放到地方或者交付给市场。

Stefanie Schmitt是经济学博士目前任职德国联邦外贸与投资署联络处(Germany Trade & Invest)首席代表。

德国之声致力于为您提供客观中立的新闻报道,以及展现多种角度的评论分析。文中评论及分析仅代表作者或专家个人立场。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