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客座评论:中美独创稳定两国关系的“秘密”沟通机制

2024年1月30日

现在看来,中美这对竞争对手创造的两国外交最高主管官员的定期会晤形式,成了一种稳定双边关系的机制,它不同于以往包括冷战时期的两个主要竞争对手打交道的方式。比如美苏也会有秘密外交,但像中美这样双方最高外交官员在第三地进行定期会晤,则是以前没有的,是中美独创的,既有某种秘密外交的形式,可又不完全是秘密外交。

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Jake Sullivan)上周末同中国外长、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王毅在泰国举行新一轮会晤。
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Jake Sullivan)上周末同中国外长、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王毅在泰国举行新一轮会晤。图像来源: Wang Teng/Xinhua/IMAGO

(德国之声中文网)中方这边的参与者是中央外办主任王毅,美方这边的参与者是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两人自去年以来在第三地共举办了三次会晤,分别是2023年5月10日至11日于奥地利维也纳、9月16至17日于马耳他,以及刚刚在泰国曼谷,也是两天12个小时。

不过,最新的这次会晤在形式上和前两次又有差别。前两次事前外界一点都不知晓风声,两人会谈完双方各发表会谈纪要后国际舆论才恍然大悟。不事先预告也好理解,主要是怕会谈受到干扰。当然这个干扰是对美国而言,中国不存在这个问题。但这次事前预告了。另外,前两次选择的地点对北京和华盛顿而言,基本是等距,以示两国关系是平等的,然而这次北京距离曼谷近,华盛顿距离曼谷远。显然,沙利文大老远“屈尊”飞到曼谷来和王毅会谈,可能是以往事情紧急,有求于王毅,也就顾不得讲究外交仪式了。

我们看看双方谈了什么

从各自公布的会谈内容,这次王沙会谈,讨论了三个方面的议题,一是广义上的中美关系,二是台湾问题,三是区域和国际热点。外界更多注意到两国的新闻稿对会谈基调的表述,在措辞上有一些区别。中方的表述是双方围绕落实两国元首旧金山会晤共识、妥善处理中美关系重要敏感问题进行了“坦诚、实质性、富有成果”的战略沟通;美方的表述,两人的会谈是两国在拜登总统与习近平主席在旧金山峰会达成共识,维持两国高层沟通渠道畅通努力的一部分,会晤是“坦率、实质性和建设性的”。

一个是“坦诚、实质性、富有成果”的战略沟通,一个是“坦率、实质性和建设性”的高层沟通。如此看来,中方对此次会谈感到满意。比较前两次王沙会晤,中方用“富有成果”来描述这次会谈,也是第一次。去年5月的维也纳会晤,中方的表述是“双方就推动中美关系排除障碍、止跌企稳进行了坦诚、深入、实质性、建设性的讨论”,去年9月的马耳他会晤,中方的表述是“双方围绕稳定和改善中美关系进行了坦诚、实质性、建设性的战略沟通”。可见,“富有成果”一词表明在中国关切的台湾问题,或美国打压中国的其他方面的问题,或南海问题上,得到了沙利文的积极回应,甚至是某种承诺。

更多阅读:中美关系解冻?沙利文与王毅“坦率”长谈8小时

台湾问题一如既往地是本次王沙曼谷会谈的重点。中国外交部新闻稿的说法是,王毅强调,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台湾地区选举改变不了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基本事实。台海和平稳定的最大风险是“台独”,中美关系的最大挑战也是“台独”。美方必须恪守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将不支持“台独”承诺落实到行动上,支持中国和平统一。这段话后面四句基本和去年11月习拜会习的说法一致,显示中国对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要求已越来越具体。前面一句则是针对美国在台协会主席罗森伯格来讲的。台湾选举后瑙鲁和台断交转同中国建交,引述了联合国2758号决议文,罗森伯格在X发文表示,联合国2758号决议没有处理台湾问题,外界把她的话解读成美国行政官员公开炒作“台湾地位未定论”,这当然会引起中国不满,因此王毅说“台湾地区选举改变不了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基本事实”,是对着罗森伯格而来。

台湾人不会接受“和平统一”?赖清德阵营发言人怎么说

08:09

This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video element.

两人的会谈也讨论了当今全球几乎所有的热点问题,其中红海危机和朝鲜半岛是会谈的另两个重点。尤其是红海危机,对美国来说迫在眉睫。也门胡塞武装从对民用商船的攻击到对美国军舰的攻击,让美国很是棘手。鉴于胡塞武装所占据地方的高山地形以及复杂的中东局势,美国派兵打击胡塞武装不太现实,而如果用外交去解决,就必须找到一个有分量的、能够和伊朗说上话的中间人,通过伊朗约束和节制胡塞武装。目前来看,只有中国是个合适角色。所以,美国要解决红海危机,需要得到中国更多的理解和支持。美国近期就一再敦促中国利用对伊朗的影响力,要伊朗去约束胡塞武装在红海区域袭击商船的行为。对中国而言,虽然胡塞武装承诺不攻击中国的商船,但红海危机久拖不决也会扰乱全球供应链,冲击全球经济,对中国经济的复苏也很不利。所以中国并不能用旁观者的心态去看待这一问题。路透社日前的报道引述伊朗官员的话称,中国已经用中伊贸易关系开始施压伊朗。

虽然路透社的报道真实性值得怀疑,因为以中伊关系以及中国和中东国家的关系,再考虑中国的外交风格,北京是不会直接施压伊朗去约束胡塞武装的,但路透社的报道也并非空穴来风,中美双方有可能在这个问题形成一定程度的共识。中国可能更喜欢做中间传话者的角色,把美伊双方的要求转达给对方。至于朝鲜,中国亦不太可能直接下场对它施压不要挑衅。故从中美各自的会谈纪要看,在这两个地区热点问题上,双方更多还是各自表达自身的立场和主张。

三次会面形成美中战略沟通机制

中美关系是当今全球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两国走向直接牵动全球,因此,如何处理双边关系具有全球意义。如今,两国处于严重的竞争和对抗中,稍有差池,很可能发生军事冲突。这是最让世人担忧的。好在两国在拜登当政的时候,理性地认知到这种情况,这就是拜登所说设置护栏,负责任地管控两国的分歧和竞争。而王毅和沙利文这两位双方最高外交主管在第三地的秘密会见,是双方找到的一种在竞争中有效管控分歧,避免滑向军事冲突的沟通方式。去年年初的气球危机呈现的剑拔弩张,直接促成了双方采取这种形式进行沟通与对话,经过5月两人在维也纳的秘密会谈,9月在马耳他的会谈,以及这次在曼谷的会谈,这一战略沟通机制基本成形,两国关系实现了“止跌企稳”,为避免中美关系的大起大落,起到了重要的稳定锚的作用。

上述三次会谈,时间基本是4-5个月两人举行一次,由此看来,下一次两人的会谈很可能会在赖清德520就职后的5月底或6月初,届时双方讨论的重点除了赖执政下的台湾,会是美国大选对美中关系造成的可能冲击的防范,双方对此是需要沟通的。

中美关系震荡如何伤及跨国业务

02:32

This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video element.

 

邓聿文为政治评论员,独立学者,中国战略分析智库研究员兼中国战略分析杂志共同主编。

德国之声致力于为您提供客观中立的新闻报导,以及展现多种角度的评论分析。文中评论及分析仅代表作者或专家个人立场。

© 2024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