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儿子的奖学金想到的中德考评制度的异同
2018年10月14日(德国之声中文网)儿子到亚琛理工大学留学第一学年,十二门功课拿了9个1.0,平均成绩1.2,由此申请到了大学奖学金(为期一年)。这个对大部分中国家长来讲很陌生的数字,我却很熟悉,我充分了解它的困难程度。德国计分是五分制,1.0是最高分,4.0是及格线。按照我的经验,德国大学宽进严出,最后能够毕业的比例大约在50%左右,这体现在每门功课的成绩上,不及格率要远高于中国大学。而对于中国留学生来讲,这个第一学期又特别难熬,因为语言往往不是很过关,坐在课堂上像雾像雨又像风,一会儿教授就宣布下课了。所以,听到儿子传来的好消息,有点儿忘乎所以,忙不迭地晒在朋友圈内。
德国大学本来就是免费的,相当于人人享受美国大学的"半奖"(免学费在美国是一种奖学金等级),由此,本科阶段的德国大学奖学金就远少于美国和中国大学。我在波恩大学念书的时候,想都没想过免费读书之外还能拿钱。于是我问儿子怎么回事。原来第二学期的时候,有同学告诉他,可以自己申请,于是儿子就简简单单地填了一张表格,现在通过成绩审核,就拿到了。
看着儿子很得意的样子,我忽然感受到德国大学的激励制度和中国大学的区别所在。想当年,我在浙江大学读本科的时候,也是年年都拿奖学金的。但是每年的奖学金越拿越少,为什么呢?不是我的成绩越来越差,其实我在班里的成绩排名还是很稳定的。原因是我越来越"脱离组织"(内容很丰富,限于篇幅,不再细说,你懂得)。在中国大学,奖学金并不完全是奖励"学习"的。我们试图建立一个很庞大而全面的考评体系,把学生的各个方面表现都包容在内,然后给出一个总的奖励。比如寝室卫生的考评也被按照一个复杂的转换系数,纳入到最后奖学金的考虑范围中,诸如此类。
这样一来,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呢?
首先,中国大学的考评貌似很全面,却不能解释它是如何给出各个方面表现的权重的。比如寝室卫生的分数和高等数学的分数,如何取一个加权平均,得到总成绩呢?这个权重相当重要。理解不了这一点的朋友,自动复习初中数学。
不论我们的大学考评老师如何殚精竭虑设计这个权重,不可否定的是:市场最终对学生的评判是多元化的。一个高科技企业或许特别看重一个学生的专业能力,寝室卫生不在考虑范围之内(权重为零);一个政府机构或许就比较注重学生对公共物品的负责态度(权重较大)。所以,大学给一个综合的奖学金,并不能让这个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展示给用人单位一个清晰的信号:你这个奖学金究竟说明你很聪明呢?还是你很愿意为人民服务?
但是德国的奖学金就是单纯奖励学习成绩,不存在这个问题。那么德国的大学毕业生如何向用人单位展示他是一个很有公益心的人呢?没问题,你可以告诉应聘单位你参加了什么公益组织,服务了什么项目和时间,出具相关的证明等等。
总之,学校给你一个平台,让你自己去选择你愿意并特别有能力从事的活动,最终获得一份独具个性的履历表。这样走向市场,才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工作。这不正是两千年前,我们的孔老夫子教育我们的"因材施教"吗?为什么两千年后,在全世界推广"孔子学院"的孔子后人,却忘记了这个重要的教育原则,一心只想生产千篇一律的学生了呢?
其次,学生一般不太搞得清楚,这个复杂的评价体制到底是如何给出最终结果来的。于是,"黑箱"操作就多起来了。特别的关系或许能够带来一定的好处,加入学生会或许能够建立这样的特殊关系,于是网上盛传大学生干部的官味浓烈。而德国大学给我儿子的奖学金,条件似乎很简单。因为申请表并不要求你提供寝室卫生的情况,显然这就不是考虑因素。估计他们也就是单纯地按照成绩排了个名次。
而社会活动那种难以用分数和名次衡量的东西就不用打分的办法,你究竟是否出色,让别的评价体制发挥作用,为什么一定要用分数呢?实际上,德国学生对社会活动非常热心。经常可以看到学生会组织的活动,包括抗议德国政府的行动。
大学并不是什么象牙塔,我们的大学生也未必生活在真空里。什么样的大学培养出来的学生,走向社会,就会铸就社会上的形形色色的制度,反过来也一样。这样"综合全面"的考评制度也充斥着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大家可以对号入座,我就不一一列举了。
作者沈凌德国波恩大学经济学博士毕业,现执教于上海华东理工大学经济系。
德国之声致力于为您提供客观中立的新闻报道,以及展现多种角度的评论分析。文中评论及分析仅代表作者或专家个人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