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之声中文网)台湾的检察单位宣布在台湾登记成立的“中华爱国同心会”(爱国同心会)涉嫌收受中国国台办的资金、受命在台为中国进行工作。
说起这个“爱国同心会”,其实在台湾因为多次涉及滋事所以讲起来还算挺有名的,因为在中国还没有全面禁止到台湾旅游之前,在台北101、西门町等地可以经常看到该会组织活动。
为中国宣传
爱国同心会的活动大多是拿著五星旗、支持“一国两制”之类的旗帜在陆客比较常去的台湾景点,和经常在这些景点抗议和宣传的法轮功和台独组织叫阵抗衡。
台湾几个城市街头偶尔也会出现插满五星旗的吉普车、车上的扩音器播放著支持“一国两制”的口号,但是“爱国同心会”的成员并不多,很多参加活动的成员都是临时雇用的一般人,并非真心认同该会宗旨的“信徒”。
和另外一个名气更大的“中华统一促进党”(统促党)相比,同属所谓红统的爱国同心会的组织活动虽然比较频繁、但是在规模和组织性上难望项背。
组织差异
“爱国同心会”和“中华统一促进党”比较知名的案例,当属支持香港民主运动的香港歌手何韵诗到台北参加活动时遭人泼漆、黄之峰搭机抵台时在机场未经许可集会,高喊“港独滚回去”口号等等。
简称“统促党”的“中华统一促进党”一般认为与台湾知名的外省人帮派“竹联帮”关系密切,有“竹联帮”作为基底、动员能力自然不同凡响。
该党总裁张安乐也不否认他在“竹联帮”中有相当的地位,当年他涉及射杀美国华裔作家刘宜良的“江南案”,令他声名大噪,介入两岸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自然也让他格外受到关注。
“中华统一促进党”的党部以及张安乐的家中都曾经被警方搜查,即便情报治安单位对该党和张安乐一直注意,但是截至目前为止,并没有被查到违反台湾法律的证据。
虽然媒体还有相对比较本土派的立法委员都曾经言之凿凿地指控“中华统一促进党”收受来自中国官方的资金,但是一样地没有掌握可以起诉的证据。
加强修法
民进党占多数的台湾立法院面对本土派不满,2019年通过《反渗透法》,起诉人民团体或个人收受所谓境外敌对势力的资助终于有了法律依据。
但是检察和调查机关依旧被批评是不敢有所作为而导致成效不彰,这次“爱国同心会”算是第一宗依照《反渗透法》对所谓红统组织启动调查的案件。
检察和调查机关的说法是该会秘书长张秀叶向检察官供称,该会接受国台办、上海、湖北、广东、北京等地台办资金、在台湾发展组织、吸收大陆配偶、打击法轮功和台独组织。
但是调查显然花了不少时间,结果是爱国同心会会长周庆峻2021年染新冠肺炎死亡,不予起诉;检察官虽然宣布对该会秘书长张秀叶、负责财务的周庆峻妻子林明美两名主要干部发布通缉,不过这两人早已潜逃到中国。
支持两岸统一的台湾民意不论蓝绿执政都持续下跌,根据政大选举研究中心2021年调查,支持统一的台湾人不到8%。图像来源: Dado Ruvic/REUTERS 不同套路
“中华统一促进党”或者“爱国同心会”讲起来还是打正旗号、摆明立场的组织,相比之下,台湾其实有不少打著大陆配偶权利和宗教之类名义、实际上宣传“一国两制”、反台独等政治主张的团体。
台湾的情报单位原本就对某些经由通婚取得台湾身份的大陆配偶组织以两岸统一为宗旨的团体格外注意,认为这些组织试图以推出候选人参加台湾的选举、渗透进入台湾政坛发展政治影响力。
一些个人也曾经以不同的方式,试图取得寺庙、宫庙等人民团体的控制权,想要利用台湾宫庙在选举时的重要性,影响选举的结果,甚至大剌剌地树立起五星旗,最后是因为违章建筑被拆除。
一探根由
讲到这些被台湾本土派视为眼中钉的统派团体,也不能就说他们是为了经济利益或者负有特殊任务,这未免太过简化,因为根据自身接触的经验,有些统派人士是真的相信“一国两”制对台湾是最好的、中共对台湾是没有恶意的。
统派的成员也不见得就是外省人、中国背景的新移民,有的所谓台湾本省人的成员言论或者态度可能更为激烈。
绝大部分红统的人士他们会说搞不清楚为什麽台湾没有国药和科兴疫苗可以接种来对付疫情,只要是駡台湾总统蔡英文或者民进党政府官员、出自内容农场的文章或者贴图,他们会毫不迟疑地在社群媒体上转传。
他们就像你我一样、就是一介平民、也不会从这些行为中获益,他们的思维中,无论如何台湾就是中国的一部分,中国的一切都是美好的、任何相左的意见都会被他们斥责。
如果单纯地把他们贴上“被洗脑”的标签,那麽岂不也是承认中共的统战成功了?从这来看,台湾未来如果真要肃清“为敌对势力进行工作”的所谓红统团体,即便有《反渗透法》的加持,还是会有一定程度的困难。
1949年,国民党在国共内战中失利败退台湾,共产党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从此海峡两岸分治。在过去近70年里,台海关系以及相关政策一直是全球瞩目的焦点,也是北京最敏感的一个议题。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EPA/Pool在国民党退守台湾的头30年里,内战氛围浓厚,国共有数次小规模交战。台湾方面高喊“反攻大陆”、“汉贼不两立”,北京则要“解放台湾”,海峡两岸呈现紧张、对峙局面。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舰队进入台湾海峡。1955年初,共产党攻下一江山岛,中华民国海军在美军协助下撤退,这被称作“第一次台海危机”。中华民国政府的有效统治范围从此退至台澎金马,并延续至今。
图像来源: AFP/Getty Images《告台湾同胞书》至今共发表五次。第一次是在1950年,提出要完成解放台湾的任务。第二、第三和第四次均在1958年金门炮战(也称八二三炮战)的背景下,要求台湾共同对付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团结一致对外。该炮战(图)也被称作第二次台海危机。
图像来源: Imago/Zuma/Keystone最著名的《告台湾同胞书》则是1979年1月1日发表的第五版,其内容主要是商讨结束两岸军事对峙状态,并提出扩大两岸交流。中共停止了从1958年开始对台湾诸岛的炮击,国共军事冲突告一段落。该文被视为北京对台政策的转变。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UPI同样在1979年1月1日,美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图为时任美国总统卡特访华),与中华民国断交,同时通过《台湾关系法》。在该背景下,当时已经掌握中共实权的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该政策被用在解决香港和澳门回归问题上。
图像来源: AFP/AFP/Getty Images对于北京方面呼吁“相逢一笑泯恩仇”、提出“一国两制”方案,中华民国政府没有做出回应。据历史文献,蒋经国曾在致函宋美龄时称,“此固为‘匪’统战之一贯手法,但愿已推向另一更邪恶之层次方向,儿将一贯的置之不理并密切注意其后续发展伎俩”。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Everett Collection1986年,台湾第一个反对党“民主进步党”(民进党)成立。民进党在1991年公开其主张台湾独立的政治纲领。台独运动也逐渐在台湾民间兴起(图)。1990年就任台湾总统的李登辉大幅度调整了大陆政策,放弃了蒋经国坚持的“不接触、不妥协、不谈判”的“三不”政策,开始寻求两岸“分裂分治”的合法化。
图像来源: Getty Images/AFP/S. Yeh随着台北的态度变化,两岸关系又趋紧张。1995年初,中共第三代领导人江泽民提出《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讲话的八项主张(也被称为“江八点”),就“两岸如何达到和平统一”、“没有统一之前的过渡时期如何办”这两个问题表明立场。
图像来源: F.Brown/AFP/Getty Images1995年6月,时任总统李登辉对美国进行了“非官方”访问(图),打破17年间未有台湾高官访美的惯例。这引发北京强烈不满,于1995年7月和1996年3月中华民国总统选举期间分别进行大规模导弹演习。为此,美国派航母协防台湾海峡。而李登辉直选中成功连任,成为中华民国第一位民选总统。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AP Photo/B. Sikes1999年7月,台湾总统李登辉在接受德国之声采访时(图),将两岸关系定义为“特殊国与国关系”,即“两国论”。而当时被李登辉召入国安会的蔡英文,被认为是“两国论”的起草人之一。该事件引发地区紧张以及世界舆论的极大关注。而在台湾方面,强烈支持“两国论”的民进党在2000年的总统选举中胜出,陈水扁成为新一任总统。
图像来源: Academia Historica Taiwan陈水扁上台后,他于2002年8月在日本提出“台湾跟对岸中国一边一国”,并主张“公民投票”决定“台湾的前途、命运和现状”。在2004年连任后,陈水扁及其民进党继续激进的台独政策。
图像来源: picture alliance/AP Photo/Jerome Favre北京方面,在中共第四代领导人执政下,《反分裂国家法》于2005年3月通过,这是一部针对两岸关系的基本法。同年4月,中共总书记胡锦涛会见时任国民党主席连战(图),实现国共领导人历史性握手,胡锦涛对两岸关系发展提出基于认同“九二共识”的看法。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M. Reynolds1992年11月,中国大陆的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的海峡交流基金会就两岸问题在香港举行会谈,双方口头协商形成不成文默契,被称为“九二共识”,其主旨即为一个中国原则——“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2000年,时任台湾行政院陆委会主席苏起将“九二共识”阐述为“一个中国,各自表述”(即“一中各表”),并随后将其列入国民党党纲中。
图像来源: Imago/ZumaPress2008年中华民国总统选举中,民进党败北,马英九上台。由于马英九接受“九二共识”,两岸关系在他担任总统的八年里显著改观,经贸往来与合作大幅增加。2015年11月7日,马英九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新加坡举行会面(图),打破了两岸领导人1949年以来不见面的禁忌。同年5月,时任国民党主席朱立伦也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与习近平举行会晤。
图像来源: Reuters/J. Nair2016年的大选中,民进党主席蔡英文以超过56%得票率的绝对优势,击败朱立伦、宋楚瑜,成为台湾历史上第一位女总统。蔡英文拒绝承认“九二共识”。在2019年1月1日的新年讲话中,蔡英文提出“四个必须”,喊话北京“必须正视中华民国台湾存在的事实” ,并将中国“试图介入台湾政治与社会的发展”视为台湾当前“最大的挑战”。
图像来源: Reuters/Taipei Photojournalists Association/Pool在北京方面,2012年成为中共第五代领导人的习近平就对台政策做出调整。自蔡英文上台后,北京加大了在国际外交等多层面对台湾的施压,两岸关系明显降温。2019年1月2日,习近平《告台湾同胞书》40周年纪念会上发表演说,以五大原则阐述对台方针,强调推动和平统一,但也明言不放弃武统。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EPA/Pool 詹威克:台湾出生的医界逃兵,曾经客居美国然后到英国从事媒体工作,也研究东亚历史,八十年代离开台湾,绕世界一圈后返台定居。
德国之声致力于为您提供客观中立的新闻报道,以及展现多种角度的评论分析。文中评论及分析仅代表作者或专家个人立场。
© 2022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