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客座评论:假游行真香港

2023年3月28日

有句梗叫“烂编剧都不敢这样写”,就是现实有些情节,是荒谬到难以置信,搞剧本创作的如果照抄肯定挨骂,但“现实比小说更离奇”再得实证,香港这个曾经的“示威之都”,一个上演过“200万+1”却和平有序的城市,居然上演了“挂颈牌游行”的闹剧。

3月26日,香港人上街抗议将军澳填海工程,却遭警方要求配戴挂颈卡牌。
3月26日,香港人上街抗议将军澳填海工程,却遭警方要求配戴挂颈卡牌。图像来源: Tyrone Siu/REUTERS

将军澳一个居民委员会,搞了一个只和区内民生有关的游行,反对施政报告要在将军澳填海兴建厌恶性设施,结果警方作出了绝无仅有的严格限制。

1) 人数有限制,申请100,只批准80
2) 游行中间如人数超过申请上限,应呼吁“多出来”参加者离开
3) 所有参加者要挂上有编号的颈牌,方便识别
4) 游行口号标语海报要先由警方审查
5) 游行市民的衣著颜色被“劝喻”不准穿黑色和黄色
6) 因为《禁蒙面法》,游行市民不准戴口罩
7) 不准叫喊违反国安法口号
8) 警察人数比游行人数多

这是国安法后的香港第一个获批准的游行,但搞得四不像,有人嘲讽是“游街示众”,“挂狗牌”,我感觉这是被圈养的铁笼中的“游行”。不是protest,是parade。

游行人数设上限,不许市民中途加入,等于把游行的力量完全阉割。为什么游行示威有力量?就是要让政府看到不得人心的施政,会引起多少市民的反对,这才能形成压力。过去的七一游行,50万人上街,便逼令23条搁置。过去的日子,主办单位只能估计参加人数,但超出预计也不会影响游行进度,相反警察会因应更多市民参加游行,而作出更弹性的交通安排,例如封闭更多行车路线,让游行市民使用。

今天,限制人数,还要挂牌登记,多出来的市民不许参加,否则便是“非法集会”,即是说,不可能再出现50万、200万+1的情况,因为即使你申请书写明是“200万市民”,但+了1,多了1个也不行,也要把他赶走才符合规定啊!

这除了是执行上的荒谬,理念上也是完全顛復了“游行示威”的内容。

香港人举标语抗议将军澳填海工程。图像来源: Tyrone Siu/REUTERS

我们一向信奉游行示威是人权,是毋须权力机关批准也可以享有的权利,“不平则鸣”。之所以要向权力机关申请,是为了平衡社会各界的活动方便,不希望游行影响交通秩序,所以更多是一种“平衡”而不是“申请准许”。香港回归后被“还原公安恶法”,警方享有“发出不反对通知书”的权力。回归初期,尚算克制,这个“不反对通知书”更多是一种形式,而不会真的“反对”,但已经是悬挂了一把剑:可以“不反对”,也即是可以“反对”。也在那一刻开始,香港人的游行示威权利,是交在警方手上,他用还是不用,存乎一念之间。

2019年后,警方露出獠牙,“不反对通知书”不再是“形式上打个招呼备个案”,而是成为货真价实的“批准文件”。警察说你可以游行你才可以游行

现在更下一城,警方说你可以游行,还要教育你“怎样游行”,你才可以游行。你要符合警方的“游行形式”,才可以游行。如果有一天,警方的游行规定是“只许沉默不许呼喊口号”,这还算是游行吗?

中国大陆一直都没有“合法”的游行,有的是政治性的“放行”,例如需要你反日时便会组织并默许你出来叫喊,要反美时也可以让你出来走一走。但风平浪静的日子,你想出来喊两句“收回台湾”,肯定是“寻衅滋事”。

这种游行其实是“遛狗”,你的自由取决于狗绳的长短。你可以选择不屈从,但结果连一丁点“步行”的机会都失去;但你一旦屈从,便要受百般阻挠限制,那还有什么不满愤怒可以表达?还有什么改变政策的可能?

警察先过滤隔渣,如果觉得风险太大不敢冒险,便会直接否决,或者用其他方法,例如说有暴力团伙可能趁乱加入,要主办单位面对不能面对的风险,然后知难而退。香港人还想再有数以十万计的游行,只怕要以“反对美国逼害中国”的名义才有可能了。

曾志豪是香港媒体人,曾任职香港电台,担任时事讽刺节目《头条新闻》主持人。目前旅居台湾。

德国之声致力于为您提供客观中立的新闻报道,以及展现多种角度的评论分析。文中评论及分析仅代表作者或专家个人立场。

© 2023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