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客座评论:爱与修和——香港宗教界的六四纪念

吕恒君
2024年6月3日

六四三十五周年之际,香港基督教《时代论坛》头版开天窗以示纪念。天主教香港主教周守仁枢机则发表《就是每年这时期》呼吁修和。专栏作者吕恒君认为,这在已无法公开纪念六四的香港,发出真实的亮光。

曾几何时,香港曾这样每年纪念六四。如今,香港自身也失去了这样的自由。在此背景下,基督教《时代论坛》以及天主教枢机周守仁的表态,成为时代的亮点
曾几何时,香港曾这样每年纪念六四。如今,香港自身也失去了这样的自由。在此背景下,基督教《时代论坛》以及天主教枢机周守仁的表态,成为时代的亮点图像来源: Alex Hofford/dpa/picture alliance

(德国之声中文网)六四三十五周年前夕,香港基督教《时代论坛》(Christian Times)发布的头版专题一片空白,并注明"未能刊出";而五百多字符的头条报道则为一片空码,仅显示三则经文提示。

这三则经文,从"我们曾在巴比伦的河边坐下,一追想锡安就哭了",到"谁能使我们与基督的爱隔绝呢?",至最后的"你不要害怕,因为我与你同在",可谓对于历史伤口与遭受不幸者的极大抚慰。这份深挚之爱,令人潸然动容。

而在当前已经无法公开纪念六四的香港,其以审查制度之下的有力留白,更是忠实地履行了"我必用我公义之右手扶持你"的神圣道义。此举无声胜有声,成为六四三十五周年之际,仍旧坚守民主启蒙价值的时代亮点。

六四与集体记忆

正如该期社论《站在历史记忆的肩膀上祷告》开篇所言:"那年的春夏之交,成为一代港人的集体记忆、政治伦理的启蒙与定规。"

自六四事件之后,众所周知,香港各界民众每年于维多利亚公园举行大规模的六四烛光守夜悼念,天主教界亦年年举行纪念弥撒等。这些广泛的自发行为,直至反送中运动之后才被迫中断。因此,其称六四已成为一代港人的集体记忆,这毫不夸张,亦言符其实。

然而,极为遗憾的是,六四事件发生至今三十五周年,就其整体而言,其并未成为一代中国人的集体记忆。而这首先是因为国家记忆对于个人记忆的干预。

由于中国官方一向倾向于国家操控的记忆文化,即通过严格的审查与新闻控制来屏蔽不受欢迎的信息,并通过"利益驱动式选择机制"来默认何种史实该被记住、何种史实该被遗忘;因此,在这一筛选机制之下,一系列本该建立系统性处理机制的历史事件,譬如反右运动、文化大革命以及大饥荒等,却被政府有意识地进行忽视,成为集体失忆的牺牲品。

在这些历史事件之中,较为"幸运"的似乎是对文化大革命的反思,但其同样并未脱离"利益驱动式选择机制":一是文化大革命使党内高级干部如邓小平、习仲勋等纷纷遭受不同程度的冲击,二是其造成党政机关、公检法部门等普遍的社会性瘫痪,三是其反智主义、破坏主义亦对社会整体生产力及创造性造成全面衰退。因此,在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拨乱反正"之后,文革反思亦成为一种社会潮流。

然而,即使这些文革反思,亦只限于官方与社会一种心照不宣的"共识",其并未达到任何制度性的处理高度。譬如,虽然小说性质的《芙蓉镇》、《陆犯焉识》等作品亦能获奖或拍成电影,但它们其实都不得不通过了审查制度的筛选以及文学艺术的加工;而在严格意义上真正成为集体记忆的文革博物馆(如巴金遗愿等),以及独立导演胡杰历尽艰辛、抢救下大量当事人证词及档案文件物证的《林昭》、《星火》及《我虽死去》等历史记录片,却仍被当局视为禁忌。

因此,虽然六四运动作为中国社会的血色伤口,至今已逾漫长的三十五年,但由于在延续性的官方体制之下,其并不具备迫切可图的政治红利,其平反时日,似乎注定遥遥无期。香港虽曾因每年自发有序的烛光守夜而被誉为中国社会的"良心";然自反送中运动以来,却因社会安全秩序等口实被加以制止;而原本伫立于港大的"国殇之柱",亦不得不以复制品方式流亡德国。在此等"翻天覆地、形格势禁"的变化之下,香港基督教媒体仍以头版留白、辅以社论等方式予以公开纪念,实乃世间一道真实的亮光。

对话与宽恕

如果说基督教《时代论坛》之社论在于提醒民众"守护历史的记忆",天主教香港主教周守仁枢机同时于《公教报》发出的另一篇纪念文章《就是每年这时期》,则公开呼吁"宽恕不代表忘记,上主不会先要求悔改"。此篇文章的重点在于修和,即意在促进当局与受害者家庭走向对话,并为之搭建起一道寻求治愈之桥梁。

事实上,2012年在六四运动二十三周年纪念之际,学生领袖柴玲女士亦曾借一封英文公开信表达过对镇压者的宽恕。其于信中宣称说:"我原谅邓小平和李鹏,我原谅1989年冲进天安门广场的士兵……",并且"只有当我们真正宽恕时,持久的和平才会到来。"

然而,由于柴玲敏感的学生领袖身份、不惜流血的访谈主张以及其本人并未付出的流血牺牲,此种单方面的个人性"宽恕",难免再次埋没受害者利益,引起其家属在内的强烈抵抗。譬如天安门母亲丁子霖在公开的回复信中指出,在镇压中死去子女的"天安门母亲"抗争,是为了寻求"真相、赔偿与问责";而其他学运领袖亦指责柴玲:缺乏真相与公义的宽恕,是对牺牲者的不公。

而在六四三十五周年之际,当时事件所有决策者均已离开人世;且香港的变化虽已容不下一场公开的烛光守夜;但周守仁枢机所持的宽恕却首先直指:"那些需要宽恕、却没勇气去寻求它的人",以及"即使在我们还处于罪过而又未认罪的状态时"。显然,这更多在于对当今北京政府的牵引与鼓励,在于温和地促其正视历史事实,并勇于反思重大历史性错误。

这对于六四三十五周年前夕,向中共领导人习近平发出公开信、寻求与政府能就相关问题进行"平等、真诚对话"的"天安门母亲"群体,无疑是极其有力的道义支持。在复杂的现实考量之中,虽然有观点认为:"习近平不需要去背负当年邓小平留下的历史责任",从而应着手处理六四留下的政治负资产;但其如何树立"英明的形象"而又不至于使共产党蓦然失去合法性,似乎仍然不可避免地成为其考虑之焦点与公众瞩目之所在,这亦包括大量当年亲身参与六四、尔后却成为体制内既得利益者之人。

然而,由于话语与认知总是不断于互动之中达成平衡,风烛残年、日益凋零的"天安门母亲"所坚持的"平等、真诚的对话",却在"宽恕与和平"主题方面真正具备时间的紧迫性与必要性。而对这个群体相向而行,甚至不啻于中国进一步解放思想的开始:毕竟,虽然六四远未形成一代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但三十五年来,民间各界人士亦试图努力以个体回忆来填补官方历史叙述的空白,这其中既包括亲历者、见证者,同时代的感受者,甚至不乏参与六四行动的一些解放军官兵--其亦在良心驱使之下,试图为信任者留下一些蛛丝马迹的提示或回忆。

因此,面对中央政府与受害者双方、甚至包括广大民众在内的不同层面的张力,在六四三十五周年之际,无论是香港基督教《时代论坛》坦然的留白,还是周守仁枢机由衷的祷告,均真实地秉持了天主教教义所一向教诲世人的爱与公义。这不啻依然是民主价值的启蒙,并亦如中国天主教会每日清晨的弥撒祷告:既为那遭受迫害的人群,亦为那当政者或政府官员。因为在其信仰之中,唯有天主掌管历史,方为"公义和大智的,从起初直到永远"。

而此种深怀信心的交托与仰望,似乎亦从侧面回应了中国现代化历程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即社会是否应允基督精神的平等自由、公义博爱,从而接过梵蒂冈的橄榄枝,允其与中国人民同行。

国殇之柱在德国柏林揭幕

02:31

This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video element.

吕恒君(Dr. Hangkun Strian),华裔德籍汉学家,在柏林洪堡大学亚非研究所获得哲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及兴趣领域为文学史、电影、基督宗教本土化、国际关系等。

德国之声致力于为您提供客观中立的新闻报导,以及展现多种角度的评论分析。文中评论及分析仅代表作者或专家个人立场。

© 2024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