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之声中文网)今年8月15日是二次世界大战80周年,总统赖清德在脸书上一席话,又引起政治口水,与其说国民党人又要炸历史的锅,不如说是不借题发挥老觉得不痛快。国民党批评赖清德身为中华民国总统,用得词汇“终战”而非“抗战胜利”,是附和日本天皇在1945年发表的《终战诏书》,前总统马英九批赖“媚日”、“不配当总统”;国民党主席朱立伦称“只字未提国民党抗战历史”、“完全抹去国民党领导抗战的史实”。
谁在抹去历史?
2018年台湾桌游公司出了一款以台湾为背景的二战纸上游戏《高雄大空袭》,随机在路上找了40位路人受访,题目“有没有听过高雄大空袭?”、“当时空袭高雄的国家?”当中第一题,有38人没听过高雄大空袭,第二题路人回答空袭高雄的国家则为:美国10人、日本14人、朝鲜1人、中共15人。
上述虽是不太严谨的问卷,但认为第二题“空袭高雄的国家”是日本与中共的共29人,呈现了台湾民众的历史错乱。也刚好我最近与新认识的日本、台湾朋友聊天,当场的台湾朋友也惊讶“台湾人未参与抗战”,呼应了问卷呈现的事实,就是在过去以中华民国为主体的历史叙事,难以呈现台湾人的历史处境:1945年以前,台湾受到日本殖民统治。当时的台湾人,是日本国民。
在全体台湾人迥异的历史经验里,部分参与过中国大陆“八年抗战”,1949年后陆续抵达的台湾人,与受到日本统治、被殖民的台湾人,在立场与遭遇都不相同,甚至可能对立的台湾岛上,在“世界大战”终结的这天,作为“中华民国在台湾”的总统,使用“终战”的意义不言而喻。
台湾人还是亚细亚的孤儿?
即便说对国民党人的台湾史观不抱信心的我,看到国民党台北市议员游淑慧的发言还是不免动气,她评论赖清德的“终战”一词是“完全错乱,又不认自己的祖宗,甚至被殖民得很开心?”这番话不仅无知、傲慢,甚至无异在历史伤口上洒盐。身为台湾的政治人物,胆敢嘲弄被殖民统治的台湾人“被殖民得很开心?”能不被舆论谴责,真应该庆幸国民党的威权统治教育十足成功所致。
摇滚歌手伍佰曾在歌曲《空袭警报》形容二战台湾遭空袭时的景象:“阮阿公在空袭时跌落山脚、阮阿妈的猪圈全被烧焦;飞机飞来很大声,远远不见人就知道(人死了)”“听说是美军要来诈台湾日本的兵仔、听说我们总唱著日本的军歌、听说我们要交出锄头剪刀、说战争是保护自己的国家”。在后段形容这段历史“这类的事情学校都没提”,又是如此“心酸”、“历史的伤害真的不是随随便便”而这就是被殖民下的台湾。
今年台湾蓝白立委统删文化部预算,其中原因包括了公共电视一部描绘台湾人日本兵故事的剧集《听海涌》,本片内容描述了三个在底层台湾人希望藉由当兵来改善身分处境,最后却在二战终结后受到国际审判,而最后也因既非日本人又因战后才转换身分成为“中国人”而不受公正判决的悲剧故事。这也是被殖民台湾人面对认同与抵抗之间的暧昧与挣扎。而将台湾人困难处境搬上萤幕的故事,也被国民党立委形容“媚日”而成为箭靶。
台湾被殖民的源头是《马关条约》,中国将台湾割让予日本,万般由不得自己。台湾人在殖民时期既如同莫那鲁道带领族人勇敢抵抗日本暴政,也有如林献堂、蒋渭水等自由前辈,透过殖民进步性来抵抗殖民。再者,国民党前主席连战一家,从先祖连雅堂采取一手与殖民者合作菸牌、又一手将子孙送中国押宝,不也是殖民地底下,台湾人生存面貌的多样性吗?仅仅单用“媚日”、“皇民”、“汉奸”来描写这群人,不正如殖民者一般傲慢?难道现在的台湾人还是你国民党眼中的“亚细亚孤儿”?
分裂国家该如何团结?
长年观察台湾政治的日本学者若林正丈曾形容台湾是“分裂国家”,此种“分裂”在全体国民历史经验迥异,并在国民党威权统治时期被迫强力接受一元中华民国历史论述,历史直觉总是不太灵光。更不要说台湾义务教育到1997年,中学历史科才开始《认识台湾》彷若初恋,台湾国民此种历史盲的现象似乎就不太意外了。
因此说回赖清德,在“分裂国家”的现实情境之下,他的“二战结束文”所用的是“终战”而非“抗战”,一方面是站在现今迥异历史经验的“全体台湾人”而言,另一方面也在首段“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场,在同盟国齐心协力的奋战下,宣告结束。”后提及发生在1945年9月,载有荷兰、美国等盟军战俘的飞机因台风坠毁嘉明湖,当时的日人、原住民与汉人前往救援不幸发生山难的“三岔山事件”,强调不分族群、国籍,“战争之下无赢家”的和平概念,把台湾角色放在以世界为观点的重要地位,对我与许多台湾人而言,是尊重历史且与现实连结的作法。
所以话说回头,国民党人的这些话反倒才让人讶异,80年过去了,什么时候中国国民党才要正眼看看台湾人的历史处境?而中国国民党也不应该只敢挑战赖清德,而不提为何过去蒋委员长的“汉贼”,如今都成为国民党人的座上宾?
林冠瑜是1986年出生的台湾媒体人,做过出版和新闻编辑,以及主持过广播每日晨间新闻,现在斜杠podcast主持人与没有下班时间的二女之母。
德国之声致力于为您提供客观中立的新闻报道,以及展现多种角度的评论分析。文中评论及分析仅代表作者或专家个人立场。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