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之声中文网)布林肯两天的访华行程已经结束。如果他此次访问如他所言是为了寻求和中方建立直接的高层交流沟通管道,不让两国的竞争或对抗走向失控,他分别同中国两位最高外交官员进行长时间的会谈,并且受到习近平接见,这一事实表明他的访问达到了目的。
然而,尽管双方的公告都透露在稳定双边关系的问题上达成了原则共识,但要真正稳定双边关系,这条路还很长。美国国务卿五年来首次访问中国,以及此访的曲折,最好不过地反映了美中关系的脆弱性和起伏不定。两国间发生的任何一起涉及对方的微小事件,都有可能在显微镜下被放大为“不怀好意”,从而将此前双方为此作出的努力打回原状。在这个意义上,布林肯此访对稳定双边关系产生的作用只是开始。
更多阅读——专家评布林肯访华:对话是好的 但安全风险并未消失
曲折的访问
布林肯原本是要在今年2月出访中国的,以修复去年因众议院院长佩洛西的访台而受到严重冲击的美中关系。中方对佩洛西访台宣布了八项反制措施,两国高层的联系从此完全中断。2018年后,美中贸易战导致双方关系直线下坠,在特朗普政府后期,再未有高官访华。疫情三年,中美关系进一步恶化,加上中国自己锁国,拜登上台后,虽然气候特使克里到访过中国,但不能进入北京,而且只能通过视讯会见中方相关官员。这种情况直到去年11月习拜在巴厘岛参加APEC会议实现了面对面的会晤,才算改观。美方就是在这一背景下规划布林肯的2月访华行程。可不料出现了“间谍气球”事件,使刚刚有点回暖的美中关系又回到冰冻状态,布林肯也因此宣布无限期推迟访华。美国的过度反应让中国认为,美国只是要一味打压和遏制中国,对此可以无使不用其极,而对改善两国关系毫无兴趣和诚意。一旦抱定如此认知,中国的社会舆论也变成以强硬对强硬。
但双方理性的声音都意识到,任由此种鹰派的主张和做法发酵,主导两国关系,硬碰硬的后果就是美中关系的全面崩塌,双方极可能在台海和南海的军事对抗中擦枪走火,由某次意外事件而导致战争爆发。事实上,这并非杞人忧天。前不久发生的两国军机和军舰的拦截事件敲响了警钟。美方指责中国的拦截行为“不专业”,极具“挑衅”;中方则指责美国对中国的抵近侦察和到中国沿海宣示“自由航行”带有恶意目的。双方都表示不会退让。假如美中因此而打起来,鉴于两国的分量,不但对双方,且对世界尤其是东亚国家,都会是承受不起的代价。所以,要求两国坐下来好好聊聊,寻找正确的相处之道,也是全球多数国家的愿望。
好在拜登接受“气球事件”教训,没有理会此前媒体曝出的中国在古巴开设针对美国的窃听站的话题干扰,决定布林肯在6月18日如期访华,而中方也顶住国内舆论要求不让布林肯来访的压力,说明双方确实感知两国关系的现状到了不能无视地步。布林肯和秦刚、王毅的冗长会谈虽然涵盖的话题非常广,但最重要最关键的是双方都认为有必要稳定双边关系,而稳定双边关系最好的也最直接的途径,用布氏的话说,“直接接触和持续的高层沟通”,此乃负责任地管理中美分歧并确保竞争不会演变成冲突的最佳方式。双方的会谈也取得五个方面共识,即同意共同落实两国元首巴厘岛会晤达成的重要共识,有效管控分歧,推进对话交流合作;同意保持高层交往;同意继续推进中美关系指导原则磋商;同意继续推进中美联合工作组磋商,解决中美关系中的具体问题;同意鼓励扩大两国人文和教育交流,就增加中美之间客运航班进行积极探讨。
布林肯:同习近平主席举行了重要会谈
中方不看好中美关系的未来发展
这五个双方同意虽然意味着中美高层的交流接下来会陆续展开,甚至习近平和拜登下半年的再次会晤也是可期的,然而,双方的根本分歧并没有缩小,立场依然南辕北辙,不可调和。所以,双方各自公告才会用“坦诚、深入/实质性、建设性”来描述这次会谈。这虽然表示双方敢于直面问题,可也仅仅停留在这一步,两国对对方的战略意图还是有着根深蒂固的疑虑。从中方公布的会谈内容看,对两国现状非常不满,并将之归咎于美方错误的对华认知和政策,认为美国会继续打压和围堵中国,不幻想中美关系未来会得到改善。中国官方学者解读双方会谈时表示,布林肯访华后,美方会继续说一套做一套,在处理对华关系上继续玩“两手”,不会有根本性的改变。有鉴于此,中方表述两国关系的原则立场表现出很坚定的样子。
这种对两国关系的认知也体现在此次访问中方的两个安排上。一是布林肯下飞机没有红地毯迎接;二是习会见他时不是常见的会见外国政要的方式,倒像是会见港奥特首的上对下方式。外交需要讲究形式,外交的形式就是实质,这两个安排表明中方不看好中美关系的未来发展,也不担忧由此引发的美方的反感。换言之,如果中美关系未来继续恶化,中方做好了心理准备,迎接“惊涛骇浪”。
因”间谍气球“风波推迟访问4个多月后,美国国务卿布林肯6月18日至19日终于进行了出任国务卿以来首次对中国的访问。在中美关系不断恶化的背景下,从布林肯抵达北京首都机场时只有低级别官员接机,到最后悬念揭晓,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和他会面,所有的细节都在外界的密切注视下。
图像来源: Leah Millis/REUTERS布林肯此次北京之行是美国国务卿5年来首次访华,也是拜登政府上台后美方访华的最高级别官员。不过,当布林肯抵达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时,没有红地毯,没有人献花,到场迎接的中方官员只有相对级别较低的外交部北美大洋洲司司长杨涛。有意思的是,机场地面还画有几道红线,而现场照片也正好捕捉到布林肯脚踩“红线”的瞬间。在中美关系处于历史性低谷之际,所有这一切似乎都具有象征性意义。不过,也有专家指出,除了希拉里·克林顿2012年作为国务卿访华时中方为她铺了红地毯外,克里、蒂勒森、蓬佩奥等美国国务卿抵达中国时,停机坪也没有红地毯。
图像来源: Leah Millis/REUTERS布林肯6月18日早上抵达北京,下午抵达钓鱼台国宾馆,与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秦刚会谈。不过,中国央视18日晚上7时播出的《新闻联播》却没报道此事。对于布林肯和秦刚长达6、7个小时的会谈,中国官媒新华社等只报道了秦刚以训诫口气表达的中方立场,但未提布林肯说了什么。新华社称,秦刚表示,“当前,中美关系处在建交以来的最低谷”,并强调“台湾问题是中国核心利益中的核心”,“也是最突出的风险”。
图像来源: LEAH MILLIS/REUTERS布林肯在与秦刚会谈后在推特写道,双方讨论了如何通过开放的沟通渠道负责任地管理两国的关系。美国国务院发表声明指出,布林肯强调了双方保持沟通渠道畅通的重要性,提出和中国在一些议题上可以合作,但同时表示,美国将继续保护美国人的利益,维护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华尔街日报》先前分析,美中最近恢复对话的驱动力之一,是定于11月在旧金山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峰会。北京希望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该会议并与美国总统拜登单独会面铺平道路。
图像来源: LEAH MILLIS/REUTERS从现场照片可以看到,在布林肯率领的美方代表团分别与中国外长秦刚以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王毅为首的中方代表团会晤时,除秦刚、王毅以外的中方人员都戴着口罩,美方人员除布林肯外也“入乡随俗”地戴上了口罩。今年3月北京斡旋沙伊两国达成协议的画面显示,在三方会谈上,所有官员都没戴口罩,与现在布林肯会晤北京官员的画面形成鲜明对比。
图像来源: Leah Millis/REUTERS直到最后一刻,中国国家主席、中共最高领导人习近平是否会接见布林肯一直是一个悬念。就在布林肯抵达北京的前夕,中国主席习近平会见了微软前总裁盖茨,称其是老朋友,并表示他始终寄希望于美国人民。分析家认为,如果习近平不见布林肯,那中美关系将会更加堪忧。如果见,双方关系可望进一步缓和,习近平11月赴旧金山参加APEC峰会时也可能对美国进行一次正式访问。
图像来源: Li Xueren/Xinhua/IMAGO按惯例,美国国务卿访华,中国领导人都会与之会晤。不过也有例外,比如布林肯前任蓬佩奥2018年10月访问中国时,习近平就没有见他。当时,中美贸易战已经登场,美国副总统彭斯刚刚发表强硬的对华政策演讲,双方关系非常紧张。如今,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在中国气球侵入美国领空事件后推迟访华的布林肯,意味着中美将保持高层沟通,而布林肯也达成访华前宣布的与中国进行“坦率、直接和具有建设性”讨论的主要目标。会谈中,习近平坐在正中,左右手的长桌分别坐着中美官员。习近平和布林肯均没有戴口罩,而此前在与布林肯会晤中没有戴口罩的秦刚和王毅则和其他官员一样戴上了口罩。
图像来源: Leah Millis/Pool/REUTERS 美国对华鹰派同样不乐见布林肯去中国
在台湾问题上,这一点显示得尤其明显。台湾问题是中美相处的重中之重,这次秦刚在谈到台湾问题时,除强调是“中国核心利益中的核心”这个固定化的表述外,还指出是“中美关系最重大的问题,也是最突出的风险”,王毅则直接说“中国没有任何妥协退让的余地”,并要求美方明确反对“台独”。中方在台湾问题上的用词一次比一次激烈,意在让美方明白台湾问题的危险性,同时也暗含着中方对美方在台湾问题上继续加码的举动,很可能不再容忍,会有一些反制措施出来。
而美国国内强大的对华鹰派同样不乐见布林肯去中国访问,认为是对中国的“屈从”,他们宁愿看到中美进行直接的军事博弈,甚至兵戎相见,自信美国和盟友的力量远强于中国,两国发生战争,一举打败中国,永绝后患。就是拜登政府,在布林肯访华同时,国安顾问沙利文到访日本,和日韩菲三国国安高层会谈,商议如何应对中国的挑衅。
这些情况表明,如果美中双方在稳定双边关系上没有后面持续的跟近,布林肯的访华所营造的两国和缓气氛,可能昙花一现。
邓聿文为政治评论员,独立学者,中国战略分析智库研究员兼中国战略分析杂志共同主编。
德国之声致力于为您提供客观中立的新闻报导,以及展现多种角度的评论分析。文中评论及分析仅代表作者或专家个人立场。
© 2023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很多人曾期待拜登政府上任后,美中关系能得到改善。但在本周中美外长在阿拉斯加举行首次会晤前,双方的语气不但丝毫未缓和,涉及一些敏感问题还表现出拒不退让的立场。哪些争议点让华盛顿和北京谈不拢?
图像来源: imago images/Panthermedia/Kentoh中国人大3月11日通过改革香港选举制度的决议后,美国发出尖锐批评。国务院发言人普莱斯 (Ned Price) 称这些改变是“对香港的自治丶自由和民主进程的直接攻击”。2020年6月香港国安法生效后,美国已采取取消香港特殊贸易待遇等措施。
图像来源: Roman Pilipey/AP/dpa/picture-alliance2021年3月美中阿拉斯加会晤前夕,华盛顿宣布对包括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在内的24名中国内地及香港高官进行制裁,禁止金融机构与其发生业务往来。2020年8月,特朗普政府就已宣布制裁包括林郑月娥在内的10余名中港官员。12月,美政府再宣布制裁14名中国高官。
图像来源: Reuters/T. Siu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在特朗普卸任前一天,公开称中国迫害维吾尔人的作法已犯下“种族灭绝与反人类罪”。拜登的国务卿人选布林肯同意蓬佩奥的说法,强调上任后会延续相关政策。中国则否认指控,称之为“极端反华势力”的“世纪谎言”。
图像来源: picture alliance/dpa2020年7月,美国政府以涉及“重大人权侵犯”为由,制裁政治局委员、新疆党委书记陈全国等4名涉疆中国政府官员,是美国有史以来制裁过最高阶的中国官员。他们被冻结资产及禁止入境美国。中方随即“对等”制裁包括联邦参议员克鲁兹、卢比奥在内的4名美国政治人物,以及美国“国会-行政部门中国委员会”。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AP Photo/Ng Han Guan2020年7月,美国将涉嫌侵犯新疆人权的11家中国公司列入黑名单。这些公司未经美国政府批准,不能从美国公司购买零部件。名单包括纺织业、发饰业、信息科技与基因分析公司。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 dpa3月16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访问日本欲日方发表联合声明,谴责“中国在南中国海水域的非法诉求和非法行动”,还对北京修法允许海监船在东中国海争议岛礁周边开火表示担忧。2021年2月初,美军两艘航空母舰在南中国海进行了演习。此前一艘美国军舰穿越了台湾海峡,引起中国方面抗议。
图像来源: U.S. Navy/Jason Tarleton/abaca/picture-alliance2021年1月下旬,中国连续两天派遣十余架军机进入台湾空域。美国新任国务卿布林肯要求中国停止运用军事、政治、经济手段向台湾施压,并呼吁中方与台湾民选代表开展"有意义的"对话。国务院发言人普莱斯强调,美方将继续帮助台湾获取足够的自卫能力。
图像来源: Getty Images/AFP/S. Yeh2021年3月12日,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认定华为、中兴等五家中企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威胁。有报道称拜登政府将强化对华为的出口管制。此前特朗普政府曾积极游说各国封杀华为参与5G建设。英国、法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多国都已决定直接禁止或间接排斥使用华为的5G设备。
图像来源: Imago Images/Xinhua/MR. Patrasso 中美阿拉斯加高层会晤前,《华尔街日报》报道,中方希望拜登政府扭转特朗普任内出台的一系列针对中国的政策,包括限制美国对华为、中芯国际等中国企业的出口;对共产党员丶中国学生和国家媒体记者的签证限制;以及关闭中国驻休斯敦领事馆的决定。如果这些限制被取消或放松,中国将考虑取消自己的反制措施。
图像来源: imago/C. Oh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