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一次大战中的犹太人

2014年8月10日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裔犹太人希望证明他们的爱国情怀。但反犹煽动和宣传使他们成为战败的替罪羊。

Karikatur Erster Weltkrieg Dolchstoßlegende
刺匕首明信片图像来源: public domain

(德国之声中文网)一名士兵孤独地趴在战壕里。目光严肃,枪拴已拉上,他在瞄准远方,那是对手等候的地方。这是一张1919年奥地利印制的反犹明信片。人们看到,在这个士兵身后,一个手持匕首的白色身影正在靠近。它面带微笑,作好了刺杀的准备。它会马上刺死士兵,而且是从背后,手段卑鄙残忍。

"背后捅刀传说"

对那个时代的德国和奥地利的观察者而言,这张蛊惑反犹的明信片,即便没有犹太大卫星,也再清楚不过地告诉人们,谁是所谓的谋杀凶犯:一名犹太人。反犹人士在他们的煽动文章以及图片中,反复使用同样一种仇视人性的偏见形象:长着一个大鼻子或厚嘴唇的犹太人。在这张明信片上,画家很明显画的是一个男人-这从其脸部轮廓可以看出-但却身穿长裙,而且胸部高挺。殊不知,反犹宣传中,犹太人不仅被描绘成胆小、凶残,而且还是"女性"的。

反犹明信片上,那个行刺身影的行径,代表了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最大的一个神话,一个彻头彻尾的谎言:背后捅刀传说。据传,德国军队在战场上战无不胜,却"从背后被刺杀"。战地英雄、后来成为帝国总统的兴登堡就是这么声称的。此前的多年里,德国的宣传机器一直向人民许诺战争笃定获胜,但当德国战败的威胁突然降临时,军队和主要决策的政治家都开始替自己撇清责任。需要很快找到替罪羊,这便是犹太人。

爱国主义和犹太群体

"我只知道德国人!"1914年8月间德国威廉二世皇帝这样宣布。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德国的很多犹太人都对这句话报以极大的期待。在此之前,虽然在法律层面,犹太人和德国人享有同等权利,但事实上他们却是二等公民:他们处处遭遇偏见,总是受到拒绝。很少有犹太人在军队被提升为军官。出于这个原因,战争爆发时,很多犹太人希望能够借机证明自己对德国的爱国热情,并回击充满仇恨的反犹偏见。

"致德国犹太人书!在这决定命运的关键时刻,祖国将他的儿子们聚集旌旗之下!"这是当年犹太教德国公民中央协会在战争打响时向其会员发出的呼吁。"同道们!我们向你们发出呼吁,除了尽力尽责之外,还应向祖国贡献你们的力量。"有大约10万德裔犹太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浴血奋战,战争初期,国家开始对言论和新闻开始管制,反犹煽动的确有所收敛。

"犹太人口普查"

但随着战争的推进,反犹组织如"帝国铁锤联盟"等重新开始反犹攻势。普鲁士战争部收到无数举报:犹太人免除服役的人数比例过高、他们"投机钻营",逃避"对祖国的效忠"。反犹宣传很奏效:当年10月,普鲁士战争部长下令清点军中服役的犹太人数。

历史上将这次清点称为"犹太人口普查"。犹太士兵对此非常愤怒。一名叫尤里尤斯·马克思的士兵(Julius Marx)曾这样表示,"见鬼去吧!为什么要替这样一个国家抛头颅?""犹太人口普查"不了了之,结果从未公布。然而,向犹太士兵颁发的"勇气奖"多达3万个便足以显示反犹宣传的欺骗性。但是,它造成的危害已开始发酵。反犹宣传品传播的口号包括"你们的笑脸处处可见,唯独战壕里不见你们的踪影",犹太人还被指责"发战争财"。

犹太替罪羊

1920年,"犹太前线战士帝国联盟"开始向"德国母亲"求助。他们的宣传品上,一名母亲正在墓旁哀伤,旁边有一个铁制十字架,墓志铭是这样的:"12000名犹太士兵为了祖国的尊严牺牲疆场"。它想告诉人们的是,无论是不是犹太血统,战场上,他们共同浴血奋战,死后被一同安葬在异国土地。这一宣传品面对反犹煽动的情绪写道:"即便在死者的墓前,盲目的仇视也未能停止。"

魏玛共和国的外长拉特瑙(Walther Rathenau)图像来源: public domain
“犹太前线战士帝国联盟”的宣传画:失去儿子的德国母亲图像来源: public domain

战争失败了。犹太人、社会主义者、民主主义者成了替罪羊。德国第二帝国结束后,民主体制的魏玛共和国成立,但许多德国人对它采取拒绝的态度。这一年轻的共和国被称为"犹太共和国",遭到讥讽。这一体制的代言人不断成为暴力和袭击的牺牲品。1922年,魏玛共和国的外长拉特瑙(Walther Rathenau)受到极右翼分子的刺杀身亡。

犹太出身的政治家拉特瑙死前,"打死拉特瑙这头上帝诅咒的犹太猪"的口号已在造势。后来在纳粹的宣传中,对犹太人的偏见成了一种象征,它代表了纳粹所拒绝的一切:战败、革命、社会主义以及民主制度。纳粹上台后,开始史无前例地迫害犹太人,犹太大屠杀便是它的结局。而在整个过程中,一直以来仇视犹太人的宣传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

作者:Marc von Lüpke-Schwarz 编译:李鱼

责编:凝炼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