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宣扬和平的艺术家

2003年3月13日

和平大概也是一种时尚:很多艺术家及知名人士都借助媒体发表反战声明,或者穿带标语的T-Shirt宣泄厌战情绪。然而他们对和平的呼吁也遭到了批评。

高唱“给和平一个机会"的Robbie.Williams图像来源: AP

无论是柏林国际电影节,还是西班牙戈亚电影节的颁奖晚会,最近娱乐界的各项盛事中无不都点缀着名人对和平的希冀。美国歌星莎琳-克劳(Sheryl-Crow)喜获美国音乐大奖,上台领奖时穿着一件引人注目的T-Shirt,“战争不是答案”的标语格外显眼。而在美国葛莱美颁奖典礼上,几位艺术家也试图表达对布什的不满。

一些报纸的文艺副刊批评这种抗议是在和稀泥:“不要战争”的口号简单化了当前世界局势的复杂性,轻易放弃了对萨达姆-侯赛因的讨伐。尽管如此,许多艺术家依然不为所动,争取全球化联合活动的可能。他们在世界各地演出话剧小品,或者组织跨国界的诗歌朗诵会。2002年10月有成千上万位艺术家响应号召,为“不要以我们的名义”的标语签字。

从声明到T-Shirt

知识分子、艺术家及科学家向来都有发表联合宣言的传统。1914年由93位著名学者、文人共同签名的“告文明世界书”,由于明目张胆地为德国侵略罪行辩护而臭名昭著。历史是在重演吗?2003年1月,海德堡的版画家克劳斯-史泰克带头发出了反战呼声,口号是:“我们要阻止违背民意的战争”。为其签名的900人中有法国哲学家雅克-德里达(Jacques-Derrida),以及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君特-格拉斯。

与此相比,艺术家或者名人以个人名义表达意愿就是一种新现象。而媒体对这些新形式的宣言受之不却。今年荣获“回声音乐奖”的流行乐歌手罗斌-威廉姆斯(Robbie-Williams)又凭一曲“给和平一个机会”成为媒体的热点。艺术家反对战争、歌颂和平的情结早有先例可循:从康斯坦丁-韦克(Konstantin-Wecker)到凯特-史蒂文斯(Cat-Stevens),无不都曾为和平大唱赞美诗。

汉堡时尚工作室的交流学教授彼得-威普曼指出,当前的反战言论和八十年代的和平运动并不相同:今天对于和平的宣扬热烈、迅速,却不持久,来时象雨,去时象风。威普对德国之声的记者说,这种行为缺乏预测性,有点类似政党选举。

言论自由

威普曼还进一步指出了这种和平呼吁同政治的类似:“媒体通过大众投票制造他们的英雄。”最新的例子如:“德国寻找超级明星”就是一种形式的投票选举。在威普曼看来,名人的言论对于选民而言无不标定了一种外界的风向。

柏林电影节的电影摄制组也在二月份笼络他们的观众。他们在一个名为“言论自由”的节目中邀请了一些普通观众、演员及导演,让他们在镜头前就伊拉克问题谈谈自己的感想。随后这些镜头会串连成一部电影,其中也有诸如达斯汀-霍夫曼、约翰-胡特之类的大牌明星的发言。节目制作人之一的吉斯拉-史玛茨对德国之声的记者说:“人们显然更爱听名人的话”。

尽管这档节目中的电影演员并没有简单地空喊口号,而是更有层次地展开思想,史玛茨还是推测说,“在镜头面前人人都可以搞宣传。”摄制过程中这种感觉特别明显,“一些人觉得能向战争大唱反调很有英雄气概,因为很多美国名人都是这样做的。”史玛茨说。

政治抗议

明星在对和平的呼声中也抬高了自己。不过大概没有公关顾问会承认,他曾经建议明星公开发表反战言论。可是这样多的名人都反对战争,他们岂能渔翁得利?彼得-威普曼认为,没有迹象表明,这些大名鼎鼎的和平先驱者们会有经济上的收益。相反,明星们是在用自发性的行为树立一种观念。

有心也好,无意也罢,一些反战言论甚至已经转化为政治抗议。按照一些州政府的宪法规定,公民有发表不同观点及言论的自由。通过媒体的窗口虽然能够听到异议者的心声,反战人士却很难在美国的媒体上宣传造势。或许这些令政客不快的艺术家已经上了“黑名单”,又有谁知道呢?

流行乐歌星乔治-迈克尔最近在英国一个名为“流行乐之巅”的电视节目中被禁止身穿有反战内容的T-Shirt。BBC电台对这件标语为“不要战争-布莱尔滚出去”的T-Shirt下了禁令。歌星当然有权为此据理力争,报纸也会为他们的对台戏大作文章。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