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之声中文网)在杜伊斯堡马克斯-普朗克文理中学,女校长吕肯(Gabriele Rücken)的办公桌上放着几本中文教材。自明年起,除英文、法文外,该校七年级以上的学生还可以选择学习汉语。
该校一位汉语老师Mei Lin-Schlag说,青少年们觉得中文很有意思,发音和汉字都很有趣。女校长吕肯说,在杜伊斯堡市,有中文知识的毕业生在就业时有优势。
在杜伊斯堡大学有约2000名中国留学生。该市有约100家中国企业。杜伊斯堡与中国武汉已是37年的友好城市。杜伊斯堡市中国专员普弗鲁克(Johannes Pflug)介绍说,目前正与来自中国的一位投资者接洽,后者有意购买杜伊斯堡火车站的一片地。
杜伊斯堡市曾是重要的钢铁与煤炭工业基地。然而,这两大工业式微,失业率上升。杜伊斯堡的失业率是11%,德国平均水平是3%。
杜伊斯堡港是重要的经济支柱。过去20年这里提供了7000个就业岗位。这也与中国的业务有关,因为杜伊斯堡是中国丝绸之路一个分支的终点。杜伊斯堡与中国之间每周有35次班列运行。
经历了150年辉煌历史后,德国煤炭工业正式被划上句号。本周五,位于伯特鲁普市的哈尼尔煤矿挖出最后一桶“黑金”后也将永久关闭。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J. Stratenschulte对于伯特鲁普煤矿的矿工及其家人来说,今年的圣诞节多少有些压抑。因为,12月21日,德国最后一处煤矿-哈尼尔煤矿也正式停止采煤。为此举行的隆重仪式上,德国总统施泰因迈尔也将和工友们共同见证最后一次挖掘“黑金”的场面。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C. Seidel哈尼尔煤矿不远处,就可以看到高耸的输送塔。这个金字塔式的建筑是用来输送从煤炭中分拣出来的废石的。矿工们把这些无用的废石料称为“聋石”。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S. Ziese煤炭经由吊塔送上地面后,再用火车运往最近的航运码头。在德国煤炭价格还没有暴涨的年代,德国煤炭以质量上乘曾经在全球范围内都很抢手。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R. Weihrauch煤矿工人不仅收入不错,社会认可度也非常高。由于井下工作既艰苦又危险,矿工们都特别抱团。直到今天,煤矿工人之间的那份兄弟情谊仍然令人感动。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F. Heyder 煤矿附近都会有专为矿工们兴建的住宅小区。当年矿工们都会在自家院子里养一些家禽,种些蔬菜。现如今,由于房源紧张,这些矿工住宅变得非常抢手。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Schulte下井挖煤的工人并不都是德国人:这张1880年左右的图片上,有些工人很有可能来自波兰。当时煤炭工业发展迅猛,人手奇缺。于是有很多波兰人来鲁尔区就业。现在这些波兰工人的后裔早已融入当地社会,只有他们大多以”斯基“结尾的姓氏还有波兰的痕迹。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IMAGNO/Austri业余时间,矿工们最喜欢在绿茵场上表现团队精神。这是当年沙尔克队争抢的场面。现在体育场变得奢华了,球员的收入更是以百万欧元计。但是矿工痴迷足球的传统并没有改变。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二战后,由于劳动力不足,煤矿从南欧和土耳其招募了大量所谓的客籍工人。这是一批外籍工人抵达德国的场面。他们当中的大多数留在了德国。也正因为如此,现在在鲁尔区任何一个角落里,都能碰到”买买提“或”穆萨塔夫“。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是德国煤炭工业的高潮。不过,那时就有迹象显示,这一工业分支前景并不乐观。随着地表煤层被挖掘一空,采矿深度不得不加大,采矿成本也因此一路飙升。很快德国产的煤炭就失去了竞争力。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KPA 随着煤矿业的衰落,很多以矿区命名的足球队也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了。比如,当年名噪一时的哈姆博07队,SV 多丁根队,卡滕贝格队都已被人淡忘,与之相关联的球星、教练和赞助商们也很少有人想起了。
图像来源: Imago/Horstmüller不见天日的井下生活,后来变得越来越嘈杂,因为越来越多的重型机械投入使用。企业试图通过机械化采矿降低成本,但事实证明,这一切努力都很徒劳,因为国际市场上煤炭的价格要比德国便宜很多。
图像来源: Deutsches Bergbau-Museum Bochum多年来,鲁尔区也因其恶劣的空气质量而远近”闻名“。尤其是那些生产焦炭的工厂永远都是烟幕缭绕。居民晾晒在外面的衣物,很快就会变成黑色。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停止采矿当然是一件好事情。
图像来源: Getty Images/L. Schulze煤矿工业留下了另一个不良遗产是:长年累月散发着恶臭的排水渠。由于常年采矿,地下有很多纵横交错的矿道,以至于鲁尔区很多地方无法建立地下排水系统。只能靠地上的排水渠排放污水。
图像来源: Emschergenossenschaft虽然停止了采矿作业,但煤炭工业仍会时而出现在鲁尔区民众的生活中:地面塌方造成道路中断,房屋下陷或铁轨受损的事件时有发生。道理很简单,由于长年采矿,很多地区的地下已经被挖空了,塌方事件今后也无法避免。
图像来源: Imago/J. Tack过去150年里,鲁尔区地表平均下陷了25米。由于地表下很多地方被挖空,地下水位在不断上涨。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人口五百万的鲁尔区有朝一日被变成一个巨大的湖泊。因此必须用抽水机不断排放地下水,正如当地人所说的那样:这将是困扰子孙万代的“永恒工程”。
图像来源: Imago/blickwinkel以矿工为主力的教堂和合唱团,还能存在多久,我们拭目以待。我们可以看到的却是,当年的吊塔和输送带大都已经拆卸一空,很多矿区也完成了绿化改造。一些具有纪念意义的矿区建筑如今已经变成了博物馆或活动中心。图为位于爱森市的“关税同盟煤炭建筑群博物馆”,这里已经被列入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清单。
图像来源: Guntram Walter 杜伊斯堡港是世界最大的内河航运港口。港口负责人史塔克(Erich Staake)表示,欧中班列贸易的约三成是通过杜伊斯堡港转运的。
不过,每三个来自中国的满载的集装箱,只有一个满载着返回中国。
合作方面值得注意的地方
律师帕特洛赫(Thomas Pattloch)为企业与中国打交道提供咨询。他表示,德国人在于中方谈判时,往往信息不足,并低估对方的谈判技巧。
杜伊斯堡市的中国专员普弗鲁克则表示,迄今为止,中方都证明是公平的合作伙伴,不过,中国市场仍十分封闭、难以进入。
帕特洛赫则提醒说,特别在数据安全、电信方面,必须了解中方的局限。
杜伊斯堡市负责数字化的委员穆拉克(Martin Murrack)表示,该市希望成为一个"智能城市"(Smart City),而其合作伙伴之一是华为。因此,过去几个月,他也听到一些批评。但穆拉克表示,华为只是杜伊斯堡"智能城市"的众多合作伙伴之一,并非唯一伙伴,杜伊斯堡市也并无义务必须使用华为的服务。而杜伊斯堡市的数据更是储存在当地存储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