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之声中文网)迪士尼 真人版《小美人鱼》上週四(5月26日)于北美、中国同步上映,却因票房表现悬殊,掀起一波跨国网络论战。
非裔女星贝利(Halle Bailey)出演动画中皮肤白皙的女主角爱丽儿,受到美国观众大力赞誉,称迪士尼为年轻的非裔女孩起到激励作用,但中国民众却不买单,痛批电影“过度政治正确”。
“我能要回我的爱丽儿吗?”一位中国网友在微博上写道,同时多位网友都表示,他们童年最喜欢的童话故事之一已经崩毁。事实上,自去年迪士尼确定女主角人选以来,就有大量中国网民对此决定表示愤怒,并发誓在电影上映时进行抵制、拒看。
根据数据平台“艺恩”显示,真人版《小美人鱼》在北美上映3天即赚近9500万美元,而同期在中国仅进帐263万美元,票房表现天差地远,成为迪士尼今年在中国市场发行收入最低的一部电影。
有中国网友在电影上映后发推文道: “真不是我对黑人演员本身有啥不满,我不满意的是把白种人乃至黄种人的故事弄成黑人主角⋯⋯。黑人不是没有自己的文化和传说⋯⋯,去拍一部真正站在黑人视角、真正尊重黑人文化的电影很难吗?”
北京喉舌也加入战局 票房出炉后,有西方网民在推特上指控中国观众抵制该片是出于对黑人的“种族歧视”,在网络上掀起激烈论战。这番指责更是激怒了北京,中国国营媒体《环球时报》连2日发表文章,反驳西方言论并强烈抨击迪士尼选择一位“黑美人鱼”的决定。
其中一篇文章写道:“迪士尼在经典电影中强行加入少数族群,并不是基于种族主义,而是显出其懒惰和不负责任的叙事策略。”文章指出,迪士尼正在将经典童话故事变成“政治正确”底下的“牺牲品”。
另一篇文章则强烈否认了对中国歧视黑人的相关指责。 “绝大多数中国观众对黑人小美人鱼没有任何偏见,”作者写道,“中国讨论的主要方向是围绕在(迪士尼)改编了传统童话。”
在电影《小美人鱼》中,生活于海底的小美人鱼爱上了岸上的王子,于是决定放弃自己的国度和种族变成人类图像来源: 2022 Disney Enterprises 《环球时报》指出,西方不应该“绑架中国观众”,期望他们“以同样的方式接受这部电影......因为中国人没有这种政治正确性”,并表示就历史的角度而言,是西方人——而非中国人——入侵非洲、殖民并奴役当地人种,因此面对黑人,中国人并不具备美国人的“罪疚感”。
台湾国立阳明交通大学传播与科技学系副教授戴瑜慧告诉DW,中国自第一代领导人毛泽东以来,即打著“国际主义”、“第三世界国家之老大”的旗帜,企图拉拢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一起对抗“邪恶的西方帝国主义”,这样的策略一直延续至今,而《环球时报》是北京对外传递信息、进行大内宣的“喉舌”,也是专门“煽动国族主义”的重要官媒之一。
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上任之后,他于2013年推动“一带一路”倡议(BRI) ,向非洲国家提供巨额借贷以兴建铁路、公路和港口等基础建设,并投资当地矿产。这让北京对当地的掌控力日渐加深,BRI计划也因此被国际社会批评为“新殖民主义” 。
此外,北京对新疆、西藏等少数民族的打压和同化政策,也被外界视为“大汉沙文主义”,即使中国至今否认任何有关指控。
戴瑜慧分析,中国因此有必要就此事出面回应,同时极力抨击“政治正确”一词 ,因为这代表了对“种族主义、女性主义等一切压迫”的反省。她认为,中国反驳《小美人鱼》的种族争议,就如同先前的“冰激淋事件”一样,只是北京藉机出声指责西方、煽动国族主义的众多案例之一。
爱丽儿在剧中打扮遭到中国网友批评,称迪士尼摧毁了人们对童话的美好幻想图像来源: 2022 Disney Enterprises 中国如何对待黑人? 历年来,中国对非洲族群的歧视不胜枚举,包括2016年播出能将黑人“洗白”的洗衣粉广告 、2018年和2021年的春晚都出现表演者“涂黑脸”的冒犯行为,以及2022年广州爆发新冠疫情 ,中国当局宣布隔离非裔群体、多人因此被赶出住家和旅店,沦落街头。
2022年,一位居住在马拉维的中国人拍摄了多支种族歧视影片,遭到中国网友疯传。其中一个影片显示,一群非洲儿童被安排用中文高呼:“我是黑鬼,智商很低”,显然不明白话中的含义。
即便中国政府曾出面宣称,国内对种族歧视“零容忍”,但在现实生活中,居住在中国的黑人仍须面臨歧视眼光,以及缺乏工作机会的难题。“他们(雇主)直接了当地对你说:‘对不起,我们要白人’ ,”一位在中国生活了13年的非洲人去年接受德广联(ARD)采訪时表示。
部分学者认为,亚洲人对黑人的歧视并不完全是针对黑人本身,而是来自于对白人的崇尚。换句话说,亚洲族群对白人的喜爱或顺从,使该族群成为了全球“反黑人”意识形态的同谋。
随著西方社会对“政治正确”的意识提高,在此次《小美人鱼》的选角争议中,华人圈似乎相较西方观众更无法接受黑人女主角。对此,旅居英国的专栏作家贺婕在《换日线》上写道:“我想了一下亚洲社群是怎么捍卫白人性的,发现其实很多人不是刻意选择,而是‘没想那么多’。很多人没意识到习惯白人主导的社会、不自觉的崇尚白人审美等白人霸权,让白人光是存在就有诸多优势。”
戴瑜慧告诉DW,中国的确也存在“白人至上”的思维,“但他们对白人世界是既爱又恨”,即中国想取代白人、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的想法,来自于“我想要成为你,但是我又不是你,所以你对我的所作所为,我都会极端敏感且在乎”的复杂心态。
捍卫中非关系 在《环球时报》批评《小美人鱼》的报道中,也强调了中国与黑人族群的正向关系,并称西方人士有关中国歧视黑人的指责是在“中国和非洲之间挑拨离间”。
“中国一直与非洲保持著兄弟般的关系,从来不需要好莱坞盛行的‘赎罪’心态。”报道指出,中国对非洲的支持和援助是“看得见的”,不像西方只是“空谈”。
过去20多年,中国一直是非洲最大的贸易伙伴。然而《日经亚洲》今年3月报道,中国在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的BRI投资在去年降至新低。分析人士认为,部分原因来自于美国和欧盟对非洲的投资兴趣增加;一旦西方资金注入,非洲国家领导人可能开始考虑减少对北京的依赖。
不过,尼日利亚政治经济学家伊格威(Uche Igwe)告诉《日经亚洲》,中国的目标是在2022年至2024年间拿下3000亿美元价值的非洲商品,且“中国还没有放弃非洲”。
台湾学者戴瑜慧向DW分析,中国欲团结非洲等第三世界国家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要“创建出一个平等的社会”,而是企图超越西方国家,改变现今以“白人为首、黄种人居中、黑人为底”的金字塔结构。因此,即便中国取代白人、站上了金字塔顶端,黑人仍可能继续垫底。
斯派克·李、巴里·詹金斯等许多知名导演近年都曾执导过探讨非裔美国人受种族歧视的影片。其中,许多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在剧情及刻画手法上别出心裁。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Everett Collection/Netflix 美国导演斯派克·李(Spike Lee)长期以来致力于制作探讨美国种族主义的电影。图为他的新片《誓血五人组》(Da 5 Bloods)。斯派克·李在1980年代中期崭露头角。从他1989年推出的喜剧片《为所应为》(Do the Right Thing)以及其它作品,人们发现斯派克·李擅长以轻快诙谐的手法讲述不平等等沉重议题。《誓血五人组》叙述的是四名非裔美国越战退伍军人的故事。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Everett Collection/Netflix 非裔美国导演艾娃·迪韦奈(Ava DuVernay)2014年所执导的《塞尔玛游行》(Selma,台译《逐梦大道》)叙述了1965年公民权利运动的高潮。她重现了当年民权活动人士在阿拉巴马州塞尔玛市及蒙哥马利之间的游行活动。这部电影在好莱坞充满争议。一些人猜测它被奥斯卡忽视是因为演员为非裔美国人的权益发声。
图像来源: Studiocanal 彼得·法雷利(Peter Farrelly)执导的《绿皮书》(Green Book)赢得了许多奖项,包括2019年奥斯卡最佳影片奖。这部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叙述了一名白人司机和一名黑人钢琴家的故事。一些影评人认为,剧情落入“白人救世主”的窠臼中,并没有深入探讨非裔美国人所面临的种族主义苦难。
图像来源: picture alliance/AP/Universal/P. Perret 美国非裔导演巴里·詹金斯(Barry Jenkins)的作品《月光男孩》(Moonlight)用三篇章方式叙述一名黑人同性恋男孩的成长。《月光男孩》在不用通俗剧情或伤感情绪的包装下,成功传达出主题,成为影视作品中的成功典范。
图像来源: picture alliance/AP Photo/D. Bornfriend 2017年上映的《逃出绝命镇》(Get Out)是种族主义主题中最标新立异的电影之一。大不同于许多善意却感伤的好莱坞电影,非裔美国导演乔丹·皮尔(Jordan Peele)以恐怖和喜剧元素来呈现种族主义,打造出一部极具原创性而且撼动人心的跨流派电影。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AP Photo/Universal Pictures 2013年上映的《为奴十二年》(12 Years a Slave)隔年荣获奥斯卡最佳影片,对美国的奴隶制起源进行了深度回顾。英国导演史蒂夫·麦奎因(Steve McQueen)在片中采用了许多知名演员,也摘下奥斯卡奖的桂冠。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AP/Fox Searchlight, Francois Duhamel 终于有另一部奥斯卡获奖电影广义上也涉及了种族主义主题。2018年的漫威电影《黑豹》(Black Panther)首次刻画一名黑人超级英雄。漫威漫画原著作者斯坦·李(Stan Lee)和杰克·科比(Jack Kirby)在1960年代民权运动的高峰期创造了故事中的角色。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Marvel Studios 美国导演杰夫·尼科尔斯(Jeff Nichols)细腻的作品《爱恋》(Loving)让观众眼睛为之一亮。这部电影叙述了北美种族主义的一个历史篇章。故事中的一对情侣违背了禁止异族通婚的法律并不断抗争,最终在法庭上获得胜利。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ZUMAPRESS.com/Focus Features 希腊裔美国导演梅利娜·马苏卡斯(Melina Matsoukas)2019年凭借《皇后与瘦子》(Queen & Slim)一片大放异彩。这部电影被认为是黑人版《雌雄大盗》。剧情背景是现代美国,一对年轻黑人情侣在第一次约会时出于自卫杀死了一名警察后逃亡。导演梅利娜·马苏卡斯此前因执导雷哈娜和碧昂斯等人的MV而知名。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Everett Collection/Universal 约翰·卡萨维兹(John Cassavetes)与梅利娜·马苏卡斯一样,都是希腊裔的美国导演。他初试啼声的作品《影子》(Shadows,1959)以极为细腻的手法叙述了非裔美籍三兄妹在纽约音乐圈的故事。当年少有美国导演能真实描绘出音乐圈的生活。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United Archives/IFTN 1957年的电影《十二怒汉》(12 Angry Men)是美国电影中第一部探讨种族主义议题的电影。这部由导演西德尼·吕美特(Sidney Lumet)执导的电影是部法律惊悚片,片中12名白人陪审团成员负责裁定来自波多黎各的被告少年是否有罪。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United Archives 1960年代,种族主义的主题在主流电影中开始占有一席之地。在电影《炎热的夜晚》(In the Heat of the Night,台湾译《恶夜追缉令》)中,西德尼·波蒂埃(Sidney Poitier)饰演来自北方的黑人警察,他被卷入一起白人谋杀案中。波蒂埃在当地遭遇了恶劣的种族歧视并被误认为嫌疑犯。这部电影获得了5个奥斯卡奖项,波蒂埃也成为美国影坛中首位非裔超级明星。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United Archiv/TBM 1988年上映的《密西西比在燃烧》(Mississippi Burning)是英国导演艾伦·帕克(Alan Parker)执导的电影,叙述3名民权工作者失踪及FBI探员所展开的调查。一名影评人写道:“帕克的花俏手法几乎将《密西西比在燃烧》变成黑帮电影。但这部电影打破了禁忌:它将整个美国白人中产阶级置于错误面。”
图像来源: ORION PICTURES CORPORATION 1991年,非裔美籍导演约翰·辛格顿(John Singleton)凭他的处女作电影《街区男孩》(Boyz n the Hood,又译《邻家少年杀人事件》)跃上报纸头版,执导这部电影时他年仅24岁。《街区男孩》因为真实描述美国主要城市贫困地区的黑人生活,被视为具开创性作品。辛格顿是首位被提名奥斯卡最佳导演奖的黑人及最年轻导演。
图像来源: picture alliance/Mary Evans Picture Library 好莱坞的白人明星参演的经常是关于美国以外国家种族歧视的电影。在体育主题电影《成事在人》(Invictus)里头,导演伊斯特伍德(Clint Eastwood)讲述了南非种族隔离制度废除几年后,国家橄榄球队的感人故事。知名美国男演员摩根·费里曼(Morgan Freeman)饰演南非自由斗士曼德拉。
图像来源: AP 近几十年来,美国影坛中除了许多剧情片探讨种族主义的主题外,也有不少纪录片加入这个行列。海地导演哈乌·佩克(Raoul Peck)2016年推出的《我不是你的黑鬼》(I Am Not Your Negro)就相当成功。这部纪录片改编自非裔美国作家詹姆斯·鲍德温(James Baldwin)的作品。
© 2023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