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之声中文网)5月15日是巴勒斯坦的人"灾难日"。让我们来回顾历史,看看这场"灾难"的前因后果,以及目前面临的解决难题。
"灾难日"意味着什么?
阿拉伯语"Nakba"的意思是灾难或祸患。在以巴冲突中,"Nakba"或"al-Nakba" 指的是巴勒斯坦人在1948年阿以战争前后流离失所。
据称,在现在的以色列和巴勒斯坦领土上,当年有大约70万人要么逃离家园,要么被迫流离失所。"Nakba"也意味着一个沉重的问题:许多流亡中的巴勒斯坦难民至今仍处于无国籍状态。
"灾难日"的由来
1948年5 月15日是阿以战争的开始。此后,巴勒斯坦人将这一天作为他们流离失所的纪念日,很多人都会上街参加抗议活动。抗议者举着巴勒斯坦国旗,带着他们以前住所的钥匙,或者举着带有钥匙符号的横幅。 这些钥匙代表了他们返回家园的希望,以及他们所认定的返回家园的权利。过去,一些抗议曾演变成暴力冲突。以色列指责被欧盟及其他国家认定为恐怖组织的哈马斯等组织利用这一天来推进恐怖活动。
"灾难日"(Nakba Day)一词是1998年由当时的巴勒斯坦领导人阿拉法特创造的。 他将这一天定为巴勒斯坦人失去家园的官方纪念日。
巴勒斯坦人为什么逃离家园?
近代数百年间,作为地域的巴勒斯坦作曾为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一部分,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由英国占领。1920年,国际联盟委托英国管辖巴勒斯坦地区。当此之际,欧洲的反犹太主义愈演愈烈,越来越多的犹太人从世界各地移居到那里。对这些犹太人来说,那是他们祖先的家园,是他们的"应许之地"。他们认为,犹太人自古以来就定居于此,尽管有时人口数量不多。
在犹太人经历了纳粹德国的大屠杀之后,联合国大会于1947年11月通过了巴勒斯坦分治决议。该决议提出建立两个临时国家,一个是犹太国,另一个是阿拉伯国。阿拉伯联盟拒绝接受该计划。 巴勒斯坦地区的犹太人组织接受该决议,并于1948 年5月14日宣告成立以色列国。
作为对以色列国的回应,由五个国家组成的阿拉伯联盟发动战争,但最终在1949年被以色列击败。这场战争之前,已有20万至30万巴勒斯坦人离开或被迫离开家园。战争期间,这个数字又增加了30万至40万。流离失所的巴勒斯坦人总共约为70万。
这场战争摧毁了400多个阿拉伯村庄。虽然交战双方都犯下了侵犯人权的行为,但是战前(948年4月9日)发生的代尔亚辛村大屠杀成为巴勒斯坦人最惨痛的记忆。在这场屠杀中,至少有100名阿拉伯村民丧生,其中包括妇女和儿童。代尔亚辛村屠杀令很多巴勒斯坦人感到恐惧,促使他们逃离家园。
战争结束时,以色列占领了1947年联合国分治决定中指定给巴勒斯坦人的土地的40%左右。
数以百万计的无国籍难民
大多数巴勒斯坦人最终成为临近的阿拉伯国家的无国籍难民,只有少数人移居国外。
直到今天,仍然只有一小部分巴勒斯坦人申请或获得了其他国家的公民身份。目前,中东地区约有620万巴勒斯坦人,其中绝大多数一直处于无国籍状态,从战后第一代已持续到第三代或第四代。
巴勒斯坦难民住在哪里?
据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UNRWA)称,该地区的大多数巴勒斯坦人仍然住在难民营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难民营发展成了难民城镇。他们主要驻扎在加沙地带、被占领的约旦河西岸、黎巴嫩、叙利亚、约旦和东耶路撒冷。
据估计,国际巴勒斯坦侨民已增加到约600万至700万人。如果这个数字准确的话,巴勒斯坦人的总数已接近1300 万。然而,没有全球性的机构调查统计散居在外的巴勒斯坦人,因此没有准确的数据。
什么是巴勒斯坦人的"返回权"?
根据联合国大会1948年第194号决议,以及1974年第3236号决议和1951年《难民地位公约》,被视为巴勒斯坦难民的巴勒斯坦人享有"返回权"。
然而,以色列拒绝承认巴勒斯坦人的"返回权",宣称那将意味着以色列作为犹太国家的终结。以色列否认对巴勒斯坦人流离失所负有责任,并指出在1948 年至1972年期间,大约有80万犹太人被驱逐或不得不逃离摩洛哥、伊拉克、埃及、突尼斯和也门等阿拉伯国家。
巴勒斯坦问题的解决方案
76年来,巴勒斯坦问题的解决思路多种多样,其中最重要的是"两国解决方案"。在这个方案中,以色列和未来的巴勒斯坦国将耶路撒冷分成两个首都。然而,双方都对这个方案是否现实存在疑问。
批评者指出,在被以色列占领的约旦河西岸,犹太人定居点越来越多,这基本排除了巴勒斯坦领土统一的可能。
其他建议还包括,以色列承认巴勒斯坦人的难民身份并给予一定补偿,但他们不得返回,或进行有限制的重新安置,或在一个国家实行两本护照制度。
然而,目前还看不到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原文已于2023年发表,该版本稍有更新)
“未竟之业”:以色列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1948年5月14日,劫后余生的犹太人,迎来了命运的转折点。然而,七十多年后的今天,犹太人重新拥有自己的国家,究竟是意味着荣耀,还是无尽的灾难?这依然是一个充满争议的话题。
图像来源: Getty Images/AFP/A. Gharabli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首任总理大卫·本·古里安(David Ben Gurion)在犹太全国议会上宣读了《以色列建国宣言》,从而宣告复国。《宣言》写道:“犹太人对故土忠心耿耿,始终不渝地希望返回故土,在那里重新获得政治自由,从没有为此停止过祈祷。”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纽约的联合国总部门前,很快就升起了以色列国旗。对于这个古老又年轻的国家而言,这是外交胜利,也是安全和自由的保障:犹太民族终于有了一个获得国际认可的国家。
图像来源: Getty Images/AFP在以色列复国之前,犹太人经历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政权共杀害了约600万犹太人。他们用工业化的手段,对欧洲犹太人进行系统性灭绝。本图摄于奥斯维辛集中营被解放之后。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akg-images而对于原本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巴勒斯坦人而言,以色列复国则是彻头彻尾的灾难。大约70万巴勒斯坦人不得不离开自己的家园,为犹太人腾出地方。巴以冲突也延续了七十年,迄今未息。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CPA Media1950年通车的2号高速公路,连接了特拉维夫和内塔尼亚。这条公路象徵着新生国家的活力。图为时任总理梅厄(Golda Meir)主持通车典礼。梅厄规定以色列,坚定走经济及社会现代化之路。
图像来源: Photo House Pri-Or, Tel Aviv“基布兹”在希伯来语中的含义是“集体农社”。大多数农社都创建于复国初期,许多拥有世俗意识形态或是社会主义立场的犹太人在这里实践他们的社会理念。
图像来源: G. Pickow/Three Lions/Hulton Archive/Getty Images以色列从复国之日起,与阿拉伯邻国之间的冲突就从未中断。1967年的“六日战争”是冲突的最高峰。首先发起进攻的是埃及、约旦、叙利亚,但是最终的胜利者却是以色列。这场战争中,以色列控制了东耶路撒冷以及约旦河西岸地区,成为了后续冲突与战争的导火索。
图像来源: Keystone/ZUMA/IMAGO以色列修建犹太人定居点的政策,不断激化与巴勒斯坦的冲突。巴方指责以色列试图通过修建定居点来彻底断绝巴勒斯坦建国的希望。尽管联合国也一直谴责修建犹太人定居点的政策,但是以色列在这一问题上的立场从未动摇。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newscom/D. Hill1987年冬天,巴勒斯坦人在被以色列占领的土地上发起了示威抗议行动。抗议从加沙城内开始,很快就蔓延到了东耶路撒冷以及约旦河西岸地区。这场冲突持续了好几年,一直到1993年,巴以双方才以《奥斯陆协议》终止了冲突。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AFP/E. Baitel在美国总统克林顿的调停下,以色列总理拉宾与巴勒斯坦解放组织领导人阿拉法特举行和谈。双方后来达成了《奥斯陆协议》,被认为是巴以和平进程中的里程碑。然而,两年后,拉宾遭到以色列激进分子的刺杀,导致和平进程遭无限期中断。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CPA Media 拉宾之死折射出了以色列社会的割裂。温和、世俗派与极端、虔诚犹太教徒越来越势不两立。拉宾就是在1995年11月4日的一场集会上被一名极端派的大学生刺杀的。次日,代总理佩雷斯神色凝重地主持内阁会议,他边上的空椅子,原本是拉宾的坐席。
图像来源: Getty Images/AFP/J. Delay以色列修建犹太人定居点的政策,让巴以关系持续处于紧张状态。2002年,以色列在约旦河西岸地区修建了一条107公里长的隔离墙。筑墙固然可以阻挡暴力,但是却无助于消解七十年之久的冲突。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dpaweb/S. Nackstrand纳粹屠杀犹太人,一直到今天依然对德国与以色列的关系有着深远的影响。2000年,时任德国联邦总统约翰内斯·劳访问以色列,并在国会用德语发表演讲。对于两国而言,这都是一个重大的挑战,同时也是继续和解的标志。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2018年3月上任的德国外长马斯坚定继承德以和解的传统。他上任后的首次出访就安排在了以色列。2018年3月25日,他在耶路撒冷城西侧的犹太大屠杀纪念馆为死难者献花。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I. Yefimovich © 2024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