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之声中文网)巴西一个研究团队周五(7月10日)宣布,在巴西东北部塞阿拉州发现的化石属于1.15亿年前的恐龙,这是此前不为人所知的恐龙品种。
命名为"阿拉塔龙"的这种恐龙是中型的兽脚亚目种,具有中空的骨头和三趾的四肢。
古生物学家萨亚奥(Juliana Sayao)介绍说,该化石代表的恐龙死的时候还很年轻,但是已经重约34.25公斤,身高3.12米。
萨亚奥认为,阿拉塔龙的发现可以帮助科学家更好地了解食肉兽脚亚目动物的进化史。而且,这一发现也表明,几百万年前,该地区生活着多种类型的食肉恐龙。
萨亚奥说,"我们发现,阿拉塔龙属于兽脚亚目动物中的腔骨龙的种群。该种群包括在同一地区发现的桑塔纳拉普托龙,以及著名的霸王龙和迅猛龙,甚至包括我们今天所知的鸟类。"
周五,来自伯南布哥联邦大学、巴西国家博物馆和卡里里地区大学的研究人员将这块化石交给了巴西最悠久的科研机构--巴西里约热内卢国家博物馆。
中国左龙的亲戚
萨亚奥说,目前对阿拉塔龙的祖先所知甚少。然而,该化石表明,这个物种的祖先比传说中暴龙的祖先更为古老。
萨亚奥说:"阿拉塔龙的发现表明它在巴西东北部和南美留下了丰富的历史。在这个进化拼图中,仍有许多空白需要填补。但是,这一发现让我们又多填了一块,有了更多的理解。"
参与此次研究的中国古生物学家程辛认为, "阿拉塔龙与左龙有亲缘关系。左龙是一种来自中国侏罗纪的腔骨龙。"这表明,更古老的虚骨龙类在地球上分布得更广,而且生活的时间更长。
这具化石于2008年在巴西阿拉里皮盆地的一个石膏矿中发现,那里是伯南布哥州、皮奥伊州和塞阿拉州的交界处。
化石所在地区被一个湖泊渗透,湖水的盐度随着海水进入而改变。
核验化石过程缓慢,费时12年。部分原因是准备工作复杂,需要搬走化石周围脆弱的岩石。
从2008年到2016年,研究人员对小骨样本的化石组织进行了微观分析,得以形成了动物的结构。
2016年,阿拉塔龙化石被转移到巴西国家博物馆。2018年该博物馆发生了毁灭性火灾,烧毁了部分建筑,所幸化石所在区域并被殃及。
当今世界,物种多样性面临巨大威胁,以至于一些科学家将之与恐龙消失相提并论,称为地球的“第六次物种大灭绝”。不过,人类的重建力量是否可以抵消其破坏能力?
图像来源: Imago/Science Photo Library/L. Calvetti虽然已经出了五集,《侏罗纪公园》依然让我们沉迷于这种想象:有朝一日重遇地球上曾经存在过的最令人惊恐的生物—恐龙。不过从琥珀化石里的蚊子提取DNA,然后复制恐龙—这样的电影情节与现实依然相差遥远。知名去灭绝(de-extinction)科学家表示,对百万年前的基因物质加以利用是不可能的。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United Archiv/IFTN2018年,名为“苏丹”最后一头雄性北方白犀牛去世,终年45岁。比他岁数更大的两头雌性白犀牛成为该物种的最后成员。科学家希望,这些深度冷冻的胚胎能够挽救这一“事实灭绝”的物种。这些胚胎是由一头死去的北方白犀牛的精子和一只近亲物种南方白犀牛的卵子培育而来。
图像来源: DW/Andrew Wasike当毛里求斯的渡渡鸟在17世纪彻底消失时,还很少有人相信人类有能力把一个物种完全灭绝。直到19世纪时,自然学家居维叶确认生物灭绝是可能的,渡渡鸟才成为人类破坏力的标志。现在科学家们正在努力寻找渡渡鸟的DNA,希望人类也能证明自己的重生能力。
Not so dead after all?
图像来源: Imago/StockTrek Images/D. Eskridge2000年,最后一只比利牛斯高地山羊Celia死去。不过当时科学家们已经收集并冷藏其毛发细胞。三年后,由Celia的DNA和一只山羊卵子结合而成的克隆体诞生。其实当时试验一共尝试了十几只母羊,但其中只有7只怀孕,而最后只有一头成功生产,但仅仅存活几分钟便告夭折。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blickwinkel/C. Wermter这是Martha,最后一只旅鸽,死于1914年。这种生活在北美地区、体态丰满的鸟类曾是人们的盘中美食。即便动物保护者此前曾发出警告,但旅鸽还是由于大量捕杀和森林退化最终消失。致力于“去灭绝”的组织“Revive & Restore”认为旅鸽是复活生物学家们展示能力的最佳对象。
图像来源: Donald E. Hurlbert, Smithsonian Institution澳大利亚的欧洲殖民者们曾为获得袋狼的头颅而高额悬赏。最后一头已知存在的袋狼在1936年死于霍巴特公园。现在科学家们已经从一具保存在乙醇内的幼兽标本中破译这一物种的全部基因信息,并希望将其基因注入其现存最近亲动物—袋食蚁兽的DNA内。
图像来源: Getty Images/AFP/T. Blackwood最有机会上演“王者归来”的物种是毛茸茸的猛犸象,其关系最近的亲戚是亚洲象。哈佛大学的科学家表示,这种冰河期的庞然大物可以在减缓永冻层融化,并由此减缓气候变化的进程中扮演角色。不过“更新世公园”的概念需要8万头动物才能产生真正效果,而批评者认为,这根本就是科幻小说。
图像来源: Imago/Science Photo Library/L. Calvetti欧洲野牛曾经纵横驰骋在欧亚大陆上,但捕猎和栖息地消失导致这一物种在400年前彻底灭绝。不过,他们的后代—驯养牛—依然存在。与此同时,人们通过从驯养牛身上收集其野生祖先的基因特征的方式,也就是所谓“复育”(back-breeding),试图让欧亚野牛重生。德国早期的尝试培育出赫克野牛,目前散布于欧洲一些地区。
图像来源: Imago/Nature Picture Library/P. Clement我们曾与其它一些人类物种同时生活在地球之上,比如与现代人类有血缘关系的尼安德特人。现代人中不少人还具有尼安德特人的DNA,但人类也是他们灭绝的主要作案嫌疑人。与那些被我们灭绝的远古亲戚见上一面如何?科学家们正在实验室里培育现代人与尼安德特人大脑物质的混合体,以研究彼此之间的区别。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