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希特勒的基因 – DNA分析的能与不能

2025年11月23日

英国推出的一部记录片宣称,通过对希特勒基因样本的分析,表明他患有罕见的性功能障碍,并且属于精神疾病高风险人群。但也有专家,对这种方式的基因分析提出批评。

纪录片《希特勒的基因》截屏
英国第四频道纪录片:希特勒的基因 - 独裁者是怎样练成的?图像来源: Channel4.com

(德国之声中文网)英国电视台“第四频道”推出的纪录片《希特勒的DNA – 独裁者是怎样练成的》,不仅在希特勒死后八十年解密了他的健康状况,还试图从基因角度解读希特勒的所作作为。从科学角度来看,这是一种颇具争议的尝试。

卡尔曼综合症(Kallmann-Syndrom):希特勒患有罕见疾病

根据基因检测,希特勒患有卡尔曼综合症。这是一种非常罕见的遗传病,会导致患者的性激素分泌减少。该病的症状包括:青春期缺失或严重延迟、睾酮水平低、嗅觉失灵、隐睾以及大概率阴茎过小或其他生殖器异常。
早在1939年,英国士兵中就曾传唱过一首恶搞歌曲《希特勒只有一个睾丸》
 

基因分析的结果确实同兰茨贝格医院保留的希特勒病例相互吻合。1929年的政变失败后,希特勒曾被关押在此。当时狱医曾诊断希特勒“右侧隐睾”,也即右侧睾丸未降入阴囊。此外,自 1944 年起,希特勒的私人医生莫雷尔(Theodor Morell)曾定期给他注射睾酮,这一点也符合他患有卡尔曼综合征的推测。

基因里发现精神疾病隐患

纪录片中称,希特勒的基因里存在高于常人的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风险,可引发自闭症、精神分裂症,也可能引发反社会行为。
 
事实上,有多份可信消息来源以及目击者报告证实希特勒确有精神障碍或所谓“情绪不稳”的问题。伊朗裔美国精神科专家加米(Nassir Ghaemi)是塔夫茨大学精神科教授,同时也是哈佛医学院的精神科讲师,他在《一级疯癫》一书中研究了诸多历史人物的精神状况。其中包括林肯、丘吉尔和希特勒。而希特勒是书中唯一一个负面案例。

1940年,希特勒与生活伴侣艾娃·布郎在一起。图像来源: kpa Keystone/United Archives/picture alliance

 

加米并没有参与这部纪录片的拍摄,但他对德国之声表示,这些基因分析是有“学术依据”的,他本人坚信,希特勒患有狂躁抑郁综合症。他说:“狂躁可以提升人的创造力和抗压能力,抑郁则会增强人的同理心和现实感。这些特征都是领导者的强项。但这些领导者素质却可以被用于不同的政治取向,既可以成为希特勒这样的暴君和独裁者,也可以成就民主政治家如邱吉尔。”

加米表示,希特勒的“精神状态不稳定”问题从1937年开始不断恶化,以至于他每天都要注射安非他命以治疗抑郁症。一些历史资料也可以证实加米的判断。加米认为,希特勒患有卡尔曼综合症的可能性可以解释他为何同大多数狂躁特质者的表现不同。“他没有强烈的性欲,但其他躁狂特征却很多,比如话多、体力充沛、睡眠需求小、自我膨胀等等。”不过,这些都只是迹象,而非证据。

用基因反推行为是个危险的做法

尽管这些医学发现有助于帮助理解希特勒的心理状态,但仅凭基因分析以及使用“多基因风险评估”来解释希特勒的行为却不是一个科学上可行的方法。

精神疾病是遗传、环境、生活经历等多层因素相互作用的复杂结果。通过基因检测是根本无法诊断精神疾病的,医生需要依据症状、同患者的交谈以及考察患者周边环境后才能得出诊断。

参与了纪录片制作过程的英国心理学家巴伦科恩(Simon Baron-Cohen)也承认:“从生物学到行为方式,这的确是一个巨大的跳跃。”巴伦科恩承认,仅从基因数据的分析来推理罹患某种疾病的高风险是不可以的,但这并没有妨碍他就某种疾病诊断或行为模式进行猜测。

而这种做法目前让加拿大-英国遗传学家兼考古学家金( Turi King)确实陷入了麻烦。金是莱斯特大学公共参与和基因学教授,曾因分析理查三世的基因而名噪一时,也因此受邀参加了纪录片的拍摄。

金原本计划将希特勒的基因分析报告提交给一份学术杂志,以接受专家的评估。但纪录片制造方却不想等待冗长的学术评估流程,金最终同意了制片方的要求并在影片中提前公开了研究结果。现在她的学术声誉正面临崩盘的风险。

谣言被证伪:希特勒并不是犹太人

这项基因研究至少攻破了一个流传甚广的谣言:即希特勒具有犹太血统。直到2022年,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还在传播这一说法,但基因分析显示,希特勒的奥地利德国血统特征非常明显。


    

基因样本来自“死亡沙发”

 

这部英国纪录片宣称,DNA样本来自1945年4月30日,希特勒开枪自杀时沾满血迹的沙发。

据称,美国陆军新闻官罗斯格伦上校( Roswell P. Rosengren)从这个沙发上剪下一块布料作为“战争纪念品”带回了美国。现在这个布料存放在美国宾州戈迪斯堡的一家军事博物馆中。

1945年10月1日,一名美军士兵在希特勒自杀的房间里搜集“战争纪念品”。图像来源: akg-images/picture alliance

这个故事似乎可信,因为有一些历史照片上,可以看到希特勒和这座沙发,以及苏军和美军士兵从沙发上剪下布料的场面。

但样本归类则是更大的问题:纪录片宣称,已经通过希特勒亲属的基因比对,证实了基因样本的真实性。但希特勒亲属姓甚名谁,片中却并未做出进一步解释。至于这些希特勒亲属是否同意了这项基因比对,就更无从知晓了。

污名化与美化

纪录片团队也很清楚,将恶贯满盈的希特勒同自闭症或ADHD等病症联系在一起,是会带来问题的。心理学家巴伦科恩就表示:“这种做法有极高的污名化风险。”因为这可能导致一些精神疾病患者会被同屠夫希特勒联系到一起。

 

而这部纪录片的另一个风险则是,将希特勒的反人类疯狂行为归咎于“基因缺陷”,从而淡化了他的罪行。加米表示,这也是一些德国学者和活动人士一直存在的顾虑。加米对德国之声表示,对希特勒健康状态的论述“不会对希特勒罪行的道德责任产生任何影响。”希特勒必须从道德和法律的角度上,为他所犯的罪行负责。

希特勒的基因与“雅利安优越人种”神话

历史的讽刺在于: 根据希特勒自己制定的法律,他本人也应因“遗传疾病”和“不值得生存”而成为他所发起的安乐死计划的受害者。

根据纳粹的所谓“种族学说”,人的命运是其血统所决定的。在《我的奋斗》一书中,希特勒写道:“做出积极或消极决定的能力是血统所决定的性格特征。”也就是说,只要血统纯正,这个人就能做出正确的决定,并能增强国家的凝聚力。反之,“种族混杂”导致的混血现象,则会引发“不合逻辑”的行为,并最终导致文明的毁灭。

而希特勒12年的暴力统治,恰恰将几乎整个世界推向了毁灭。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