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应给予艾滋病感染者更多信任”

2011年6月26日

6月24日,德国外交部邀请的四位来自中国的学者、NGO代表结束访问行程返回中国,此次访问是德国联邦政府访问者计划的一个组成部分,主题为:公民社会及其如何对待艾滋病毒和艾滋病。

Ein Mann geht am Dienstag, 3. November 2009 in Koeln, Nordrhein-Westfalen, in einer Kugel durch die Innenstadt. Mit dieser Aktion demonstriert die Bundeszentrale fuer gesundheitliche Aufklaerung (BZgA) wie isoliert sich Betroffene mit HIV/Aids fuehlen koennen. Welt Aids Tag ist am 1. Dezember. (AP Photo/Hermann J. Knippertz) An activist walks inside a ball in downtown Cologne, Germany, on Tuesday, Nov. 3, 2009. This was a campaign of the German Federal Health Agency to demonstrate how isolated from society an HIV/Aids infected person can feel. (AP Photo/Hermann J. Knippertz)
2009年,德国通过艺术形式表现艾滋病感染者可能受到的社会孤立图像来源: AP

6月19日至24日,来自中国的学者、和NGO代表参加了德国联邦政府的访问者计划,此行的主题是:公民社会及其如何对待艾滋病毒和艾滋病。访问者均为艾滋病防治领域的代表,分别为中央党校教授靳薇、安徽马鞍山健康教育中心博士秦奇荣、东珍纳兰文化传播中心负责人李丹和北京益仁平负责人陆军。

在五天的行程中,他们参观了德国联邦卫生部"艾滋病遏制战略"司、德国联邦健康教育中心、德国艾滋病基金会、以及艾滋病患者的自救组织德国艾滋病救助协会等。在访问中,他们了解到德国联邦政府在艾滋病防治方面的公共政策,特别是对非政府组织的扶持措施等,也充分感受到德国在几十年抗击艾滋病的过程中,公众已经消除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充分理解和包容感染者,而感染者也在就业、生活等方面享有和正常人一样的社会权利。

"广开源"的筹款

成立于1987年的德国艾滋病基金会最早为一些德国公民自发捐款来救助艾滋病感染者,起始注册金为300万德国马克,目前艾滋病基金会的款项依然是来自公众和企业捐款,以2010年为例,全年500万欧元的项目资金,只有3万6千元是来自政府,占总额不到百分之一。1987年成立起到今天,艾滋病基金会一共筹集了2200万欧元,目前每年的项目经费一部分就是来自于这些基本金的利息所得;另外一部分就是每年至少200万欧元的捐款。

所以德国艾滋病基金会每年都会在柏林举行大型的文艺晚会,很多政治家、明星都会参加并且带头捐助,这样就会影响其他公众,在名人效应也会复制公益行为。随着每年不断出现新的社会公众人物,他们都会邀请这些人参加文艺晚会。除此之外,他们每年也在柏林以外的城市举办多种多样的筹款活动,2004年他们曾在科隆组织了音乐会并录制特别的艾滋病防治的纪念音乐光盘。

在采访中德国之声也关注到一个特别的细节,充分体现到艾滋病基金会在筹款形式上的丰富,当国际通用的红丝带出现并流传到欧洲后,在90年代初,他们最先在欧洲进行抢注,所以在注重版权的欧洲,如果有企业要使用红丝带标识就要向他们缴纳版权费用,这也是资金的一个来源。但是当一些机构用于公益项目时,他们会免费提供版权。

"我们信任艾滋病感染者"

德国艾滋病基金会最主要的一个工作内容为对艾滋病人进行救助,这些救助是对丧失工作能力的病患提供除政府资助以外的救助,他们认为政府的救助还不能完全覆盖患者所有的需求,如患者的债务、医疗保险范围以外的需要、房租等。对中国访问者非常关注的如何甄选救助对象,是否对其资质要进行评估时。该基金会的负责人非常肯定的回答:"我们的出发点是信任,而且德国有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最起码有一个最低生活保障,在提供住房外还提供360欧元,尽管有人可能会利用德国社会的保障制度。但到我们这里来申请的大多为常年不能工作的人,所以只要他们带着医生的证明来向我们提出申请,我们基本都会批准他们的申请。另外如果我们对他们进行资质评估,我们认为这个成本会更高。"

"艾滋病需要一张面孔"

在德国之声和访问者一起与德国联邦健康教育中心交流时,他们介绍在德国目前对艾滋病感染者早已消除歧视,近年也有多名来自各行各业的感染者自愿站出来,拍摄宣传海报,他们自信的表示,抵制那些对他们歧视的同事和人群,画面中,感染者与同事在办公室、在其他场所自由交流,脸上洋溢着自信而开朗的笑容。在一些城市,也有感染者自愿站出来,将他们的形象放在公车、公共场所的展示位上。而据悉,这些感染者在曝光后并没有受到歧视,反而获得了公众的热烈支持。

另外德国联邦健康教育中心根据公众在新时代的需求,在做预防艾滋病的知识宣传时,请专业设计公司,也请公众参与创意,设计出精美的图片,而大的广告公司也会在广告空档期向他们免费提供展位。

"期待中国政府以更开放的态度接受NGO工作"

与德国对应的是,在目前的中国,公众依然对艾滋病感染者抱有歧视态度,从国家层面来看,虽然也有"四免一关怀"政策实施,但感染者依然处在治疗、救助、社会权利的挣扎状态中。

就此次访问,德国之声也采访了东珍纳兰的李丹,他认为此行获得了很多启示:"我们这次访问的重点是艾滋病领域的反歧视,比如艾滋病患者在中国的医疗、就业、教育等的歧视很严重,来德国访问最大的感受是,在德国对艾滋病患者几乎没有什么歧视了,这也得益于德国NGO的强大,包括组织能力、和社群接触的广泛度、社会影响力等,但我觉得最基本的一点是,这些都建立在公众意识提高的基础上,所以在中国应该加大对艾滋病预防的宣传;另外德国这边成功的一个因素也在于民间和政府和合作,德国政府很开放的接受NGO一起来做艾滋病防治工作,如德国艾滋病的救助协会,他们有百分之八十五的资金由政府提供,我们也期待政府在政策方面接受NGO的工作。"

另外一位访问者来自中央党校的靳薇也认为:"世界上有艾滋病并不可怕,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有这种疾病的威胁,只是程度不同而已,所以一个国家有艾滋病患者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这个国家没有应对这种疾病的能力,德国总体控制很成功,和中国相比较不一样的是,德国的NGO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政府在支持感染者自组织和NGO的工作方面还有需要完善的空间。"

作者:吴雨

责编:李京慧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