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德中会晤北京---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德国之声中文广播部主任 冯海音2006年2月23日

德国外长施泰因迈尔本周亚洲之行的最后一站是中国。周三,施泰因迈尔与中国总理温家宝和外长李肇星举行了会晤。周四,他还将会见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德中两国良好稳固的关系中,经济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是德国在亚洲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德国企业在华投资超过100亿美元,因此也格外关注中国剽窃西方技术的问题,这也是德国外长在北京谈及的话题之一。以下是本台中文部冯海因就德国外长访华发表的评论。

德国外长施泰因迈尔的中国之行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 / dpa/dpaweb

德中的双边关系被认为相当好。施泰因迈尔受到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的接见也证明了这一点。德中两国不仅仅在经济领域交往密切,在其他各个层面也都有合作。两国领导人每年都举行会晤,各位部长之间都保持着密切的接触,各种代表团频繁穿梭于欧亚两大洲。几乎每个稍具规模的德国城市在中国都有一个姊妹城市。

在此背景下,德国外长上任以来对中国的首次访问,本来只是例行公事而已。但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气候已经有了微妙的变化,德国的外交重心开始发生转移。随着新一届政府推行接近美国,疏远莫斯科的路线,在亚洲就相应地意味着接近日本,而与中国保持谨慎的距离。

施泰因迈尔不仅是5年来访问日本的第一位德国外长,而且他是先到日本,后到中国。恰恰在日本期间,施泰因迈尔表明了本届政府在欧盟对华武器禁运问题上的新立场。德国前任总理施罗德曾极力主张欧盟解除1989年以来实施的军售禁令。而当年的总理府主管,现任外长施泰因迈尔则表示,只有在与其他欧盟国家取得一致意见的情况下才能取消军售禁令。他也没有作出要为此付出努力的承诺,这一点自然符合总理默克尔的意愿。默克尔将在今年5月访问北京,届时武器禁运将是一个无法回避的话题。

施泰因迈尔必须面对的另一个不愉快的话题是,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在德国,指责中国企业剽窃技术的抱怨越来越多。德国投资者也意识到,高技术产品也会被仿冒,而且仿冒产品已经不仅仅在中国市场上出售,而是被返销到了德国。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中国在加入世贸组织后颁布的一系列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都是以德国法律为样本制定的。

法律虽然出台了,但具体在落实上却遇到了问题。中国外长李肇星也承认这一点。虽然中国政府一再公开表态要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但事实上,国家鼓励企业设法获取先进技术。看来只有当中国企业也因侵权而蒙受巨大损失的时候,这种状况才会有所改变。

北京政府正在大力宣传“和平崛起”的理论。中国是否能在国际体系中完成崛起,而不与其他国家发生大的摩擦,关键要看一个问题:即中国是否准备担负起与自己大国地位相称的责任,以及中国在多大程度上愿意遵守国际普遍认同的规则和多边协定。施泰因迈尔在北京谈到的议题正是突出了这一点,这些话题包括:伊朗核争议,以及中国以能源原材料为重心的外交政策,在内政方面,则是中国公民的自由权利得不到保障的问题。

保持对话是正确的方向。在此意义上,本次访问期间商定的德中两国举行“战略对话”的框架是值得肯定的。尤其是德国外长在同中国政府领导人会谈之外,还会见了非政府组织代表。这是一个正确的信号。这些组织和个人才是中国社会转型的动力和载体。无论从哪个角度看,他们争取更大生存空间的努力都应得到人们的支持。

德国之声版权所有
http://www.dw-world.de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