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109 China Kulturaustausch
2009年11月18日"对于我们来说,武汉音乐学院负责人给我们发来的两首中国乐曲都是我们完全陌生的。这两首曲子的作者分别是鲍元凯和张千一,这两位作曲家和他们的作品都令我们欧洲人感到十分好奇。" 说话的是指挥家米尔克·科尔斯滕,他跟随萨克森州青少年交响乐团来到了中国。他们将与武汉音乐学院的学生在武汉的"德中大道"上同台演出。成千上万的观众站在舞台下面的围栏外面,仔细倾听着来自瓦格纳、勃拉姆斯和两位当代中国作曲家的音乐作品。
在熟悉了两首中国乐曲之后,指挥家科尔斯滕表示:"这两首曲子从谱曲技巧上讲都写得非常棒,但是我们感觉有一点小小的失望。这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中国音乐,而是受到了西方电影音乐的强烈影响,以至于我表示,出于礼貌的原因,我会在中国演奏着两首曲子,但是等活动在德国举办的时候,我们不会把它们选作演出曲目。"
用竹子搭建的文艺亭是本次德中同行活动的标志。在这里举办的流行音乐节上,来自中国和德国的乐队进行了精彩的表演。此外,还有传统的戏曲表演。
"我们在中国的工作领域可能乍一听起来有点深奥,也有点令人意外--我们推广的是室内音乐。"歌德学院中国地区主任、"德中大道"项目负责人米夏埃尔·阿克曼已经在中国生活了20年。70年代,他在北京一手创办了歌德学院在中国的第一家分院,并对中欧合作奠定了基础。
许多德国民众熟知的文化元素,在中国还基本上是个未知的领域:"中国基本上没有什么室内音乐。在整个中国,没有一支真正专业的室内乐团。原因并不是音乐上的,而是在于中国的教育体制。中国有八千万儿童在学习弹钢琴,还有好几百万的孩子学习其它乐器。但是,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脱颖而出,成为下一个朗朗。每当我们试图说服家长,让子女和其他的孩子一起演奏时,许多家长都觉得那是浪费时间。室内音乐可能是对合作与倾听要求最高的一种音乐形式,它是一种人与人的共同作用产生的艺术,所以我希望能在中国推广室内音乐。"
中央音乐学院教授、作曲家贾国平曾经在德国留学四年,师从德国著名音乐家赫尔穆特·拉亨曼。他深知作为一名当代音乐作曲家在中国面临的困境。三年前,他和音乐家彼得·鲁茨斯卡共同创办了"con tempo"作曲比赛,并且孜孜不倦地致力于促进学生作品的演出和推广:"有时候我也问自己,是不是要继续走这条路。但我认为,这是我的事业,这件事必须要有人做下去。否则,我们的作曲家和我们的整个新音乐都将失去未来的发展前景。"
贾国平第一次见到钢琴的时候已经18岁了--今天年轻的一代已经生活在完全不同的世界里,他们面对着来自西方的文化艺术,充满了好奇和向往。参加与萨克森州青少年交响乐团共同演出的一位武汉音乐学院的女学生表达了年轻人开放的心态:"中国和德国相距很远,也有很多差别。但是,我想,不管是德国还是中国,都有好的东西呈现给我们。"
作者:Magdalene Melchers/雨涵
责编:乐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