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中媒体对话:互联网的功能
2010年12月7日写博客享受自由
一名年轻的女记者跟许多中国记者一样,在业余时间里为在经济媒体中小有名气的财新网写博客。财新传媒被认为是较自由的,勇敢的。然而这位年轻女士说:"在我的博客里我更自由"。在财新,300名记者里有100名享受着这种自由,写着他们的博客。
上周在北京举行第3届德中媒体对话期间,这名女记者说:"以前我在新浪上写博客。在新浪网上,如果我的博客被认为太敏感,就会被删除。在财新上,我的博客至今只需要删除几个个别句子。"
在财经网上进行"删索"(cencorship,新闻检查),展开自我审核的,都是她的同事。他们通过这么做,可以保障该网站保有经营许可。
德国写博客的比例大大小于中国
上周由德国对外关系研究所与中国伙伴机构共同举办的德中媒体对话,主题是互联网上的意见塑造。跟中国不同的是,德国的传统媒体拥有一种公认的权威,他们也基本上能体现这种权威。德国的博客,除了少数著名的博客,只能起到提供补充性信息或者体现主观性非常强的、经常滔滔不绝的消谴性文章来。
"中国有出色的记者,但没有出色的媒体。"说这话的是搜狐博客频道主编赵木(音)。搜狐是中国第二大网站,据赵先生说,拥有3000万个博客。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数据,2009年中国有1亿4500万个博客。德国情况截然相反,这里估计只有2万5000至10万个博客,而德国网民并不少,有约6400万人。
感谢官方的控制
这位搜狐博客主编带着他的20名员工,每天对著名记者、科学家和专家的博客进行评估,他把这些博客跟搜狐的新闻页面链接起来。在新闻页面上,只能发表国家媒体的文章。然而,所谓的网页流量,主要来自博客,而流量对争取有关网站生存的广告至关重要。
赵先生微笑着说:"我们感激官方对传统媒体的严格控制,没有这个,读者也不会到我们这里来。"
博客写手进行新闻性调查或甚至展开采访,是中国官方所不允许的。但是在体育或者娱乐领域里,这些被容忍,事关政治题目,这就会成问题。据搜狐自己称,它用了上百名网站审查员。
许多中国记者认为,中国政府删索得太多了,尽管只有2%的博客以政治为题。在这个媒体对话会上,中国与会者们估计,在中国,至少10%的博文被删除掉。最新的事例是维基解密。这些网页在中国是被封的,凡与中国相关的揭秘都属于禁区。允许发表的只有那些让美国政策出丑的维基解密内容。
德国博客有事后责任
德国与会者解释道,博客主要由网民自己来审核。一名德国博客在北京的对话会场上说:"如果一个博客里作出了错误的陈述,读者也没有指出问题来,最终是让作者自己变得不可信,很快就会失去人们的重视。"
另一名德国博客补充道,在德国,自由也不是没有限制的。但不存在事先的"删索",只是在事后,法庭会就一名作者的污蔑判处罚款,对违背事实的陈述、或者故意遗漏重要事实,发出罚款警告。
在德国,只要能证明记者收入是自己的主要生活来源,每个人都可以申请并得到正式的记者证。
博客在德国同样有重要作用
也有与会者指出,博客在德国也起到了重大影响的作用。生活在德国柏林的奥地利记者彼得·格拉瑟(Peter Glaser)说,德国前总统克勒在他2010年5月出访中国回国后的辞职归根结底是博客的一场讨论引起的。
克勒在一次接受广播电台采访时把联邦国防军驻军阿富汗跟保障商业利益结合了起来。这个说法打破了禁区。这些话一开始并没有引起传统媒体的注意,但在博客群体中引起了激烈的辩论,这一辩论让这一话题重新被传统媒体拣起。几天后,克勒就辞职了。
在德国,互联网同样对经典新闻渠道发出了强有力的挑战,通过博客,私人与公共领域之间、商业与非商业之间、业余与专业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了。
这导致至今对记者作用的理解的重新审核,此外,微博也改变了媒体的形式。格拉瑟说:"在互联网上,媒体不再仅仅是我们使用的东西,情况变成了,我们今天生活在我们的媒体里。"
德中对话本身就是一项成就
中国与会者们对互联网上的过头现象也提出了批评,比如有些博文肆意摧毁他人的私人氛围。来自广州的媒体学者吴飞(音)因此而提出,博客应该"自由,理性,有批评性"。但对于什么叫"理性",人们几乎无法达成一致看法。
中国与会者一致的看法是,当局对互联网的控制在强化,最近刚禁止第6届全国博客大会在上海召开。他们说,现在这样的德中对话能够举行,已经是一项成就了。
作者:Sven Hansen 编译:平心
责编:李京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