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老房子可惜在这些年里都拆除了。象这样的所谓“新式里弄房子”也不能例外。这条幸存的弄堂位置相当中心,贯穿了南京西路和威海路。图像来源: DW/Qi Li
五十年代,上海在建筑上建树不多。最著名的大概就是后面这个当年的“中苏友好大厦”了。北京一个,上海一个。如今,这50年代的建筑已被现代建筑包围。从延安路高架的夹缝里看过去,那是别有一番滋味。图像来源: DW/Qi Li
上海有许多宗教建筑物,包括东亚最大的天主教堂(佘山)。座落在新乐路上的这个东正教堂还是保存得很好的。图像来源: DW/Qi Li
说起上海,人们会想起鲁迅公园里的鲁迅墓,山阴路上的鲁迅故居。但其实,鲁迅的“敌人”们也曾经生活在上海的。比如鲁迅说的四条汉子。他们跟鲁迅固然有矛盾,但他们同样是中国文化史上有很大贡献的人物。比如田汉。图为东湖路上的田汉塑像。这尊塑像表明,人们能够比较客观地看历史,看文化史了。中国文化史上有许多矛盾,并不一定有绝对的“对”“错”。图像来源: DW/Qi 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