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德国企业:为什么对中国难舍难分?

2025年11月24日

几十年来,中国一直是德国企业的重要经营伙伴。如今,地缘政治发生急剧变化,但是德国企业难以立即掉头,对华投资仍在增长。

德国企业投资中国 资料图片
尽管中国仍然重要,德国企业正从各方面感受到留在这里的压力。图像来源: Barbara Orth/DW Design

(德国之声中文网)对马蒂亚斯·吕特(Matthias Rüth)来说,把自己的企业从中国转向别处根本不是一个选项。尽管德国政府不断警告在华投入过多的风险,他仍然没有这样的打算。

吕特是总部位于法兰克福的稀土与大宗商品贸易公司特瑞德姆(Tradium)的总经理,中国业务依然是这家公司的核心。原因很简单:中国几乎完全主导稀土这一日益重要的行业。

他对德国之声表示:“例如,中国占据了超过95%的稀土市场,在短时间内无法替代。我们与中国伙伴有长期且可靠的贸易关系,材料和工艺都得到验证。”

像吕特公司这样的很多德国企业仍然把中国视为主要的经商地点。长期以来,德国政府也完全支持并鼓励这种做法。

然而,在习近平执政下,中国的威权化特征明显加剧。北京在俄乌战争爆发后支持俄罗斯,使欧中关系出现转折。

地缘政治格局正在变化。过去几年,德国政府一直强调要“去风险”,减少对中国的依赖,尤其是减少对单一国家在零部件、商品或原材料上的依赖。

德国汽车制造商落后了吗?

03:54

This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video element.

最近,德国总理梅尔茨谈到在华经营的德国企业时表示:“我总是对他们说,如果出问题了,那是你们的风险。请不要来找我们。”

本周早些时候,德国财政部长克林贝尔(Lars Klingbeil)访问中国,讨论两国不断变化的经济关系。

他在北京表示,德国看到“公平竞争面临风险,也看到工业岗位受到威胁”。但他强调对话的重要性。他说:“我们必须与中国对话,而不是只在背后讨论中国。”

再回首:曾经与你有的梦

中国显然是德国产业难以割舍的合作伙伴,而且德国企业有充分的理由这样做。本周早些时候,中国再次超越美国,成为德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今年1月至9月,双方贸易额达到1859亿欧元(约2150亿美元)。

几十年来,德国工业巨头始终将庞大的中国市场视为重中之重,在华投资规模依然很大。

根据总部位于柏林的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的一份最新研究,2024年上半年,德国对华直接投资占欧盟对华总投资的57%,约占德国GDP的2.3%。报告指出,投资规模仍在增长,2023到2024年间企业投资增加了13亿欧元。

汽车产业是德中联系最紧密的领域之一。大众、宝马等德国大型车企多年来在中国投资巨大、获利丰厚。尽管近年遭遇严重挑战,但它们仍然寄望于长期发展。

宝马最近在沈阳投资了38亿欧元的电池项目。宝马公司告诉德国之声,目前暂无重大撤离计划。

比亚迪的欧洲攻势

05:17

This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video element.

宝马发言人布丽塔·乌尔里希(Britta Ullrich)对德国之声表示:“宝马集团在中国市场通过两家合资企业开展业务,并在那里运营多家工厂。在这个宝马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我们奉行长期市场战略,并定期评估与调整。目前没有对在该地区活动做根本性改变的计划。”

然而,尽管中国对德国车企的重要性仍在,双方关系却正在发生根本变化,原因不仅是地缘政治。德国车企如今面临来自中国竞争对手的激烈竞争。其中一些竞争被认为源自中国产业政策,这些政策削弱了全球贸易规则。

德国汽车工业协会(VDA)一位发言人对德国之声表示:“关键是双方必须拥有平等的竞争条件和公平的竞争环境。在这方面,需要中国提出建设性方案,持续且迅速地防止不正当竞争,并在当前情况下确保自由贸易。”

尽管中国仍然重要,德国企业正从各方面感受到留在这里的压力。自2019年以来,德国对华出口下降了25%。与此同时,大众、梅赛德斯和宝马在中国的市场份额近年急剧缩水,中国则迅速扩大自己的电动车生产能力。

这位VDA发言人补充说,汽车行业企业正“积极推进并落实必要的去风险化策略”,但这一过程必须“得到政治支持,而不仅仅是被要求离开”。他还强调,去风险“不应意味着关闭市场”。

他说:“最好的政策是尽一切努力促进改善本土经营环境、竞争力和增长。这不仅会增强谈判地位,还会促进国内投资和创新。”

经济停滞不前:德国今明两年前景悲观

01:21

This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video element.

梦醒时分:谁也不想在一棵树上吊死

稀土贸易商马蒂亚斯·吕特表示,必须记住,他在中国的业务伙伴同样受到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的影响。

他说:“当前的困难主要来自政治决策,而不是供应商本身。”

他的业务主要受到中国大幅限制稀土出口的影响,这也让中国供应商十分挫败,“他们也在面对当前出口限制带来的不利影响与挑战。”

全球关税与中国的出口限制使企业面临的市场压力进一步加剧。吕特说:“对于像我们这样的供应商来说,这意味着长期练成的采购流程不再像以前那样可靠。我们仍依赖长期的中国合作伙伴,因为在许多材料上根本无法绕开中国。”

尽管如此,他也指出,公司正在投入更多时间与精力,在中国以外寻找供应渠道

他说:“这不是因为政府告诉我们该怎么做,而是市场迫使所有认真做事的贸易商和原材料加工企业重新思考采购策略——而这种压力只会越来越大。这是我们每天面临的现实。”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