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140510 Asien-Pazifik-Konferenz

2010年5月15日

财政赤字,债务危机正使德国和欧元区国家面临难以承受的重负,而此时亚洲却展示了其强大的生命力。今年,亚洲的经济增长率预计高达7.5%。在未来数年里,亚洲将继续保持其增长态势。德国经济界也希望从中获益。

德国经济亚太会议在新加坡举行图像来源: DW/Danhong Zhang

德国大型康采恩和中型企业的700多名代表目前聚会新加坡,参加在那里召开的第12届德国经济亚太会议(5月14日-15日)。

"重要的是,如果在亚洲开展业务的话,不能仅仅是贸易公司,而应在那里进行大量生产。所以我们计划,至少将我们在这里出售的70%的产品实现当地生产。"说这番话的是巴斯夫负责亚洲业务的执行董事会成员薄睦乐(Martin Brudermüller)。巴斯夫是世界最大化学康采恩。除了实现产品70%当地生产的计划之外,巴斯夫新的亚洲战略内容包括高于市场幅度2%的增长率,以便在2020年前达到企业营业额翻番,提高至200亿欧元的目标。

谈及亚洲业务,薄睦乐难免不带有几分陶醉。"您不妨想象一下,在2020年前,对化学产品的新增需求量是7500亿欧元,其中亚洲需求占5000亿。所以,亚洲对巴斯夫来说是一个增长市场。"

未来数年亚洲将继续保持其增长态势图像来源: AP

不仅巴斯夫,位于德国哈瑙的贵重金属材料和加工康采恩贺利氏(Heraeus)继去年营业额蒙受损失后,也于今年有了喜人的开端,原因当然要归功于其亚洲业务。该公司监事会主席于尔根·赫瑞欧斯(Jürgen Heraeus)表示,在该公司的生产基地新加坡,已遇到了员工短缺的问题。

这家德国家族企业从上一世纪70年代起就开始在亚洲展开业务,目前在当地的营业额已占公司总营业额的40%多。这家开辟亚洲业务的前驱企业认为亚洲国家是此次经济危机中的赢家。"由于欧美业务量减少,致使许多工厂停产关闭。这些工厂不会再次开工,如果它们在亚洲找到了新客户,重新恢复生产时,许多公司会在亚洲扩展自己的业务,因为亚洲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只需一年时间,人们就能在这里建起一座新厂,投入生产。"

当然,在亚洲不仅生产速度快,外来产品和工艺也会在很短的时间里被人抄袭仿冒。许多在亚洲开展业务的德国企业都对技术剽窃叫苦不迭。但现在人们已学会如何应对,德国杜塞尔多夫的中型企业多玛(Dorma)就是其中之一。多玛是一家销售自动感应门的企业,在2010年前担任该公司总裁的舍德里希(Michael Schädlich)表示,在亚洲,技术剽窃屡屡发生,与技术剽窃做斗争费时费力,相关投资高达5位数字,但舍德里希认为,这样的投资是值得的。

对于那些很早就进入亚洲市场的企业来说,如今大多会为当年的决定感到欣慰。但也有实例证明,对某些企业来说,现在进入亚洲市场也不为时过晚。德国经济部长布吕德勒就向中小企业承诺,为它们进入亚洲市场提供帮助-具体说就是为德国中小型企业做敲门砖,帮助他们在亚洲地区建立伙伴关系,为他们创造框架条件,从而使他们获得公平机会,在业务上取得成功。

作者:张丹红 / 祝红

责编:洪沙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