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ndestagswahl TV Duell Presse
2009年9月14日
很多报纸在报道时称,这场众所期待的电视辩论过于平静和就事论事,缺乏亮点。有几家报纸甚至质疑,这到底是不是一场值得认真对待的交锋。
《南德意志报》在周日网络版上报道称"这是一场二重唱而不是一场决斗"。报道说,这更是一场政治家和记者间的对决,因为四位电视主持人"没有遵守美国式的美德,即让谈话对手把话说完"。尽管如此,"南德意志报"还是评出了一个赢家:
"施泰因迈尔发挥得比他的支持者预期的要好:他显得更加富于进攻性,这当然也是因为他作为挑战者必须如此。但同时他也没有在言辞上挑衅,而是表现出政治家的风度而不是好战,这给人以好感。"
《明镜周刊》在线版也作出了类似评价,称"90分钟里表现出的更是一家人的感觉",因此总的来说"没有一秒钟是在对决"。"明镜周刊"说,默克尔"没有表现出必要的与挑战者的不同",而且也"没能回答为什么联盟党现在非要与自民党组成执政联盟不可"。报道承认,施泰因迈尔利用了辩论中的唯一一次机会来突出自己,即在谈论社会市场经济时:
"他至少能给出理由,为什么政府还需要上了年纪的社民党,因为这是一种社会福利政策的再保险。默克尔从自民党借来的'从毛收入中得到更多净收入'的口号被施泰因迈尔令人信服地驳倒,这是他在辩论中最大的亮点。"
《明镜周刊》对电视主持人也给予了尖锐的批评,称他们过去本来没提过这么糟糕和无聊的问题:"观众们最后应该感到高兴的是,他们将来要受默克尔和施泰因迈尔领导的政府领导,而不是那几位电视名嘴。"
"法兰克福报"在线版则认为施泰因迈尔是明显的赢家:"施泰因迈尔表现得更好,至少比预期的要好。"但该报同时批评说,这几位电视辩论主持人"显然对施泰因迈尔更友善,提问时更友好,也很少打断他"。报道称,施泰因迈尔的最后发言比默克尔更有说服力,而默克尔的最后发言则像是宣读"新年贺词"。
"日报"报道时的标题恶搞奥巴马的名句"Yes, we can!",把它改成"Yes, we gähn",即"是的,我们打哈欠!",批评这是一场"就事论事的沉闷的讨论"。
《科隆城市报》写道:"不但称两位总理候选人是"没有剑的角斗士",而且还说二人更像是"两口子,虽然偶尔会拌嘴,但是总的来说很合得来"。
《西德意志报》指出,大选将不在默克尔和施泰因迈尔间决出胜负,而是在黑黄执政联盟和新一届大联合政府间作出取舍。该报称辩论中还少了两位重要的对手:
"(自民党主席)威斯特韦勒也应该参加辩论,以便显示出基民盟已经变得多么具有社民党倾向。(左翼党主席)拉封丹也应该在辩论中亮相,好让左翼党的选民看看,他许诺的更多的公正到底有多可信。"
作者:Claudia Hennen/潇阳
责编 : 叶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