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德国实用外交,德中关系万里无云

转载或引用务请标明“德国之声”<br>本站网址:www.dw-world.de/chinese 2004年5月5日

中国总理温家宝对德国的首次正式访问已经结束。看一看他的访问日程不难猜到温家宝此行的主旨:参观英戈尔施塔特的奥迪汽车总部,柏林的西门子燃气涡轮机厂,参加德中第三届高科技论坛,会晤德国亚太经济委员会等等。

星期三,温家宝离开德国前往布鲁塞尔欧盟总部。之后,温家宝还将访问爱尔兰,英国和意大利。这表明,中国和欧盟如何重视彼此的关系。

温家宝出访欧洲的日期是精心挑选的。当他于5月2日踏上欧洲土地的时候,欧盟正处于一片欢庆之中。因为在这之前一天,欧盟成员国刚刚从15个扩展至25个。温家宝访问的第一站是德国 - 中国在欧盟最重要的伙伴。

温家宝和德国总理施罗德都认为德中关系极为融洽,唯一可能在温家宝访德期间制造不谐和音的问题已被中国人及时清除:上周,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出人意料地宣布,有关将哈瑙核工厂出售给中国的谈判已经终止。

德中关系万里无云的一个原因是德国政府推行的实用主义的对华政策。其实,施罗德只是延续了科尔时代的对华路线。早在80年代,联邦政府就将中国视为未来的市场,为此忽视了两国间价值观上的差别。不过,当时德国高层政治家出访的时候,必定谈到人权,尽管声音十分微弱。而且他们也一定会向中方谈话伙伴递上一份政治犯的名单。

施罗德与他的前任相比,更是自视为德国经济界的代言人。1999年,施罗德在访问中国时与当时的中国总理朱镕基商定在两国间引入法制国家对话之后,他就将人权问题推给这个部长级的对话。

德国施行这种实用主义对华政策的原因是显而易见的。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已近20年。去年经济增长率为9,1%,今年第一季度的增长率更是高达9,7%,以致于中国政府现在担心经济发展过热。这样的担忧对经济停滞三年的德国来说实在是一种奢侈。中国经济的良好前景吸引了全世界的投资商。其实,因那里缺乏法制国家的框架,对中国投资的风险不可忽视,但正如德国西门子公司总裁冯-皮埃尔所说:不去中国投资的风险大于投资中国的风险。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就更可以理解施罗德总理为什么致力于取消欧盟对中国的武器禁运。施罗德为中国游说的主要理由是:现在的中国已经不能同15年前的中国相提并论。

施罗德的这种态度在欧盟内部很具代表性。法国总统希拉克和欧盟外交及安全政策高级代表索拉纳也做了类似的表示。他们希望由此换来北京政府在经济事务中对欧盟的更多关顾。温家宝前不久在接受接受德国世界报采访时也毫不掩饰地说:取消武器禁运将为欧盟铺平进入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市场的道路。

自1998年以来,欧盟和中国之间每年举办一次峰会,欧盟因此而放弃对中国人权状况的公开批评。欧盟视中华人民共和国为重要的战略伙伴,而中国则希望借助一个更为强大的欧盟控制美国的单边主义。欧盟和中国这种实用的互利关系在中期内不会改变。

因此,中国在欧盟取消对其武器禁运的问题上满足自己的愿望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哈瑙核工厂的出口也是一样,中国表示在德国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当然愿意做成这笔交易。谈到哈瑙,该项目暂时失败的原因是德国绿党基层的激烈反对。对他们来说,这是一个原则问题,联邦政府不能一方面自己退出核能,另一方面却向别国出口核技术。考虑到柏林和布鲁塞尔的对华政策越来越趋于实用,绿党的这一点点儿理想主义实在给人空谷足音的感觉。

作者:维安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