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德国巨富第61-70人的发家路(上)

转载或引用务请标明“德国之声”<br>本站网址:www.dw-world.de/chinese2003年5月25日

在这个第7系列上半部分,在德国生活的人最熟悉的大概是鞋王戴希曼了。其实,哪个人又是没有份量的?-水泥大王,军火世家,出版界的灰姑娘,新兴的药王。确实,都可以称之为王,无论他们的发家路是短是长。

1930在艾森建立第一家小鞋铺的亨利希.戴希曼

第六十一名:施莱歇尔兄弟(苦受政府“折磨”的水泥沙皇)

施莱歇尔兄弟艾伯尔哈德.施莱歇尔(Eberhard Schleicher)和埃杜阿德.施莱歇尔(Eduard Schleicher)是德国水泥界的风云人物。尤其是艾伯尔哈德,更被人们称为德国的“水泥沙皇”。

艾伯尔哈德.施莱歇尔出生于1926年。他于1953年入股于当时已有100多年历史的水泥企业施万克水泥公司。这家1847年在德国南部乌尔姆建立的水泥企业从此成了一个两合公司。后来,这家公司又成了海德堡水泥公司的股东。建立于1873年的海德堡水泥公司规模更大,今天拥有36000名职工,销售额达66亿欧元(2001年)。而这个艾伯尔哈德坐在暗处,一手操纵德国最大的水泥企业中的两个。还有,戴克尔霍夫公司的很多股份也掌握在兄弟俩手里。

直至上世纪60年代末,海德堡水泥公司只在德国南部活动。70年代开始,这家公司才走向世界。在欧洲水泥业里,大企业联合操纵市场的现象十分严重。而这在欧洲是禁止的。专事反垄断的德国卡特尔局和欧盟(当时是欧共体)有关机构对此可谓高度关注。1989年,海德堡水泥公司就因与其它公司商定市场配额而被罚款1.12亿马克。这是至当时为止对德国企业最大的卡特尔罚款。

2002年,德国官方再次对德国30家水泥企业进行了调查。德国反垄断部门非常气愤的是,尽管建筑业出现了多次危机,从90年代初的繁荣期至1995年,水泥价格始终没有出现波动。也就是说,完全被水泥大企业控制死了。

欧盟的调查者们从海德堡水泥公司一位前董事会成员那儿找到一张重要的纸条,这位前董手写规定了水泥销售的明确分配数额。

调查者们还在前海德堡水泥公司总裁的办公室里找到法国建材集团拉法格的一封来信。法国这个集团在信里向海德堡水泥公司保证,互不侵犯领土。也就是说,海德堡水泥不进入法国市场,而拉法格不打入德国南部。

欧盟和德国的调查者们认为,德国水泥市场的操纵中心就是海德堡水泥和施万克水泥公司,这里有一套“天衣无缝的”信息交换系统。海德堡水泥公司有一名董事专门负责他们所分配的“配额”的执行情况。如果发现哪家水泥厂销售过多,马上就把一个客户从那里撤掉。这些通知都是通过电话进行的。欧盟官员指出,由于这样的操纵,水泥市场上的任何价格竞争都无法存在了。1994年,欧洲法院也对海德堡水泥公司处以高额罚款。

施莱歇尔的水泥厂在环保方面很成问题。他的水泥厂里有两家把旧轮胎、塑料垃圾和剩余油漆用作替代燃料,为了省钱。有关政府部门对此也展开了调查。

巴符州州长托伊弗尔(基民盟籍)对这件事插了手,施莱歇尔的企业由此而得到了绿灯,而对此事耿耿于怀纠缠不休的政府官员被撤换了。引起人们怀疑的是,正是在放宽了对燃料问题的环保规定的这一年,施莱歇尔的公司给基民盟捐了款。

去年,施莱歇尔们的日子很不好过。罚款的利剑再次高悬在头顶。无可奈何而放宽,从而出现的水泥价格大战给企业的利润带来了重大损失。去年11月,意大利Buzzi-Unicem集团买下了戴克尔霍夫公司68%的股份。施莱歇尔们面对是否出售他们还掌握着的该公司12%股份,进退两难。种种难受,导致的结果也是明确的,2003年初,兄弟俩的财产还有13亿欧元,比上年剧减了6亿。

第六十二名:海因茨-霍尔斯特. 戴希曼(被视为菩萨的一代鞋王)

在德国,到处都可以看到“戴希曼”鞋店。人人知道,这是鞋业中的阿尔迪,以价格低廉为特长。也许,今天就是穷人店的天下。最富的人,卖的商品往往是面向穷人的。海因茨-霍尔斯特.戴希曼(Heinz-Horst Deichmann)是这个穷人鞋店的家长,但他同样是最富的人之一:去年年初,他的财产额为13亿欧元,今年初为12亿。

1913年,海因茨-霍尔斯特的爸爸亨里希开出了一家鞋铺。从而为他儿子的生命埋下了第二块基石。那第一块基石就是基督教的虔诚信仰。

1926年9月,海因茨-霍尔斯特出生于鲁尔区的艾森市。1938年,出于基督教信仰,年仅12岁的鞋匠之子就开始了他的慈善事业,他趁着夜色,爬上家里房顶平台,给犹太邻居们提供吃食。

1945年5月,他从前线回到艾森,接管了父母的鞋铺。接下来,他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医学大考,当上了骨科医生。但他对人们穿在全身最下部的那一对东西仍然是兴趣盎然。1949年和1951年,他们家在杜塞尔多夫开出了他们的头两家鞋零售店。1956年,他完全接管了原来由众多遗产继承者共同管理的企业。从这时开始,他放弃了医生的职业,全力投入企业的建设。

对鞋的热爱,生意上的精明,点子的正确(不搞名牌,面向大众),使戴希曼鞋店一步步走向辉煌。1964年,企业建立50周年之际,共有16家戴希曼鞋店存在;1973年,企业买下了瑞士鞋连锁店多森巴赫,1984年买下了美国的莱克鲁姆,随后是:荷兰的范哈伦(1985)和罗兰(1988),瑞士的奥克斯纳尔(1992)。1997年在波兰开出了第一家分店,2001年在比利时,英国和匈牙利先后开店。

今天,亨利希-戴希曼鞋业有限公司与伙伴两合公司拥有2000家分店,年销售8500万双鞋,营业额高达23亿欧元。今日的戴希曼是欧洲鞋零售业的绝对国王。

海因茨-霍尔斯特. 戴希曼不仅关心他的鞋,他也是个慈悲为怀的善人。在非洲,尤其在印度,他帮助着成千上万的穷人。他在印度建立了学校和医院,其中包括一个培训中心。他资助了印度安德拉普拉德施邦8万穷人。用他自己的话说,这叫“负有社会责任的企业家行为”。

海因茨-霍尔斯特的一生几乎是无可挑剔的。他跟一个女人的婚姻至今已经延续了半个多世纪。这个婚姻带给他四个孩子。他非常重视企业职工的待遇,企业建有企业养老金系统,有一笔专门的资金用于资助困难职工,并提供免费的健康周,即免费让雇员到瑞士去疗养。雇员们爱他,这也是理所当然的。2000年,他荣获了德国大联邦功勋十字。

海因茨-霍尔斯特今年76岁。现在这家大企业由他和他39岁的儿子亨利希共同领导着。

第六十三名:迪尔兄弟和他们家的老头(他们的顾客是联邦国防军和北约)

迪尔(Diehl)家庭是德国一个有争议的富豪家庭。这倒不完全是因为他们是军火生产者,他们的顾客是北约和联邦国防军。但即使在这方面,这个油水大大的行业风险也是够多的,他们的业务量要取决于德国和西方其它国家的军费预算,也牵涉到对哪些国家可以出口。他们与政界的关系可谓至关重要。

现在,当家的是三兄弟维尔纳尔(56岁),托马斯(51岁)和彼得(53岁)。三兄弟的财产额2003年初是12亿欧元,2002年不详。他们得益于他们家的老头及其1998年出于遗产税的原因而建立的基金会。他们的老爸卡尔.迪尔今年已经95岁。

1902年,卡尔的老爸建立了纽伦堡的这家企业。但它却是在卡尔的努力下真正发展起来的。卡尔的老爸的企业主要业务是压制金属件,是卡尔转向了军工,并把它发展成了德国最大的军工企业之一,也是北约和联邦国防军最大的供货商之一,现拥有11000名员工,年营业额达15亿欧元。这个现在叫迪尔基金会的企业生产的都是最先进的武器军备,包括导向导弹,智能枪械。

1997年,纽伦堡市作出决定,给予卡尔.迪尔名誉市民称号。这件事在当时就掀起了轩然大波。从来以口尖舌利著称的“时代”周报报导的标题就叫:“开着坦克走向名誉公民”。

后来传出消息,说迪尔的企业当年作为希特勒德国的武器生产者,在企业里用了许多集中营囚犯无偿劳动,人们愤怒了。“日报”的报导标题叫:“纽伦堡崇拜靠集中营发财的人”。纽伦堡市议会中的绿党党团后来甚至提出撤销迪尔的名誉公民称号的申请。这在德国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情。只是这个申请现在已经被议会里占多数的执政者们否决了。

卡尔对此作出的反应是:“作为当时被列为对战争具有重要性的企业之主,我当时面临的选择是,听从纳粹政权下达的命令,或者以生命危险为代价,予以拒绝。我选择了前者。”

然而,卡尔不能再对此淡然处之了。在此之前,他的说法是,对集中营的事,应该是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国家承担责任,因为是“国家拨给的劳动力”。但此时,他建立了一笔基金,给当时在他的军工厂干过活的180名犹太妇女各汇去了1万至1万5千马克。

现在,由儿子托马斯等人掌权的企业也学乖了。这家企业加入了为补偿前强劳者而建立的“德国经济基金会联盟”。而德国其它许多企业至今仍拒绝参加。

但掌权的托马斯并不因为父亲的悔过而在企业业务方面有所退缩。当红绿政府在德国向土耳其出口一批武器的方面犹豫时,他威胁要起诉施罗德政府,理由是:“由于国防技术装备的国内市场太小,出口市场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在将来也是不可放弃的。”

2001年夏,迪尔公司终于获得了批文。但土耳其的将军们却早已等得不耐烦了。他们已经另请高明。也许为了表达歉意,财政部长艾歇尔作出了一个独特的决定。在纽伦堡财政局一名执着的女官员与迪尔公司的冲突中,联邦财政局作出了有利于迪尔公司的决定。但迪尔公司还不肯在嘴上吃亏。公司发言人说,新闻界的说法缺乏任何根据。

第六十四名:弗莉德.施普林格尔(出版界的灰姑娘)

当出版商不容易,当出版商的遗孀更不容易。但她当得很好。从带孩子的小保姆到媒体大豪的夫人,似乎是幸运。但18年的遗孀生涯,到手的股份却越来越大,那就不仅是幸运二字所可以解释的了。

弗莉德.施普林格尔(Friede Springer)现年61岁。她出生在弗尔岛。年轻时到柏林求生存,主要是靠给有钱人家带孩子,做小保姆。她的一个主人叫阿克瑟尔.施普林格尔。此人当时女友众多,享有花花公子的“美名”。于是,小保姆就成了女友。1966年,当施普林格出版社在柏林墙包围下的西柏林建立时,她可以说是第一次在公众场合露面。是作为老板的女友。

经过多年女友生涯的“考验”,直到1978年,他们俩才结了婚。没过上几年法律认可的日子,1985年,阿克瑟尔就去世了。那时,阿克瑟尔留给全家人的遗产只是公司四分之一的股份,而弗莉德所得只不过是股份的百分之几。在阿克瑟尔逝世前不久,她刚刚参与出版社的业务。

今天,这个施普林格绝不是一个小小的出版社,它是德国媒体界的一个宠然大物,在出版界更是高居国王的地位。它辖有电视台Pro 7, Sat 1等,好多广播电台如北威广播台,巴伐利亚天线,汉堡广播台,几乎数不尽的报纸杂志,其中包括德国销量第一的平民报纸图片报,德国最有影响的跨地区大报之一的世界报,还有许多地方性报纸,杂志涉及几乎所有领域,有电视广播节目类的,体育类的,妇女类的,电脑类的,各专业类的,还有许多网站。

今天,这位当年的灰姑娘,只得到百分之几公司股份的遗孀,不但没有在文化低、起点低的羞辱中沉沦,反而拥有了施普林格这个媒体大物55%强的股份。

弗莉德.施普林格女士书面告诉全体员工,不要叫她“出版家”,而要叫“主要股东”。她认为,出版家只能是她的逝去的丈夫阿克瑟尔。阿克瑟尔自己写评论,攻击联邦总理,创建报纸和刊物,以他的媒体统治着共和国。而弗莉德只想管理与扩大阿克瑟尔留下的遗产。

对舆论界,她微笑着保持距离。她对政治感兴趣,但从不发表议论。她也前往达沃斯的世界经济论坛,但不露面,不提问题。她跟部长们和企业巨头们也谈话,但总是在大厅的角落里,吃饭时,或音乐会后。施普林格出版社股东大会是她唯一成为中心的场合,但作为监事会副主席,她不必发言。

她总是轻轻地微笑着,小股东们枯燥的,或激烈的讲话,荒唐的问题,她统统微笑着倾听。去年9月,在媒体大王基尔希召集的特别股东大会,有一个小股东绝望地问道:“施普林格女士,您为什么对这种人还这么友好?”雷沃.基尔希笑了起来,两手一个劲地擦着,但她仍然微笑着。

竞争对手们要吃掉施普林格出版社,债主们要打碎它,其他家庭成员要占有更多的股份。在这一个个的漩涡里,她微笑着。她一步一步地把其他家庭成员、其他股东排除出股东行列,依靠银行的帮助,她抵抗着外人收购出版社的努力。直到2002年,在基尔希集团的危机中,她终于成功地把不受欢迎的大股东基尔希排除了出去。这一点,连她的丈夫也做不到。

收购那么多的股份,她的钱是从哪里来的,她自然不会透露。集团的红利被她用来支付银行的本钱与利息。使她丈夫格外扬名露脸的房子、宫殿和花园,被她纷纷卖掉。她过着富人的生活,但从来不过份。她的心属于柏林和波茨坦,她至今一直居住着的地方。

她不干预集团的业务。但她寻找一些合适的人,由他们来物色各方面的总编。她把原世界报总编多普夫纳尔提拔到集团总裁的位置。今天,集团许多重要的岗位上坐着年轻的记者和管理人。他们都是保守的,但他们的保守已与阿克瑟尔那时完全不同。她通过人事政策给予集团内部以充分的谐调,以至外界常说这个出版集团“任人唯亲”。

有一次,经理杂志发表了一张照片,集团总裁多普夫纳尔和妻子孩子在海滨,而弗莉德端着躺着多普夫纳尔孙子的小篮子。照片的发表令他们俩大怒。多普夫纳尔花钱买下了照片的版权,以避免扩散。多普夫纳尔在弗莉德的心目中是死去的丈夫的化身,至少媒体经济是这样说的。

第六十五名:施特容曼兄弟(恐龙已经灭绝,苍蝇还在飞)

德国是个已经充分发展的国家,到了平静无波的境界。如果说还有个别行业有机会“暴发”,恐怕药业就是其中之一。

安德雷阿斯.施特容曼(Andreas Struengmann)和托马斯.施特容曼(Thomas Struengmann)是双胞胎兄弟,今年53岁。1986年,年方30,他们建立了赫克萨尔公司(Hexal)公司,如今这家药业公司已经是世界级的大企业。兄弟俩的财产今年年初为12亿欧元,去年不详。

药业是巨头们的天下,然而托马斯说了一句豪言壮语:“恐龙已经灭绝,而苍蝇到今天还在飞。”就是怀着这种不畏强权的精神,兄弟俩精力充沛,斗志旺盛,终于熬到了今天的规模。今天,他们年销售额达9.4亿欧元,已升至德国药界第八位。这个当初的有限公司已于1995年变为股份公司(不上市),现在在全世界拥有5000名员工,其中约2200名在德国,主要在慕尼黑附近霍尔茨基尔辛总部所在地和东部马格德堡。2002年,欧洲企业家协会(Growthplus)和美国著名的企业咨询公司波士顿咨询公司还在欧洲增长区的中小企业排名中把赫克萨尔公司排在第27位。

没有资金,却要在药业干一番事业。兄弟俩靠的是什么呢?他们是看准了药业的一个“空缺”:所谓的“Generika”。这个Generika是业内的术语,指的是那些专利期已过的药品药剂专利。在成熟而保守的德国,这么一个行业不会是没有争议的。但他们不管别人是怎么看的,就是以此为专业,并成了其中的大家-今天,赫克萨尔公司是德国Generika药业的老二。这个行业在此期间也正了名,德国甚至专门建立了Generika的行业协会。

托马斯最近对记者说:“我们不搞基础研究。现在全世界也许顶多还有10家或者20家公司在搞(基础研究)。”但他们兄弟俩的公司也并不是纯粹的“拿来主义”,即使拿来的东西也需要研究一番。他们自称现在已经在研制2008年、2009年的药品,主要研究领域是缓作用药剂、透皮治疗系统、骨科移植材料和生物技术。

托马斯说:“我们照日本人的方法做:先仿造,在仿造中学习,改进仿造的东西,从改进的东西中发展出新产品。这是一条漫长的道路,但我们非常有信心。”据他说,赫克萨尔公司今天每年支出的科研费用高达1.3亿欧元,占集团销售额的15%。

赫克萨尔集团非常重视国际化。近年来在德国东部马格德堡建成的药厂是东德最先进的。现在正在巴西建厂,明年投产。还在土耳其建立一个规模非常大的实验化验中心。他们的触角也伸进了中国,子公司设在天津,叫Tianjin Hexal Co. Ltd.。

最近,兄弟俩又玩了一个大手笔。他们买下了美国制药公司默沙东(MSD)的一种降胆固醇药剂Simvastatin,改名为Simvahexal。这个药现在已经由他们推上市场,离专利到期还有7个月。托马斯说,这是一笔双赢的买卖。专利到期后,会有好几个药厂报价。而他们在到期之前买下,先行推出,赢得了时间。用他的话说,这叫“先飞的鸟才抓得住虫”。而默沙东可以得到更多的收入。

药品市场确实是个不倒的市场。托马斯公然说,“民众为他们的健康付钱绝对是愿意的。”仅还原酶抵制药类的市场,估计就将在短期内翻个二至三倍。

兄弟俩的精明还表现在他们对待企业职工的“友善”上。欧洲组织“大工作场”最近经对各企业职工民心的调查,把赫克萨尔公司排在德国最佳企业表的第7个位置上。

(平心)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显示更多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