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010311 Udo Lindenberg

2011年3月5日

在20世纪70年代的德国,用德语唱摇滚还是无法想象的事情。所有人都认为,这根本合不上拍。但乌多·林登贝格的出现,颠覆了这一观念。这位德国乐坛传奇人物的摇滚生涯也折射出德国近半个世纪的社会变迁。

图像来源: dapd

啤酒杯垫上的灵感

林登贝格16岁就开始登台演奏,25岁出了第一张专辑。但那时他并不是歌手,而是打击乐手。在德国家喻户晓的侦探系列剧《作案现场》的主题曲,乐队鼓手就是林登贝格。这位来自威斯特法伦的年轻人一直就对周围普通人的所思所想感兴趣:

"我就生活在他们中间,在街头巷尾。大多数歌词是我在酒馆里写的,我会把点子写在啤酒杯垫上。常常在集了一堆杯垫之后才真正开始写。到故事发生的地方去收集灵感,这很重要。"

林登贝格的声音并不适合唱歌,却没有找到一个能把他的歌曲内容表达得淋漓尽致的声音。所以这位鼓手不得不走到麦克风前,亲自演唱。自那时起,独特的嗓音、深色宽沿帽和大墨镜逐渐成了乌多·林登贝格的舞台标志。林登贝格做了一件在70年代年的德国被认为不可能的事:用德语唱摇滚。

"之前一段时间我也曾用英语唱过。直到我发现,非要用外语唱歌是完全没有道理的。我想表达很多东西,而用英语这是不可能的。所以我就改用德语唱。我想,蹩脚的流行歌曲已经够多了,必须来点不同的。"

东柏林的女孩

林登贝格和惊恐乐队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KPA

林登贝格把街头德语带进了流行乐排行榜。他的"惊恐乐队"(Panik-Orchester)几乎马不停蹄地在各地举办演唱会。林登贝格曾多次以私人身份到访东德。1973年他在东柏林遇到了一位被他称为Manu的女性,对他来说这是一段刻骨铭心的感情:

"这对我的影响很深,我那时就知道,这会让我今后的人生有所不同,但我们不可能在一起,就像罗密欧与朱丽叶一样,被一堵大墙分隔开。"

于是林登贝格写出了"东柏林的女孩"和"开往潘考区的列车"。他甚至试图帮助Manu逃离东德,但这一计划因东德国安局得到风声而告失败。是不是因为这段失落的爱情催生了林登贝格到东德演出的愿望?人们不得而知。事实是,1976年他就在耶拿举办了演唱会,1983年又带着"开往潘考区的列车"在东柏林"共和国宫"登台。当时当局同意他次年在东德举行巡回演唱会。但由于口无遮拦的林登贝格紧接着表示,"苏联导弹和美国导弹一样,都应该被当作废铁扔进垃圾堆",他的东德巡演成了泡影。

用嘶哑的声音呐喊

林登贝格数十年来是德国流行乐坛的传奇人物。他长年住在汉堡的大西洋酒店,有关酒精和女人的新闻不断。但他始终致力于用自己嘶哑的嗓音为"正义事业"呐喊,例如反对右翼暴力、反对苏美部署导弹、呼吁和平。

1992年林登贝格就获得了"回声"(Echo)音乐大奖的终身成就奖。但他没有就此退出乐坛,17年后他的专辑"Stark für zwei"再度捧回该奖项。目前65岁的林登贝格觉得自己还正当年:"我对目前的情况很满意。但我不拒绝冒险,看看生活中还会遇到什么新东西,我随时准备迎接挑战。"

林登贝格获得“回声”音乐大奖终身成就奖图像来源: AP
与生活伴侣、摄影师Tine Acke图像来源: AP

作者:Uli Jose Anders 编译:叶宣

责编:石涛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