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德国第三所孔子学院在杜塞尔多夫成立

采访记者:平心2006年12月7日

德国第三所孔子学院于12月6日在杜塞尔多夫成立。这是一个由中国国家国家汉语推广办公室、杜塞尔多夫市以及该市的海涅大学三方联合成立的文化机构。成立大会参加者爆棚,反映德国人欧洲人对中国的兴趣正在从纯经济向全面发展。德国之声记者参加了杜市的成立大会并同李雪涛院长进行了交谈。他说,孔子学院的目的是为了改变莱布尼茨以来西方对中国文化的鄙视。

天津孔庙图像来源: dpa
杜塞尔多夫孔子学院设在市中心近火车总站的Graf-Adolf-Str. 63图像来源: DW

此前,第一所孔子学院于去年诞生于柏林的自由大学,第二所成立于德国南部的纽伦堡市。中国大使馆公使衔教育参赞刘京辉在发言中说,德国将一共建8个孔子学院。

杜塞尔多夫大学校长拉比施为该校能够在激烈竞争中争取到这个项目感到自豪。杜塞尔多夫大学没有汉学系,但有日本学学院。校长表示,大学将更重视中国,要把日本学院扩展建成东亚学院。

孔子学院内的一个课堂图像来源: DW

杜塞尔多夫副市长克鲁瑟介绍道,杜塞尔多夫现在已有150多家中国公司,1500多华人。当然这些数字跟日本和韩国在该市的情况比还差得很远。副市长提到该市这些年对中国越来越重视,在努力争取中国企业来此落户的同时,也展开许多中国文化活动,比如刚结束的中国周。作为将来的方向,他表示,杜塞尔多夫不仅要重视日本,也要重视中国。

杜塞尔多夫孔子学院中方校长李雪涛在接受德国之声采访时比较详细地谈了各方面情况。现记录整理如下。

德国之声:为什么把这个孔子学院办到了杜塞尔多夫大学?

孔子学院中方院长李雪涛和北外代表图像来源: DW

李雪涛:孔子学院是国家汉办和德国一所大学共同成立的,象合资性质的学院,是推广汉语和中国文化的一个机构。杜塞尔多夫之所以能拿到这个孔子学院,是因为杜塞尔多夫市政府和杜塞尔多夫大学都表现出了非常好的姿态。艾尔文市长非常想在杜塞尔多夫成立一个包括日本在内的东亚很多民族构成的城市。杜塞尔多夫有六到七千日本人。艾尔文市长希望把中国的一些投资商和文化也都引到杜塞尔多夫来,所以对此表现出一种非常友好的姿态。杜塞尔多夫大学也是这样。

德国之声:你们是什么时候、跟谁提出这个要求的?

李雪涛:是去年年初提出来的。提出来之后实际上是一个很快的过程。杜塞尔多夫大学语言中心主任哈亨贝格博士和外办主任施图格博士非常积极,不断跟中国大使馆的刘京辉参赞联系,后来正式提出申请,提到国家汉办。经过反反复复的几次之后得到批准。

德国之声:在德国有竞争对手吗?

孔子学院里的孔子像图像来源: DW

李雪涛:杜塞尔多夫当然有它的优势。它是州政府所在地,经济很发达,周边地区也有好多工业、商业,但是杜塞尔多夫这个地区没有汉学,而科隆、波恩、波鸿,他们有汉学系,他们也提出要成立孔子学院。但是中国国家汉办,教育部、中国使馆最后决定还是放在杜塞尔多夫。

德国之声:为什么选中杜塞尔多夫呢?

李雪涛:我是这样想:因为孔子学院本身是非学历教育。当然放在一个大学里很好,如果不放在一个大学里也有它的特点。因为它是非学历教育,面更广,大学可能涉及不到的一些人、一些领域、一些阶层,它都能够普及到。

杜塞尔多夫副市长克鲁瑟讲话图像来源: DW

德国之声:据说是中国国家汉办出一半的钱,德国方面出一半的钱,是不是这么回事?

李雪涛:我们现在这个模式可能是一个比较新的模式。除了杜塞尔多夫大学外,我们还有杜塞尔多夫市和中国国家汉办,这三个方面共同成立孔子学院。到目前为止情况是这样,国家汉办每年给一部分资金用于运作。杜塞尔多夫市政府给我们租了一处房子,就是格拉夫阿道夫路63号那处房子。杜塞尔多夫大学给我们提供了装修的费用,还担负了一些附加房租。所以这实际上是一个很好的三方合作的模式。可以说是一个合资企业的形式。从院长的配置上看也是这样。除了中方的一个院长外,还有德方的一个院长,这跟歌德学院的模式不完全一样。

德国之声:院长是怎么产生的呢?您能介绍一下自己吗?

杜塞尔多夫大学校长拉比施致贺辞图像来源: DW

李雪涛:我自己原来在波恩大学汉学系读书。2004年拿到博士学位后回到中国,在北京外国语大学的海外汉学研究中心工作。院长的产生是通过双方大学的提名。今天上午成立了杜塞尔多夫孔子学院理事会,通过理事会的理事选举,产生了院长。

德国之声:理事会由多少人组成?工作职能等大体上是怎么样的?

李雪涛:理事会由6个人组成,德方3名,中方3名。主要是策划孔子学院以后的工作,监督检查两个院长以后整个的工作情况。

德国之声:在德国一共要成立8个孔子学院。另外几个会选择在什么地方?

宴席上,德国之声记者采访北京外国语大学代表图像来源: DW

李雪涛:据我所知,还有法兰克福、汉堡、汉诺威、莱比锡、海德堡等。但这样信息还不很确切。

德国之声:你们是不是接下来要展开中文教学?中文教学将从什么时候开始?收费情况怎么样?

李雪涛:课程计划到1月中下旬可以公布。我现在也在参考巴黎、布鲁塞尔的各个孔子学院的收费情况,制定收费政策。基本上在3月中旬到4月初之间我们可以开课。

德国之声:你们的教师从哪里来?你们现在一共有多少工作人员呢?

成立大会人满为患(许多人站在过道里)图像来源: DW

李雪涛:现在除了正副院长之外,我们还有一个秘书。到3月份的时候,国家汉办会派一个北京外国语大学中文学院的教师来协助我们的工作,这是国家汉办出钱。之后,教师我们基本上在德国当地请,即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老师,就在这边找什么样的合适人选。

德国之声:除了教中文以外,还有其它什么任务吗?

李雪涛:我们这样想,孔子学院的任务是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推广汉语,另外一个方面是推广中国文化。我觉得,对德国人来说,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莱布尼茨之后,中国的正面形象忽然就没有了,然后西方一直觉得他们的文化是人类文化的全部。在孔子学院成立之后,要让他们认识到,西方文化,西方文明不是人类的全部,当然中国文明也不是人类文化和文明的全部。他们如果学到一点中文,认识到一些孔子的智慧和其它中国文化中的智慧之后,他们会感觉到,我们通过异域的文明可以获得另外一个视角,来补充自己文化的不足。我觉得这一点可能是非常重要的,也就让他们慢慢认识到,他们的文明不是一切。

中国驻德国大使馆公使衔教育参赞刘京辉讲话图像来源: DW

德国之声:您为什么说是莱布尼茨之后呢?

李雪涛:因为在这之前,从1583年利玛窦到中国,然后一直到莱布尼茨,一直到沃尔夫,这之间,中国基本上是个正面形象。主要是通过耶稣会当时的报导,他们当然是为了他们传教的目的,报导了很多中国的正面形象。启蒙时期的思想家们也把中国作为他们的一个理想国度。但是在莱布尼茨之后呢,理性主义占了上风,加上欧洲经济的发展,还有工业革命,他们把进步的观念带进到人文的思潮里面去。所以以后他们一直觉得中国是一个落后的国度。

庆祝宴会喜气洋洋图像来源: DW

德国之声版权所有
http://www.dw-world.de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