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230909 China Wahrnehmung

2009年9月24日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持续了数十年的内战从此结束。此后中国逐渐返回国际舞台,西方和德国也开始寻找一条同中国保持正常关系的道路。德国之声记者Mathias Böllinger从德国人的角度出发,回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过去60年走过的道路。

2009年国庆前夕北京街头图像来源: Xiao Xu

1949年当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西方感到愤怒不已。6亿人一下子成为了冷战的另一个阵营-共产党阵营中的人。二十世纪初流行的所谓黄祸的说法,又在西方盛行起来。只不过黄祸变成了红祸。上个世纪60年代初中国和苏联分道扬镳。这以后中国突然成了全球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 正如当年的联邦总理阿登纳所观察到的一样:"很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苏联必须做出这样的抉择,即:究竟它应当选择同红色中国,还是同西欧或者同美国达成谅解。"

由于中国同苏联产生了矛盾,因此当年无论是德国政府,还是德国的许多左派人士,都对中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特别是中国68年的大学生运动更增加了中国在德国青年中的魅力。

当时的中国正在进行着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青年人在全国实施恐怖主义。后来当全欧洲的大学生也起来造反时,许多人都将中国文化大革命的红卫兵视为他们的楷模。社会问题学家马尔库泽当年曾是德国大学生运动的急先锋。马尔库泽表示:"这是一种新型的共产主义, 如果你们愿意,我们可以将它称之为草根共产主义,也许它的发展会同苏联的共产主义完全不同。"

1949年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图像来源: AP

当年毛主席语录在许多大学生宿舍都能找到,中国革命领袖毛泽东俨然成了德国大学生崇拜的偶像。但是当年的中国究竟发生了什么,这里并没有人真正知道。当时的中国已经关闭了大门,不允许西方游客进入。 直到上世纪70年代末中国才开始发生转变。1972年联邦德国同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德国总理施密特于1975年作为首位联邦德国总理访问北京。访问后,他在德国电视上谈了他对中国的印象,并展示了在北京受到仪仗队欢迎的照片。施密特说:"此后我曾多次思考过我在北京同毛泽东的谈话,以及同其他人的会谈。中国是一个具有强大吸引力的国家。这个国家有8亿人口,也许是9亿,没有人知道这个国家准确的人口数字。这是一个在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上需要迎头赶上的国家。而它同时又是一个有着3千年高度文明史的国家,比德国的历史文明要早许多年。"

实际上,中国真正让西方产生兴趣,换句话说就是西方对中国庞大的市场产生兴趣是在这以后。80年代,中国在邓小平改革开放的政策的指导下迅猛向前发展。德国企业开始同中国建立联系。1985年大众汽车公司作为首家西方汽车制造公司在上海设厂。中国80年代开始出现的政治自由化的迹象,也让人们似乎看到了中国的希望。 汉学家施潘格勒回忆当年时说:"那个时代人们还不太喜欢炫耀。 不少西方人士都说,中国人不开车喜欢骑自行车。其实, 中国人不开车不是不喜欢,而是不得已只能骑车,这一点没有人提起。 德国人认为,有必要避免中国在发展建设中犯和其他国家一样的错误。"

后来发生了天安门大学生示威抗议活动。世界的目光都投向了北京。然而外界的幻想没有持续多久。北京中央政府下令派遣军队和坦克车镇压示威者。 出于抗议,许多西方国家,其中包括德国,都冻结了同中国的关系。汉学家施潘格勒说,当时同中国有各种交往的学者都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施潘格勒说:"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只能停止交往2到3年。人们不再前往中国。一些研究中国问题的学者也告诫自己,最好还是研究明朝历史。明朝距今600年,那么当自己同中国有关方面代表会面,同他们握手时,就不会太违背自己的感受了。"

然而西方,包括德国同中国关系僵化的时间并没有维持多长,这是因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发挥了巨大影响。 1995年德国总理科尔率领庞大的经济代表团前往中国,并带回了大量定单。虽然如此,科尔却在国内遭到了强烈批评。科尔为中国之行辩解说:"我不认为中国的经济改革路线会走回头路。 我坚信,正如近代历史所证明的一样, 经济改革将在政治领域产生影响,它将带来更多的政治自由和更多的人权。"

科尔的继任施罗德上任后仍然坚持了科尔的这一立场。 直到默克尔总理上台后,人权问题才再次成为德国对华政策中的一个重要话题。对中国迫害人权行为道义上的愤怒和受中国经济腾飞吸引-在天安门事件过去20年后的今天,德国的对华政策在这两者之间摇摆。

作者:Mathias Böllinger/韩明芳

责编:乐然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