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德国银行体系现状及其面临的大变革

转载或引用务请标明“德国之声”<br>本站网址:www.dw-world.de/chinese2004年1月7日

德国银行体系在国际对比中处于劣势。人们认为德国银行深受所谓三大支柱之害。德国之声记者描述了德国银行体系的现状和已经初露端倪的大变革。

银行面对国际化图像来源: Bilderbox

德国的银行们在国际对比中,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变成了轻量级选手。成本太高,利润太薄。去年上半年,法国大银行利润率达自有资金的11%,英国大银行甚至高达16%,德国银行甚至连1%都没有达到。

连续三年的股票交易所危机使德国银行的股值大大缩水。英国HSBC股票现价达1350亿欧元,苏格兰王家银行近700亿欧元,而德意志银行、德累斯顿银行、商业银行和抵押联合银行四大德国银行加起来才达到650亿,仅相当于世界第一的美国花旗银行股值的三分之一。

德国私立银行家们找到了一个理由,他们认为责任应该由德国的三大支柱体系承担,是这三大支柱阻碍了德国私立银行不能按自己的意愿成长。所谓三大支柱,也就是说,在德国,银行业务清清楚楚地分为三大摊:一是约350家私立银行,二是近520家公立的储蓄行,归公立的州立银行管理,三是近1500家合作社制的大众与信用社银行。

汉堡慕默尔特企业咨询公司的金融业专家延斯.库费尔说:“它们依据顾客群而牢牢地扎了根,既在私人顾客方面,也在中小企业的公司和业务顾客方面。储蓄行比如有一种保障者责任,也就是说,城市或乡镇参与担保。银行可以以此筹集自有资金和再筹资费用,这样,它们相对于私立银行就有了一种竞争优势。这种保障者责任是私立银行所没有的。”

保障者责任是国家和州给公立银行系统的一种补贴,按欧盟规定,这种保障必须在2005年之前取消。但取消这种补贴对德国私立银行也没有多大帮助。欧洲大银行平均从私人顾客那儿赚取它们利润的51%。而这条道路对德国大银行是封闭的:储蓄行和合作信用社管理着80%的私人客户业务。德国银行这三大块之间是互相封闭的,法律上的屏障使它们只能在自己这一块里面相互吞并。

然而,现在有了动静了。德国东部斯特拉尔松市市长哈拉尔德.拉斯托福卡想要出售他的城市的储蓄行。由于只有7个分行,160名员工,5.5亿欧元的年度销售额,商业银行对这个建议感兴趣这件事甚至不值得报纸一提。但是,假如能够突破公立银行责任者的坚决抵抗,突破无数司法障碍而成交,这将意味着德国整个三大支柱体系被动摇。这个意义可就太大了。

汉堡专家库费尔称之为“破堤”,“这场破堤并不是没有危险的,对斯特拉尔松这个城市来说同样如此,因为被转交的不仅是私人客户,还有中小企业。而一家储蓄行还承担着地区对中小企业的促进任务,这意味着接手的私立银行也得接手这个角色。这一点会让斯特拉尔松市足够的头疼的,它到底是否真的走出卖给私立银行这一步,因为地区经济促进不在私立银行的视焦之内。对私立银行来说,占领市场份额和提高利润是最最重要的。”

话说利润:私立德国大银行每赚1欧元平均成本为76欧分,而西班牙人和英国人的成本只有54欧分。这也是为什么还没有外国大银行对德国银行垂涎的原因,尽管估计花旗银行就有足够的钱可以一下子买下四家德国大银行。德国银行的利润现在如此之低,以至没有一家外国银行能够有充分的理由向它的股民解释为什么要买德国的银行。

艾尔朗根-纽伦堡大学金融与股票交易所学教授沃尔夫冈.盖尔克说:“我可以想象,许多外国金融机构高度关注着德国市场,并在设想着如何踏入这个市场,也许就在今年。最好的防卫措施是,通过进入的业务量把价值大大抬高,让购买者面临的是比今天高得多的价格。”

德国银行全部被外国银行买去,这个前景即使在自由派的经济界代表们眼里也是一场小小的民族灾难。银行协会主席、德意志银行监事会主席布劳于尔问道:“本国的工业界是找德国银行呢还是在自己的国家不得不找外国银行呢,不管自由化的观点如何占上风,这个问题我们真的能够泰然处之吗?”

盖尔克教授却认为,这对德国企业来说是无所谓的,“我认为,今天的大银行根本不再按民族按国家来展开思维。它们要对它们的股民负责,而股民们关心的首先是红利,而不是(银行的)国籍。因此,我认为这不构成多大的危险。”

(亨利克.伯梅)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