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德国银行界与专家看中国工行上市

安露 / 石涛2006年10月27日

今天(10月27日),中国工商银行在上海和香港两地同时上市。这是有史以来最大的一宗企业上市交易,将近220亿美元将涌入中国最大国有银行的账户。从前的纪录是由日本移动电信巨头NTT 移动通信公司保持的,六年前这家日本公司上市时,总融资值为180亿美元。而在明年,中国农业银行将成为四大国有银行中最后一个上市的银行。下面是德国之声中文广播记者的采访报道。

工行董事长姜建清(左6)和香港特首曾荫权(左7)参加香港上市典礼图像来源: AP

中国工商银行上市的时机选择得恰到好处。今年全球股市都牛气冲天。而另两家国有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分别在去年10月和今年6月上市,迄今为止在股市中也都有良好表现。在上市一年之后,中国建设银行的股价已经比发行价提高了50%。

15年来,中国国民经济年增长率始终维持在10%左右,而中国也成为了世界上最具经济活力的地区。专家认为,中国的银行系统改革也取得了成功。这一切都说明了,为什么中国工商银行股票的申购量会是发行量的50倍,而最终发行价定在了发行价格区间的最高端,3.07港币。

德国德卡银行的新兴市场分析家毛罗-托尔多认为,对于工商银行股票的狂热追捧只是在某种程度上合乎情理,“工行上市是一个被人普遍看好的事情。我们当然还是看到了一些始终存在的问题,腐败,金融监管,缺乏专业知识。比如在发放贷款方面,既缺乏专家,也没有足够的技术。有很多因素会在其中起到作用。”

中国的银行系统始终存在一个根本问题,也就是巨额呆账。中国中央银行最近还曾经表示,呆账问题是一个严重和艰巨的挑战。而中国政府一方面通过向银行注资,提高银行自有资本,另一方面通过设立基金,转移了呆账,使四大国有银行的呆账率降低到 5%。但是如果经济增长趋势受挫的话,呆帐率还是会很快上升到10%。除此之外,2006年上半年度中国经济增长率达到11.3%,而这一增长主要是依靠贷款提供资金实现的。

在汉堡亚洲研究所的马格特-舒勒尔看来,这意味着,“银行系统改革虽然在某些特定领域是成功的,但是仍有太多的资金通过银行借贷出去,并流向了那些导致经济过热的领域,最后又导致了呆账。这就意味着,银行系统改革确实在很多领域还没有获得成功,特别是地方银行在地方政府的压力下继续放出贷款,尤其是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或者扩建工业领域。我想,在这方面必须采取措施。”

留给中国的时间已经不多了,根据2001年底加入世贸组织时许下的承诺,中国将在2007年初向海外竞争者开放金融市场。但是汉堡亚洲研究所的中国问题专家舒勒尔认为,中国银行业的处境并不会因此而变糟,“贷款中的绝大部分还是会通过中国的银行发放,外国银行在中国银行中所占的比率还是很低的。不会一下子出现很多的变化。在特定的部分领域,竞争会加剧。不过中国银行业的状况不会出现巨大的改变或者恶化。”

短期内,外国竞争者也不希望中国银行的地位削弱。因为许多国外银行和保险公司已经成为了北京政府的战略投资者。比如德国安联公司在今年四月就以1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中国工商银行2.5%的股份。通过国外银行的参与,中国得到了资本和更多的专业知识。外国投资者希望借此进入中国的银行和保险公司的销售网络。比如周五上市的工行就拥有多达1亿5千万私人客户。

在周五上市之后,工行的市值将达到1290亿美元,从而成为世界第七大银行。市值只有工行一半的德意志银行也不应该对此有所怨言。作为帮助工行上市的伙伴,德意志银行也从中狠赚了一笔。

德国之声版权所有
http://www.dw-world.de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