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德语媒体:中国的“中立”人设?

2022年3月21日

习近平和拜登通过电话后,北京以中立者的身份发出和平谈判的呼吁,中国真是中立的吗?《商报》一篇评论对此表示质疑。大多数东南亚国家迄今为止都没有对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发出谴责,这是为什么呢?《法兰克福汇报》试图寻找答案。

China Präsident Xi Jinping World Economic Forum
拜登和习近平上周五进行了近2小时的视频通话图像来源: Huang Jingwen/XinHua/AP/picture alliance

(德国之声中文网)“习近平和美国总统拜登电话会谈结束后仅仅几分钟,中国国家媒体就发表了声明,核心信息是:中国以中立者的身份呼吁进行和平谈判。” 德国《商报》(Handelsblatt)昨日(3月20)发表的一篇评论开头这样写道。作者Sabine Gusbeth认为,如此迅速发表声明,必定已是事前安排写好:“中国希望以这种方式主导全球话语权。世界各地的媒体第一时间得知这个信息并迅速报道中国的观点。白宫的公告几个小时后才公布出来。”

评论尖锐地指出“这种宣传在西方越来越招致反感。因为,比起说话,实际行动更为重要”。作者写道:“多年来,共产党一直试图对民主,人权等普世价值进行重新定义。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后,从中国的表现上可以看到北京在这方面会走的有多远。中共领导人像念经一般一遍遍强调,中国的外交原则之重是倡导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但北京却拒绝称俄罗斯对乌克兰入侵,更别提发出谴责了。相反,中国提到了俄罗斯的安全利益,并将西方的制裁描述为非法。更重要的是,在拜登和习近平通话前不久,中国官媒《环球时报》的一篇匿名文章指责美国 ,认为是华盛顿造成了乌克兰危机。” 

标题为“乌克兰战争:西方应以行动衡量中国”(Ukraine-Krieg: Der Westen sollte China an seinen Taten messen)的文章最后指出:“种种迹象均表明,中国绝非是中立的。习近平和拜登通电话要求共同致力于实现乌克兰和平,那么也要看看,中国自己是否也会将此付诸于行动”。

中国是乌克兰危机的最佳调解人吗?

01:53

This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video element.

《法兰克福汇报》则注意到了鲜少有东南亚国家对俄罗斯发出谴责的现象。该报本周一(3月21日)发表的一篇文章指出:“俄罗斯对乌克兰发动战争后,西方国家难以在东南亚地区建立起一个抗衡中国的力量,北京在该区域的影响力日益增长。”

大多数国家东南亚在俄罗斯入侵乌克兰数天后还在奉行中立政策,除了新加坡之外,没有一个国家对莫斯科实施制裁。东盟国家仅仅呼吁停火,但未将俄罗斯称为入侵者。《法兰克福汇报》驻新加坡记者Till Fähnders指出:“乌克兰战争上,东南亚国家发现自己正处于一个他们一直想避免的位置上。在大国对抗中,不得不选边站的压力正在增加。东盟和其大多数成员国目前还坚持不干涉原则,不过这种在危机中保持中立的尝试可能存在风险……北京几乎将整个南中国海视为中国领土,并在那里的岛屿岛礁建立军事基地。这些地区国家担心,如果中国与俄罗斯靠拢,会在它们的大门前形成一个独裁集团。”

作者认为,东南亚国家在乌克兰危机中的克制态度清楚地表明,这些国家的外交政策并非是价值观主导,而是考虑获利多少:“尤其是在中国扩充军备的背景下,俄罗斯已成为许多国家主要的武器供应国。莫斯科出售的武器价格比大多数竞争对手都低。根据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发布的数据,最近10年来在东南亚地区出售的武器当中,几乎30%都来自俄罗斯。自苏联时代起就与莫斯科保持密切关系的越南,甚至80%以上的武器都来自俄罗斯。”

题目为“有风险的中立主义”(Riskante Neutralität)的文章还指出,同样令人担忧的是东南亚国家社交媒体上对 “强人”普京的积极评论,有些人正在散布一种说法,即西方是乌克兰战争的同谋:“这也反映了东南亚人对威权政府的偏爱。十个东盟成员国中,没有一个被自由之家组织列为'完全自由 '的国家。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和菲律宾被列为是 '部分自由 '国家,文莱、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和越南是'不自由 '国家。在大多数情况下,印太地区国家并不关心维护民主和国际法,他们在乎的是,如何减少来自中国的影响,以及如何利用大国之间的竞争。” 

 

摘编自其他媒体的内容,不代表德国之声的立场或观点。

© 2022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