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媒体

德语媒体:中日关系面临新转机?

达扬(摘编)
2018年10月25日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开始访华行程之际,德国各派报章纷纷点评中日关系。左翼报纸认为,日本应借此机会摆脱美国的羁绊。

Japan Tokio Abflug Shinzo Abe nach China
安倍的北京之行会给中日关系带来转机吗?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Jiji Press/K. Sumiyoshi

为了纪念《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署四十周年,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开始了2011年以来的首次访华行程。截至周六(10月27日),安倍将会晤中国一系列重要政治家。柏林出版的左翼报刊《新德意志报》指出,尽管中日双方民众互相心存芥蒂,但美国的政策却迫使两国政府不得不改善关系。这篇题为《中日关系面临新转机?》的报道写道:

"一项民意调查显示,目前大多数中国人认为中日关系正在向好的方向发展。不过需要指出的是,86%的日本人对中国存在'不好的印象。'而近80%的中国人则认为,日本对中国构成了军事威胁。也就是说,双方民意都对对方有一些保留,而这也是历史原因和现实政治在民意中的真实写照。今年五月,中国总理李克强对日本的访问,结束了双边关系历时8年的沉默期,而继符拉迪沃斯托克'远东经济论坛'期间习近平同安倍的会晤之后,中日双方又将举行一次最高层面的会晤。

今年九月俄罗斯远东经济论坛上,中日领导人举行了会晤图像来源: Getty Images/AFP/Jiji Press

"中日双边关系的核心是经济贸易。日本是中国继美国、欧盟以及东盟之后的第四大贸易伙伴,而中国则是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双方2017年贸易总额为3029亿美元。相比之下,日美贸易总额则只有2040亿美元,日方顺差为680亿美元。"

不过,日中经贸往来热络的同时,双边政治关系的"不景气"也是不争的事实。文章接着写道:"

"问题的关键在于,日本能够在多大程度上自行决定对华关系。美国总统特朗普实施破坏性政策的目的,就是不允许其重要亚洲盟友改善同中国的关系,并在经济上孤立中国。日本对此则持审慎立场。前不久一位匿名政府官员在《京都新闻》上表示,东京不愿意'让中美摩擦对国际秩序造成损害'。"

该报接着写道,2000年以来,通过"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协定"、"一带一路倡议"以及"上海合作组织",中国成功地提升了本国的政治经济影响力。有鉴于此,日本正面临着一项抉择:"日本现在必须要搞清楚,自身应如何参与到这一复杂的发展进程中。日本应摆脱特朗普的紧箍咒和西方的优越感,参与到地缘政治新格局的构建过程中。"

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绝非偶然

中国方面将本年度的经济增长预期下调至6.6%。这是过去几十年来,中国经济增速最低的一次。德国《时报》周报发表评论文章称,中国经济增速下调绝非偶然,而是注定要发生的事情。并告诫那些"期望或担心中国会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的人们,还需耐心等待。"评论写道:

今年开始,中国股市出现多次滑坡。图像来源: GettyImages/AFP/J. Eisele

"到本世纪中期,中国将由8亿就业人口养活4亿非就业人口,这是该国为计划生育政策付出的代价。另外一个代价则是人口老龄化问题,届时中国将拥有工业国家中最大的老龄化社会,而美国则将是继印度之后最年轻的国家,因为该国拥有较高的出生率,年轻的移民也会源源不断地涌入该国,因此会保持老年人消费,年轻人生产的均衡。如果没有移民移民,那么不愿生育的欧洲人也将面临同样的命运。但是,中国和日本却完全没有开放边境、引入移民的迹象。

而中国最严重的问题则是政治问题。很多西方人对中国专制政治下的现代化道路惊叹不已,如同他们当年对斯大林治下强制工业化的成功赞不绝口一样。但是,苏联在存在74年之后土崩瓦解。目前,中国的中产阶级在不断发展壮大,如果习近平继续收紧其专制政治的缰绳,未来想必不会非常和谐。1989年天安门民主运动遭残暴镇压后,中国经济也曾一度跌入深渊,1966年至1976年的文革期间,中国经济更是面临崩溃。人有钱了,就会变得任性。中国的历史告诉我们: 民众总是会表现得很驯服,直到下一次暴动和内战的爆发。"

摘编自其他媒体的内容,不代表德国之声的立场或观点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