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媒体

德语媒体:亚洲不只有中国

文山(摘编)
2020年11月25日

《商报》刊发的客座评论指出,德国必须将外交重心转向亚洲地区,在批判性面对中国的同时拓展与其他亚洲国家的关系。《青年世界报》则注意到,英国也在努力拓展与中国之外其他亚洲国家的关系。

Vietnam Hanoi | ASEAN Summit
越南主持的东盟峰会开幕(2020年11月12日)图像来源: Kham/REUTERS

(德国之声中文网)杜塞尔多夫出版的德国《商报》以“德国必须关注亚洲的活力”为题,刊发了由德国前卫生部长罗斯勒(Philipp Rösler)、基民盟联邦议员豪普曼(Mark Hauptmann)以及阿登纳基金会华沙办公室主任格雷戈兹(David Gregosz)撰写的客座评论。文章呼吁,德国今后必须将外交重心转移向亚洲地区,因为包括中国在内的众多亚洲国家将在气候、数字科技等领域深刻影响整个21世纪。

“决策者以及选民都必须更加清楚地明白一个事实:在亚洲生活着50亿人。全球经济重心地转移早已是进行时,最新签署的RCEP自贸协定就是一项证明。与此同时,美中之间愈演愈烈的争霸,即便在拜登时代也会继续,哪怕其动静有所减小。”

“因此,今后的德国在众多方面都必须站好立场,同时也要确保本国的经济模式能够继续支撑繁荣。关键的问题是:德国和欧洲将会采取怎样的政治经济战略来应对亚洲国家的崛起意愿?”

“我们往往忽视一点:亚洲的主要经济体都很好地控制住了疫情危机,专注于经济的复苏。而且在亚洲,工业实力、数字主权、坚定面向未来的姿态绝非中国的专利。鉴于亚洲国家的人口活力,上述三个特点将会对欧洲国家构成重大挑战。”

作者认为,面对矛盾重重、高度复杂的亚洲,德国必须找到正确的应对方式。“当务之急就是制订出欧洲的贸易、安全、发展政策,并且以批判性的姿态面对中国。同时,德国在面对亚洲时也决不能向特朗普那样搞脱钩、蛮横地与中国对抗、撤出全球分工。我们应该让欧洲与亚洲关系更加深入、更加多样化。德国最新出台的‘印太战略’已经列出了一些选项,这里也需要更广泛的讨论。”

文章随后赞扬了拜登提出的“民主国家联盟”之倡议,认为许多全球化的问题应当由价值观相近的国家来携手应对。“我们相信,我们与亚洲的民主国家、愿意对话的国家能够共同找到共识和标准。它们的价值在于稳固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

美英两国外长商讨共同对策(右为英国外交大臣拉布)图像来源: Getty Images/K. Lamarque

英国的立场会保持强硬

立场左倾的《青年世界报》以“昂贵的权力斗争”为题,关注了英国内阁最新出炉的针对华为设备的法律草案。文章注意到,根据法案,电信运营商如果在2027年后继续使用华为设备,就要缴纳营业额10%或者每天10万英镑的罚款。作者认为,这一略显荒诞的规定,其实是英国内阁试图平息执政党内部对华强硬派的举措,后者要求将原定的2027年排除华为之期限进一步提前到2025年。评论写道:

“而这部法案传递出的真正讯号是:伦敦认为,拜登上台后美国并不会在华为问题上软化立场。这也确实不太可能。英国政府正在坚持其敏感行业、高科技领域的方针:未来的资金尽量不再用于购置中国的科技,而是英国产品,至少也得是西方国家的产品,从而为抵御中国科技争霸的斗争做出贡献。”

“面对这样的立场,不仅仅是华为,整个中国经济界都不太高兴。来自中国经济圈内的人士表示,中方将重新考虑在英伦三岛的经济活动,而英国原本是中国在欧洲投资的一大重点。对于英国而言,中国的这一动向具有重大影响:脱离欧盟后的英国,原本将迅猛增长的中国生意视作其面向全球战略的重要支柱。现在,伦敦依然在继续寻求拓展与中国的金融关系。不过,鉴于由于美方施压等各种原因而可能无法延续这种策略,英国的精英阶层正在寻求与亚洲其他国家扩大合作,比如英国不久前和日本签署了自贸协定,还计划加入亚太地区的CPTPP自贸协定。这项协定甚至被有些人称作‘亚洲民主国家反华联盟’。当然,这一切都会损害利润丰厚的中国生意,国际权力斗争的代价从来就不低。”

 

摘编自其他媒体的内容,不代表德国之声的立场或观点

  © 2020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