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德语媒体:付之东流

文山(摘编)2016年7月12日

南海仲裁案裁决结果周二公布,认定中国在该水域不具备“历史性权利”。德语报刊纷纷就此事发表评论。

Südchinesisches Meer Woody Island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CPA Media

(德国之声中文网)德国《日报》以"给北京的一记耳光"为题,认为中国现在也成为了一个傲慢的大国,只在对自己有利的时候认可国际法。"固然,仲裁法庭是否对此事具有管辖权,在国际法层面存在争议。即便在这起案件中,北京的立场并非一无是处,但是中国却是以强国的形象在同弱小的菲律宾进行权力的较量。在当地的较量中,中国可能胜出,但将付出巨大的代价。这并不明智。小国菲律宾现在从巨人中国手中赢得了一分,而北京则挨了一记耳光。这有可能导致中国立场更加强硬,北京也总喜欢强调自己是美国遏制中国政策的受害者。但是,现在其实有必要转变一下思路。"

作者接着指出,对于崛起的中国而言,南海争端其实是一场同美国的地缘政治较量,目的是将美国军事力量排挤出南海地区;在这一过程中,北京无视邻国的利益,导致后者投向华盛顿的怀抱,而非以相互妥协的态度建立互信。"偏偏是美国,这一从来在南海地区无所顾忌、也至今没有批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国家,现在可以扮演起海上自由捍卫者、甚至国际法捍卫者的角色。这一现实,也意味着中国在该地区的失败。"

中国是否会出于报复,再扩建几个岛礁?图像来源: CSIS Asia Maritime Transparency Initiative/DigitalGlobe

奥地利《新闻报》则以"这样的中国不会被视为领导全球的大国"为题,评论指出:"北京想通过不承认裁决的方式,开启一个先例:违背一个如此强大国家意愿的裁决,是无法有效执行的。而裁决之后中国作出怎样的反应,则能显现出中国的发展方向:究竟是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领军国家,还是成为一个会以单边手段对付邻国的超级霸权。如果中国总是强调强者的权益,那中国人在亚洲地区就无法受欢迎,反而会让美国人以保护者的身份来到亚洲的竞技场。"

《法兰克福汇报》则以"北京挨了一记重击"为题,评论指出:"对于菲律宾而言,这次裁决结果是一个重大胜利。对于中国而言则是一记重击。裁决说明,没有国家可以凌驾于国际法之上,就算是大国或者军事强国也不行。而在裁决之后,艰难的时刻才刚刚开始。北京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签署国,因此该裁决也对其具有效力。但是,仲裁庭并没有任何手段能够落实裁决。而且,北京政府从一开始就明确表示不会接受裁决。中国现在更可能以激化争端的方式进行回应,比如再扩建一个岛礁,或者设立南海防空识别区。"

作者笔锋一转接着指出,裁决其实也释放了一个信号,"不仅仅是针对中国,也针对那些现在感到更有底气的邻国。中国现在被视作是故意蔑视国际法的国家,但对于北京而言,国家利益始终比国家形象更为重要,在领土与主权问题上尤为如此。"

德国《商报》的评论则写道:"北京希望,东南亚邻国能够将其视为开放的经济大国。通过'一带一路'、亚投行等项目,北京将为周边地区进行投资。但是,在领土争端中的强硬语气,让上述努力付之东流。海牙仲裁庭公布裁决结果后,北京方面的反应再好不过的体现了这一点。对于北京而言,这桩仲裁案可谓是双重失败。"

摘编自其他媒体的内容,不代表德国之声的立场或观点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