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语媒体:出于报复前任心理而开始的新恋情
2016年6月24日(德国之声中文网) 瑞士《新苏黎世报》首先关注了即将开始访华行程的俄罗斯总统普京。该报以"伙伴关系的日常"为题,刊发评论指出,俄中伙伴关系到达了"新常态",但是一旦细看,就会发现很多令人失望的地方。
"自从乌克兰危机爆发、西方制裁俄罗斯以来,克里姆林宫就开始转向东方。本周六,北京将再一次欢迎普京的到来。习近平还从来还没有和任何其他国家元首会晤过那么多次。这次'约会',会有微笑,会相互交换礼物(以经济合约的形式),还会对未来作出天花乱坠的承诺。可是,这段恋爱关系并非一见钟情的爱情。"
"出于报复前任、抚平分手伤痛的心理,而开始一段新的爱情,这是不会成功的。俄罗斯政界希望中国能填补欧洲的空缺。这个希望落空了。上周在圣彼得堡经济论坛上,普京再次开始向欧洲企业示好。这是因为,北京方面并没有很积极地为俄罗斯的利益代言。更重要的原因是,俄罗斯还需要中国去打破西方的对俄制裁,需要中国动用其金融资源来帮助莫斯科回到国际资本市场。但这并没有发生。中资银行非常重视和美国保持务实的关系,只有在少数大型项目上,或者具备战略利益时,中资银行才会在有国家参与的情况下发放贷款。"
文章接着指出,尽管有着各种失望,但是两国之间的关系依然在前进。作者盘点了油气贸易、莫斯科-喀山高铁、中资参股大型俄罗斯石油企业等标志性事件,随后指出:"这些都是一段新恋情的常态,俄罗斯并没有得到什么免费礼物,而是需要为此和北京进行艰难的谈判。许多时候,俄国人自己也在争吵,怀疑在和中国资本的交易中,是否让出了过多的控制权。"
"在这种'常态'中,唯一不同寻常的一点就是:对其他国家而言,俄罗斯不再是重要的经济伙伴了,俄罗斯无法再和他们维持'常态'的关系。俄罗斯的外贸结构其实和一些发展中国家很像:向西方国家出口原材料、初级产品,而外国企业则在俄罗斯进行直接投资,并获取商业机会。"
"中国人却并没有怎么去利用眼下的这个时机。在俄罗斯市场上,不再有什么西方企业担心中国竞争者抢走市场份额。只有在少数几个领域存在例外情况,有些是出于政治原因,有些则是汇率波动的因素。因此,俄罗斯政界所希望的转向,其实也差不多就是出于向前任复仇的心理。但是,如何经营好一段恋爱关系,其实是全方面的:需要打理的不仅仅是这段关系本身,自己的魅力也是很重要的。"
德国网络杂志Telepolis也同样关注了俄中关系,并特别强调了俄罗斯在东海、南海岛礁争端中的立场。文章指出,6月初,俄中两国海军舰艇同时出现在钓鱼岛/尖阁列岛的毗邻区。
"这场俄中两国的共同行动虽小,但却充满挑衅意味。这彰示了在东海领土争端中俄罗斯对中国立场的支持。而在南海的情况则有所不同。莫斯科虽然也认可中国的'争议因通过双边途径解决'的立场,认同应当拒绝华盛顿介入的观点,但是同时,俄罗斯在南海争端中却严守中立。这是因为,俄罗斯是越南的紧密盟友,后者也对一些目前由中国实际控制的南海岛礁提有主权诉求。"
摘编自其他媒体的内容,不代表德国之声的立场或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