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语媒体:地缘政治的兄弟情谊
2019年6月7日(德国之声中文网)《南德意志报》撰文指出,这是一种基于地缘政治考量的友谊,而促成这种友谊的恰恰是美国。这篇题为《基于地缘政治的兄弟情谊》的文章写道:
"从中国角度来看,北京和莫斯科的关系从未向今天这么紧密。习近平对俄罗斯媒体畅谈他同普京间的'深厚友谊'。普京也高度重视同这位东方伙伴的关系。...两者确实有很多共同点:他们都认为美国是主要对手,都希望扩大国际影响力,都对权力拥有似乎无止境的追求,都在各自国家实行专权统治。
但双方也不想建立正式的同盟关系,而更侧重于经济合作以及推进共同的项目。习近平访问期间,双方签署了分别签署了涉及双边关系和全球战略的联合声明。此外,还签署了大约30项涉及贸易、投资以及能源的合作协定。"
文章写道,中俄双边的经济合作发展极为迅速,贸易额已经突破一千亿美元。但就经济总量而言,俄罗斯只是中国的小兄弟而已。俄罗斯只占中国对外贸易的1.9%,而中国则占俄罗斯对外贸易的15%。文章接着写道:
"随着双方的利益交集越来越多,并都认为受到了主要来自美国的威胁,如单边主义以及民主和人权等西方价值观。中俄关系想必会变得更加紧密。 很多人猜测,中俄双方会建立'战略同盟'或'北京莫斯科轴心'。倘若出现这样的联盟,它构成的挑战将相当于当年的中苏同盟,唯一不同是,此次同盟的领导者将是中国。然而,事实上,中俄双方并未达到步调一致的地步,只是他们不公开展示分歧而已。比如,中方并未承认俄罗斯对克里米亚半岛的兼并,而俄罗斯也不支持中国对南中国海提出的主权诉求。此外,俄罗斯还坚持向中国的对手印度和越南出售武器。"
《商报》则从经济层面上分析了中俄关系对欧洲及德国的影响。文章写道,2014年俄罗斯兼并克里米亚半岛后,面对布鲁塞尔和华盛顿的制裁,普京开启了"东方路线"。现在这一路线已经显露出成果,中俄贸易额突破了一千亿美元,北京莫斯科轴心已经不容忽视。文章称:
"如果欧洲人不想被抛在一边,就应当密切关注中俄联盟的发展。当然,现在就惊呼中俄共同经济阵营的诞生显然还为时过早。克里姆林宫宫发言人比什科夫(Dmitri Peskow)虽然对俄中关系赞誉有加,但他也不得不承认,欧盟仍是俄罗斯最重要的贸易伙伴。而且排在遥遥领先的第一位:2018年,俄罗斯同欧盟的贸易总额接近三千亿美元。
特别是在技术领域,俄罗斯仍然离不开欧洲。圣彼得堡经济论坛开幕前夕,俄罗斯铁路公司宣布,将追加投资十亿欧元购买13部西门子高速列车。
因此,尽管存在分歧,俄罗斯领导层还是会努力发展同欧盟的关系,俄罗斯总统普京想必也将会晤来访的德国经济部长阿尔特迈尔。德俄商会此前在莫斯科宣布,德国经济部长此次还将签署加强德俄企业合作意向书。"
摘编自其它媒体,不代表德国之声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