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媒体中国

德语媒体:对华依赖正在吞噬我们的繁荣

2025年10月23日

《世界报》发表评论称,当前的芯片和稀土危机充分说明,如果不尽快摆脱对中国的经济依赖,德国的工业基础与经济安全都将岌岌可危。 而《科隆城市报》则认为,全球经济的相互依存,恰恰是稳定国际政治的重要因素。

德语媒体:对华依赖正在吞噬我们的繁荣图像来源: Charly Triballeau/AFP/Getty Images

(德国之声中文网)《世界报》的长篇评论认为,德国工业对中国原材料的高度依赖已经到了极其危险的地步,而北京也正在毫无顾忌的将这种依赖关系作为施压的地缘政治武器。这篇题为《对华依赖正在吞噬我们的繁荣》的评论写道:

“每当谈起贸易战的发起者时,德国人总是会首先联想到特朗普。因为正是这位美国总统激进的关税政策给全球经济带来了严重的损害。但相比之下,中国人对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的损害,却更为隐蔽,危害也更大。北京的惯用伎俩对德国乃至整个欧洲的破坏性远超特朗普的关税大棒。

世界报:北京的惯用伎俩对德国乃至整个欧洲的破坏性远超特朗普的关税大棒。图像来源: Alex Brandon/AP Photo/picture alliance

作为庞大的共产党国家,中国已经在很多领域占据了垄断地位,而且也在越来越毫无顾忌地利用这种垄断地位。无论是药品、芯片还是稀土,北京随时都可以对这些关键性领域发起致命攻击。德国本土汽车工业当前面临的危机就是一个最新的例证,相关企业都对安世半导体(Nexperia)公司生产的特种芯片高度依赖。这些芯片虽然在荷兰生产,但需要在中国完成封装。由于北京宣布对这类产品实施出口管制,德国的汽车生产线随时都将面临停工的风险。对于此前就已计划在沃尔夫斯堡实施短时工作的大众来说,这一噩耗无疑是雪上加霜,而且,想必很快德国整个汽车行业都将受到冲击。”

《世界报》评论指出,中国通过数十年的战略布局,已经在原材料领域掌控了全球的供应链,而这种垄断地位也已经成了北京随时可以用来施压的战略武器。 

“中国损害公平交易”

”德国经济陷入今天这样的尴尬境地,完全是咎由自取。多年来,对中国的过度依赖早晚会成为一场噩梦的警告不绝于耳,但企业界高管们却对此置若罔闻。美国总统特朗普早在其第一个总统任期内就曾对中国提出过批评,今天的现实证明,特朗普的批评是正确的。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确实在以多种方式违反公平交易的规则。

也正因为如此,中国取代美国,成为德国最大的贸易伙伴,绝不是一个好消息。来自中国的产品正在源源不断地涌入德国市场,而德国产品进入中国市场的难度却越来越大,因为中国已经具备了自行生产汽车和机械的能力。

德国必须大幅降低对中国的单方面依赖。建立关键产品的大规模储备,发展替代性的贸易关系,这已经成了德国的当务之急。德国政府、欧盟委员会以及企业界都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中国已经构成了对世界贸易的威胁。也正因如此,继续保持同美国的伙伴关系,虽然困难重重,却是一个无可替代的选择。”

科隆城市报:安世事件是全球经济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典型案例。图像来源: David Hammersen/dpa/picture alliance

“依赖关系本身并非坏事”

《科隆城市报》发表评论称,“安世”事件充分暴露了欧洲在中美夹缝中的求生困境。

“芯片生产恰恰是今天全球经济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典型案例。减少依赖性,当然可以改善风险管控。但安世事件却令人不禁要问,荷兰政府的做法是否足够明智?汽车工业的抗压性在疫情之后是否真的得到了改善?答案今后几天内就将揭晓。
完全摆脱依赖关系是做不到的。那些反应过激的人也不应忘记,依赖关系也有其积极的一面:正是中国同西方在技术层面上的相互依赖关系,构成了当今国际政治的稳定因素。中国依赖西方的先进技术,西方则依赖中国的原材料。如果彼此没有了这种相互间的依赖,我们的世界想必会变得更加险恶。

只要依赖关系是相互的,它就不会对安全构成威胁。而这也恰恰是欧洲的问题所在:在中美欧世界三大经济体当中,欧洲手中的筹码最少。造成这一现状的部分原因是,欧洲人更热衷于以崇高姿态去追求无法企及的目标,而不愿脚踏实地的去做那些能够带来竞争优势的事情。”

摘编自其他媒体的内容,不代表德国之声的立场或观点。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