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语媒体:巧用特朗普的习近平和尴尬的挪威This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audio element.
(德国之声中文网)"G20成员国领导人赴汉堡开会的时候,基本上,关注的目光主要聚集在少数几个与会者:美国总统特朗普、德国总理默克尔、俄罗斯总统普京、还有一名男子的表态引人注意,他就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这位亚洲来客会以什么样的姿态站在世界舞台之上呢?" 德国《经济周刊》(Wirtschaftswoche)本周四(7月6日)发表的一篇文章开头这样写道。
作者Matthias Kamp接着指出,多年来,中国领导人中有着共识,希望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国在全球能够扮演领导人的角色,无论是在经济、政治还是军事领域:"追溯近两千年的历史,中国三次成为世界强国,汉朝时期、唐朝时期和清朝。鸦片战争之前二十年左右,1820年的时候,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总量的近三分之一。而今,经历了40年的经济改革后,共产党高层认为,现在,走上属于自己的位置的时候到了。"
文章认为,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是中国寻求重新在全球扮演领导人过程中的一个特别的助力。习近平巧妙地利用了机会。特朗普决定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习近平在达沃斯挺身而出,主张消除贸易壁垒。特朗普说退出气候协议,习近平--这个有着严重环保问题国家的领导人干脆地宣布是全球气候的救星。这很值得仔细推究。虽然十分努力,但是北京依然不能有效控制环境问题。中国缺乏运作正常且独立的监控机构。
题目为"重新成为世界强国"(Zurück zur Weltmacht)的文章接着写道,中国在全球各地都有大规模投资:"在美国和欧洲,中国主要收购高科技公司,用这个方式赶上西方的技术水平。在亚洲、南美和非洲的新兴和发展中国家,北京修建公路、铁路、大坝和管道。中国要求对方的政治忠诚,并且尝试输出其威权的价值体系。许多大型基础设施项目中,中国自带工人和建筑材料。某些项目的经济利用价值对这些国家来说有限,另外中国往往将这些地方视为原材料供应方。北京做出的所有决定,首先都考虑自身的利益。"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到访佛罗里达州,与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海湖庄园”举行会晤。内地网民热议,特朗普表情丰富。 图像来源: Reuters/C. Barria 除了特朗普的招待晚宴受到关注外,不少眼尖的网民还戏称,特朗普自带表情包儿。
图像来源: Reuters/C. Barria 媒体公布的视频显示,从特朗普以红地毯接待习近平的那一刻起,特朗普似乎显得十分热情。在自己庄园门口前,先是主动上前迎接,接着是人们喜闻乐见的“大合影”。看这张,特朗普口型似乎在说,Hello!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AP Photo/A. Brandon 此前,默克尔到访美国时想要的“握手”,在习近平这里似乎不费吹挥之力。媒体甚至拍到多次,特朗普主动向习近平伸手。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AP Photo/A. Brandon 除了特朗普的“主动”,媒体也多次捕捉到习近平近乎一致的“微笑”表情。瞧!站在迎接的红毯前,不知道特朗普正兴致勃勃地与习近平说些什么。作为回应,习近平频频点头微笑。
图像来源: Getty Images/AFP/J. Watson 特朗普在招待晚宴中表示,中美将有很好很好的关系。但对于这样的表态,习近平多以微笑回应。这张照片中,习近平先是微笑,接着还是微笑、微笑、微笑……
图像来源: Reuters/C. Barria 多家德媒报道说,两人首轮会谈结束后,特朗普开玩笑的表示,"我们经过了长时间的讨论,但到目前为止,我什么也没得到,绝对没有。"但他接着表示,"我们(美中)之间已经建立起友谊。" “我期待未来的发展。” 看来习近平对这样的表态很满意,这不他又笑了!
图像来源: Reuters/C. Barria
文章写道:"这当然是中国的权利。但人们在与习近平和他的同僚打交道时必须知道这一点。"
大写的尴尬
《新苏黎世报》本周五(7月7日)的一篇评论先以挪威的经济开头:"中国是挪威经济的重要市场,尤其是渔业,这个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提供了巨大的商机。新鲜的鲑鱼需求量很大,至少曾经是这样:直到2010年,挪威三文鱼在中国市场的份额达到90%。"
作者Ingrid Meissl Årebo接着写道,这一年刘晓波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挪威和中国之间出现裂痕,北京认为挪威干涉其内政,双方政治关系降入冰冻期,进口也暂时停摆:"挪威鲑鱼在中国市场份额骤降到可以忽略不计的1-3%。"
中国和挪威双边关系6年后解冻:"去年12月两国外交关系升温,4月,挪威首相索尔贝格(Erna Solberg)率领庞大的经济代表团奔赴北京,推进两国关系。其中的一个重要目标是签署贸易协议,保证双边市场准入。"人权问题不在日程之上,它也不应该给双方的关系带来威胁。
7月13日是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刘晓波的祭日。从广场四君子到《零八宪章》,从空空的椅子到各地的纪念活动,刘晓波在中国当代史上留下了浓重一笔。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J. Favre 7月13日是刘晓波的祭日。2010年,诺贝尔奖委员会宣布将诺贝尔和平奖颁发给狱中的刘晓波。由于家人也无法代为领奖,在2010年12月在挪威奥斯陆举行的颁奖典礼上,人们为刘晓波放置了一把空椅子,并将获奖证书和奖章放在椅子上。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NTB scanpix 因起草《零八宪章》被捕入狱的刘晓波于2009年12月被北京当局以"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判处11年监禁。
图像来源: AP 刘晓波获诺贝尔和平奖之前,德国笔会宣布将该年度赫尔曼·凯斯滕奖(Herrmann -Kersten-Preis)授予中国作家刘晓波。德国笔会主席约翰诺·斯特拉瑟尔(Johano Strasser)和替刘晓波领奖的时任独立中文笔会主席廖天琪。
图像来源: DW/Juan Ju 当刘霞告诉刘晓波,他获得了2010年诺贝尔和平奖时,刘晓波流着眼泪说出的第一句话就是,这个奖应当属于六四亡灵。刘晓波曾明确表示,六四民主运动以及这场运动被血腥镇压的结局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图像来源: dapd 1989年6月2日,刘晓波(中间手持麦克风者)、周舵、高新和侯德健4人来到天安门广场,开始绝食。他们表示,绝食是为了抗议戒严和军管,呼吁学生和政府以和平谈判、协商对话来解决双方对立。此后,被称为“四君子”的他们一直待在广场,直至六四凌晨。
图像来源: 64memo 刘晓波曾说,为了给这些亡灵讨回公道,我作为幸存者对这些死者有一份没办法放下的责任。只要六四这件事没有得到公正的评价, 我一定要替他们做。不管效果怎样,我一定要坚持。" 这是刘晓波2000年夏天在家中与作家贝岭。多年之后,贝岭成为《刘晓波传》作者。
图像来源: DW/Y.Xiaobing 刘晓波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后不久,夫人刘霞便遭到软禁。2012年美国纽约举办了题为“沉默的力量”(The Silent Strenth)的个人摄影展。
图像来源: AP 德国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赫塔·米勒(Herta Mueller)是刘晓波文学活动在柏林的主要推动者和支持者。这名出生和成长于罗马尼亚的作家对专政和独裁有着亲身且独到的见解。这是她在柏林文学节期间朗诵刘霞的一首诗歌。
图像来源: DW/S. Peschel 柏林国际文学节多次以刘晓波和刘霞为主题举办讨论会。这是2016年的一次会议现场,邀请的嘉宾从左至右:独立中文笔会主席廖天琪、前德国驻华大使史坦泽(Volker Stanzel)、作家廖亦武和翻译。
图像来源: DW/S. Peschel 2017年6月底,关押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刘晓波的锦州监狱证实,刘晓波被发现罹患肝癌,已经办理保外就医。据称一个“由8位国内知名肿瘤专家参加的医疗救治小组”为刘晓波制定了治疗方案。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AP 2017年7月3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到访德国前夕,德国联邦政府发言人在记者会上表示,德国政府已注意到有关刘晓波及其夫人到国外进行治疗的愿望,并“希望刘晓波能得到一切必要的治疗手段”。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 2017年7月8日,负责救治刘晓波的中国医大一院发布了题为“美德专家称刘晓波到国外也没有更好的办法”的短消息。7月9日,前往中国参与会诊的一名德国医生和一名美国医生发表声明称, 他们相信刘晓波可以转运到国外接受治疗,但必须尽快进行。网上出现的相关会诊视频引起德方抗议。
图像来源: picture alliance/AP Photo/A.Wong 2017年7月11日,美国重申欢迎刘晓波赴美接受治疗。7月12日,中国医大一院罕见地在同一天内两次发布病情通报。下午的通报称,刘晓波“病情垂危”,医院正全力抢救。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AP Photo/A. Wong 2017年7月13日,刘晓波因为肝癌引发多重器官衰竭在沈阳病逝,享年61岁。在社交媒体上,很多人缅怀这位民主斗士。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AP Video
最近刘晓波身患重病的消息传出,超过150名来自欧洲、美国的诺奖得主要求中国允许这名61岁的男子出国治病。标题为"挪威尴尬的沉默"(Peinliches Schweigen in Norwegen)的文章写道:"挪威保守派总理保持沉默,这种态度招致了外界的谴责。'胆小鬼'、'尴尬'、'向中国屈膝',朋友和反对派都发出这样的批评 。"
诺贝尔奖委员会认为,挪威这个数十年来最为努力的国际和平斡旋者,告别了道德大国这个角色。面对这种指责,索尔贝格不动声色:"她承认,新近收获的中国的友谊,比呼吁让绝症病人刘晓波获得自由更有价值。"
摘编自其它媒体,不代表德国之声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