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媒体中国

德语媒体:平起平坐的两大超级大国

2025年10月31日

对于周四在韩国釜山举行的中美首脑会晤,《新苏黎世报》评论道,此次峰会不仅让中国获得了同美国平起平坐的超级大国地位,也让习近平获得了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法兰克福汇报》称,釜山达成的协议,只是权力政治的权宜之计,特朗普和习近平的手指仍“扣着扳机”。

德语媒体:平起平坐的两大超级大国图像来源: Andrew Caballero-Reynolds/AFP/Getty Images

(德国之声中文网)《新苏黎世报》发表评论写道,北京以牙还牙、以攻为守的战略,令中国在贸易战中再一次占据上风。釜山峰会开始前,特朗普在其社媒平台上以“G2峰会”形容他即将同习近平举行的会晤,这显然是对中国国际地位的高度认可。这篇题为《平起平坐的两个超级大国》的评论写道:

“北京谈判代表深知,特朗普急需向其选民展示政绩。表面上看,中国似乎做出了更大的让步:推迟一年实施稀土出口管制,承诺从美国购买大豆等农产品,并表示将协助美方打击芬太尼走私。而作为回报,美国同意下调部分关税,同时还放宽了针对含50%以上美国技术的芯片的出口限制。

然而,北京真正的收获并不仅限于在这些争执已久的具体条款上取得接近或共识,更在于,北京终于将充满冲突和升级风险的中美关系提升到了更可控的层面。现在双方已经恢复了对话,甚至出现了开展合作的迹象。这就为北京赢得了宝贵时间,得以在不受外界干扰的情况下继续推进战略目标:即实现经济、技术以及军事领域的领先和自主。”

《新苏黎世报》评论指出,从时间角度来看,局面显然对习近平更为有利。特朗普明年就要面对中期选举,而美国国内“对华强硬”的两党共识正在出现松动。相比之下,习近平则无需担心选举压力,毕竟他拥有终身执政的地位:

“长期以来,北京一直渴望同美国建立平起平坐的双边关系,一种美国不再试图遏制中国崛起的关系。在这一点上,特朗普似乎象征性地对习近平做出了让步:首先特习会的地点选择在中国的近邻举行。其次,特朗普将于明年四月先行到访中国,习近平之后才会回访,而且时间尚未确定。在北京看来,这些都是中国国际地位得到认可的象征。

《新苏黎世报》:“从时间角度来看,局面显然对习近平更为有利”图像来源: Kaname Yoneyama/AP Photo/picture alliance

毫无疑问,中美谈判仍处于起步阶段,进展也会非常艰难。而中方做出的让步都有明确的期限,随时可以撤回。中美手中仍拥有各自的王牌,特习会晤只能带来贸易冲突的停火,只是暂时性的缓解。双方的对立依然存在,‘战火’随时都有可能重新燃起。

“釜山会谈只是缓兵之计”

《法兰克福回报》也认为,釜山峰会上,美国总统特朗普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虽然达成了一系列共识,但这充其量只是缓解局势的权宜之计,双方的争执绝不会因此而偃旗息鼓。

“两位领导人的手指已经重新扣在了扳机上。在威胁与反制主导着一切的当今世界,经济生活当然难以恢复平静。只需要一个火花,威胁与反制的恶性循环就会重新开启。曾经的多边秩序,虽然并不完美,却让数以亿计的人口走出了贫困,也使贫富差距得以缩小。但这一切已经被权力政治取而代之,强权已经成了唯一有效的法则。较小的经济体陷入了无助的境地。在韩国达成共识后,东南亚国家反而忧心忡忡:他们担心新的关税政策会让他们再度失去对美国的出口机会。 

特朗普坦承,他同习近平的会谈中对台湾问题只字未提,这本身就说明了一切。特朗普从未表现出过对这个民主岛国有任何真正的兴趣。这样一来,习近平当然可以继续他对台湾的文攻武吓了。亚洲诸国不得不再一次面对这样的问题:究竟谁更值得信赖?是应该信任自称会扶持弱小的中国呢?还是应该信任长期提供保护的美国呢?现实却是,谁能提供实质利益,谁就会获得帮助。澳大利亚和日本以稀土协议换取了美国的安全保障。但在真正危机发生时,一纸安全保障又有多少价值呢?

在此大背景下,德国和欧洲如果一味讨好特朗普,而对中国冷眼相待,这样的做法是否明智,非常值得怀疑。事实上,加强和巩固同价值观盟友的合作关系是当前最为重要的。这样的国家不仅在亚洲,也在南美和非洲。这些国家虽然不能替代中美两大国的采购和销售市场,但他们至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燃眉之急。”

摘编自其他媒体的内容,不代表德国之声的立场或观点。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