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媒体

德语媒体:德国外长去北京“纠偏”

2023年4月13日

在法国总统马克龙访华并发表争议言论后,德国外长贝尔博克也踏上了中国之旅。《商报》认为,贝尔博克有望在北京展现一个不惧专制的对等伙伴之形象。《每日镜报》则呼吁,德国外长必须正告中方,马克龙的言论不代表欧盟立场。

China Tianjin | Außenministerin Annalena Baerbock trifft für Antrittsbesuch in China ein
图像来源: Soeren Stache/dpa/picture alliance

(德国之声中文网)杜塞尔多夫出版的《商报》以"德国外长的中国之行不会比马克龙的更糟"为题,刊发评论指出,在法国总统马克龙跌入陷阱后,贝尔博克非常有希望以对等的贸易伙伴身份在中国亮相。

"马克龙的失误就是贝尔博克的机遇。她现在能够利用这次中国之行来再次展现她的能力,就像她在和俄罗斯打交道时一样:既没有被专制者哄骗,也没有被他们吓倒;面对中国人擅长的阿谀奉承,贝尔博克也有免疫力。即便面对专制者,贝尔博克也不忌惮直言不讳。"

"这当然不意味着贝尔博克应当拆掉所有的桥梁。但是贝尔博克如今获得了一个契机,能够向外界表明:即便是一个依赖良好对华关系的工业大国,也能平等地与中国打交道。"

"这当然也包括和中国当地的欧洲经济界人士交换看法。一方面,贝尔博克必须倾听他们的合理担忧,毕竟本届德国政府持有更加批判性的对华立场。另一方面,贝尔博克也必须清晰地传达德国政府在中国问题上的担忧。面向中国的外交政策,必须要考虑经济界的利益才能取得成效,否则就寸步难行。"

马克龙的涉中国言论,在多大程度上能代表欧洲立场? 图像来源: LUDOVIC MARIN/AFP/Getty Images

柏林出版的《每日镜报》以"贝尔博克去北京,欧洲正处十字路口"为题,刊发评论指出,德国外长有责任纠正马克龙的言论,重新将台海议题定义为欧洲的优先事务

"欧洲正处于十字路口。欧盟缺乏对华立场的事实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更加凸显。欧盟正在自己所说的'中国既是伙伴、也是竞争者、亦是体制对手'的三重角色间毫无章法地反复跳跃。马克龙言辞的吊诡之处在于:他所期待的更多欧洲战略自主,在布鲁塞尔、柏林以及华盛顿也是得到原则上的支持的。自从俄乌战争爆发以来,许多人都认识到,长远来看,躲在美国的保护伞下是远远不够的。"

"但是问题在于,马克龙在大体一致的西方内部打入了一枚楔子,它有造成欧洲分裂的危险。更要命的是,这枚楔子是在公开场合钉入的,而且牺牲了台湾的利益。马克龙还暗示,要是欧洲立场鲜明地抵制习近平对台湾的威胁,就会沦为美国的跟班。这种暗示非常地玩世不恭。这一威胁事关2400万人口的民主政体,他们不想和一个自己从未从属过的政权合并。而且从安全政策角度而言,武力攻台对欧洲也会是一场灾难。它是我们的灾难,也是马克龙的灾难。"

"当贝尔博克与中国外长秦刚会晤时,她应该用最明确的言辞告诉后者,任何对台湾的攻击、封锁或者其他形式的挤压都会导致德中关系的严重裂痕,这也包括严厉的制裁。这并非充当美国的传声筒,而是最纯粹的欧洲立场。"

作者认为,在马克龙犯下错误后,贝尔博克有机会立即让中国明白,法国总统的言论并不能代表欧洲立场。"诚然,欧洲人必须在防务上更加独立于美国。但这并不意味着要和中国一起,也不意味着要针对中国。而是恰恰因为中国,欧洲需要更独立。"

摘编自其他媒体的内容,不代表德国之声的立场或观点。

回应争议 马克龙强调对台立场不变

02:38

This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video element.

© 2023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