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媒体德国

德语媒体:成效有限的中国之行

2024年4月16日

德国总理肖尔茨历时三天的访华行程已经结束。中东局势突变、俄乌战争僵持以及德国经济疲软的大背景下,肖尔茨的中国之行自然也受到了德语媒体的格外关注。

肖尔茨参观重庆大学
肖尔茨参观重庆大学图像来源: Michael Kappeler/dpa/picture alliance

(德国之声中文网)肖尔茨访华期间,敦促中国为在华德企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并对北京大规模的工业补贴提出批评。《商报》发表评论称,肖尔茨的上述呼吁显然是说给德国国内听的,对中国并不会产生任何触动。这篇题为《肖尔茨艰难的中国之行》的评论写道:

“中国官员指出,无论是在汽车还是其他核心创新领域,中国产品的竞争力都在增强。他们对倾销问题最新的解释是,中国产品的市场份额不断扩大靠的是效率和质量,而并非国家大量补贴的结果。

难道中国惊人的成就真的只是源自勤奋和创新吗?出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这种解释显然难以令人信服,任何一位德国总理都不应被这样的说辞蒙蔽和搪塞。然而,德国政府并没有能让北京心悦诚服的施压手段,更何况德国总理不希望采取贸易保护主义,也并不赞同引入欧盟正在推进的惩罚性关税。

来自德国的压力过于温柔,缺乏力道。因此,对中国来讲,局势已经非常明了:德国目前是中国在欧洲最核心的盟友,而总理本人就是这种盟友关系的化身。而对肖尔茨来说,除了发出呼吁,也并无更好的办法。然而众所周知,在中国空旷的会客大厅里,这类呼吁并不会引发更多的回响。”

评论指出,无论是在俄乌战争,还是新近升级的中东冲突中,中方的利益都同德国截然不同

“周二,同中国党和国家领导人举行会谈时,德国总理发出这些呼吁当然是正确的。但这也凸显出了肖尔茨的无助境地。此前在上海的新闻发布会上,德国总理自称是‘世界上最成功出口大国的总理”,希望以此展示实力。然而,这番话显然是说给德国国内和随行的企业高管们听的。而对中国人来说,这类言辞听听就好。“

《法兰克福汇报》发表评论称,德国总理肖尔茨访华期间之所以谨言慎行,是因为他深知,一旦爆发德中贸易战,德国经济将受到沉重冲击。

德国总理肖尔茨参观上海的科思创公司。图像来源: Michael Kappeler/dpa/picture alliance

“就经贸议题而言,总理此次中国之行发出的信号是‘一切照旧’。尽管伊朗袭击以色列事件,让肖尔茨不得不参与一系列应对危机的紧急会谈,但他还是挤出时间参观了博世和科思创等德国企业。在同中方会谈时,肖尔茨保证,只要双方能拥有平等的竞争条件,德国并不希望对中国电动车封锁市场。在对中国补贴政策提出批评时,肖尔茨也比其他欧洲领导人更注重外交措辞。

肖尔茨很清楚,如果像美国那样同中国爆发贸易冲突,将使德国经济进一步陷入被动。德国政界,尤其是总理府,都不希望出现这样的场景。过去几个月以来,肖尔茨及其亲信们一直在不遗余力地为大量糟糕的经济数据描绘积极的前景:能源价格在下降、联邦政府出台了加快规划及审判程序的决议、推出了经过改革的专业人才移民法等等,自我褒奖之声,不绝于耳。”

摘编自其他媒体的内容,不代表德国之声的立场或观点。

© 2024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