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德语媒体:房价飞涨带动经济增长

文山 摘编
2016年10月20日

周四的德语报刊,将目光再次投向了错综复杂的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中国第三季度经济增长率维持在6.7%,这一方面让德媒记者信服,另一方面也让他们担心增长是否可以持续,以及保增长背后的代价。

China Baustelle Wirtschaft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D.Fei

(德国之声中文网)瑞士《新苏黎世报》以"调控下的成功 崩溃风险犹存"为题,刊发评论指出,中国的经济增长数字一次又一次神奇地达到了预设的政治目标,一方面说明了当局采取一系列措施的合理性,另一方面也意味着这些措施伴随着不小的代价。

"习惯出口导向的中国经济,如今受到了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巨大影响。最新的外贸数据显示,中国进口贸易额增长幅度甚至超过了出口额增长。外贸甚至有可能对今年的经济增长起到拖累作用,这在多年来还是第一次。同时,全国范围内迅速上涨的工资水平也让中国难以继续成为'世界工厂'。因此,中国政府通过无数的补助措施,试图促进高附加值(同时也意味着更清洁)产业的落户与发展。同时,中国民众的消费也应当成为更强劲的增长引擎。"

"一方面是精细的调控,一方面又促进市场竞争,中国政府双管齐下,取得了无可辩驳的成就。现在的主要问题不再是官方的经济增长数字究竟有多少'美化'成份(可能还是多少有一点);而是这种由政治促成的经济增长究竟有着怎样的代价。"

"目前,中国经济最主要的增长动力来自国有银行贷款、中心城市火爆的房地产市场以及国有企业的投资行为。中国的城市化还远没有结束,因此许多新建住宅迟早会找到买家。可以想像,房地产价格很可能会飞涨。可惜的是,许多住房却被空置,购房者只是将其作为一笔投资。"

"令人担心的还有国有企业的大笔投资。这会进一步排挤私营经济的空间。而且,许多大型国企的财务结构非常不透明,这让它们的债务水平达到了令人不安的高度,债务重组是早晚的事情。固然,中国政府同样可以对债务重组进行调控,但这样做的代价是加剧中国经济的崩溃风险;而且,现在中国企业在海外的收购浪潮所带来的风险也会明显上升。"

江苏南通的一售楼处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

《南德意志报》驻华记者以"再也弄不明白"为题指出,中国经济依然维持着增长,这主要归功于房地产市场的火爆行情。他就此担忧问道:"这样的增长究竟还能持续多久?"

文章指出,目前中国总体债务水平高企,很大一部分新增贷款都流向了钢铁、电解铝、水泥等产能过剩的老旧行业。"要不是各大城市的房地产市场火爆,这些行业的开工率还要更低。这就引出了又一个问题:许多专家现在都一致认为,当前中国国内投资大约有一半都和房地产业有关联。比如钢铁、水泥、房产销售中介、金融信贷等等。要不是房地产市场的巨大需求,经济增长数字一定比现在难看许多。分析人士惊恐地问道:这样的火爆局面还能维持多久?"

作者随后提到了近来飞涨的房价,并以欧洲人的视角指出,按照目前中国大城市住房销售价格与租房价格的比值,买房绝对是不划算的投资。他还注意到了各地政府为了抑制房价而推出的各种举措,并得出结论:并不管用。随后,作者以近乎无奈的笔触写道:

"对于许多中国人来说,除了房地产市场,并不存在其他投资渠道。大型国有银行的低额利息让银行储蓄账户的回报率太低;而在去年夏天的股市崩盘后,许多人也都撤出了证券市场。国家对外汇的严格管制,又导致每个中国人每年最多只能向国外转移5万美元的资产。现在,市场的稳定几乎完全依赖于中国民众对中国政府的绝对信任。"

摘编自其他媒体的内容,不代表德国之声的立场或观点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