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德语媒体:收购潮怎么破?政府出手加自信

文木(摘编)
2017年7月12日

德国政府推出提高收购门槛的新规。《南德意志报》认为这是正确的一步,另外,欧洲在与中国打交道时应展示自信。瑞士公共广播电视台(SRF)驻华记者则分析了中国驻军吉布提这一举动的目的。

China Investitionen in Deutschland Symbolbild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

(德国之声中文网)《南德意志报》先是以中国科瑞集团对德国Biotest公司的收购开头,文章指出,该公司通过在德国成立一家股份公司完成收购。作者写道:"中国的收购方法很多,并且特别青睐高科技公司。因此德国政府考虑出台措施,尤其保护关键的基础设施。电网、电站、供水系统相关软件等等不允许战略投资者介入,规定也包括军事敏感领域。"

作者Michael Bauchmüller接着写道,虽然只字未提中国二字,不过德国联邦内阁本周三就中国投资者的问题进行讨论 ,因为修改外贸条律主要的原因就是这个在德国频频撒钱投资的国家,中等企业受到欢迎,中国认为这些公司具有创新性、管理好、风险少:"柏林的反应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投资潮的背后多少都有中国政府的参与。中国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目标,希望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100周年时进入世界工业强国的前列。"

特别是拥有许多"隐形冠军"(hidden champions)企业的德国会因此感到面对挑战,尤其是在越来越多这些行业冠军企业成为收购目标的情况之下。不过国家进行干预并不容易,因为德国有着对基本权利的规定:"阻止股东、公司继承人或所有者的销售需要相当充分的理由。毕竟这是企业私有财产。另外,德国政府进行干预的手段也是有限的。欧盟才有权利做出决定,它才是负责贸易问题的。"文章接着指出,在面对中国投资上,欧洲各国意见不一。中国投资者在西欧收购高科技公司,在东欧和南欧却转换角色成了创业公司或者是深受欢迎的投资者。

作者写道:"对欧洲人来说,与北京打交道宛如走钢丝,一方面是中国的投资资金和广阔的市场,另外一方面是国家的倾销政策和实力战略。"

文章还敦促中国应更加开放市场:"中国在欧洲享有的自由,欧洲投资者在中国市场也应该得到。"作者在文章末尾写道,与北京打交道,自信相当重要:"比如,欧洲人应该自信地坚持要求北京提供对等条件。同时,要对此抱有自信的态度,即:在一个自由社会中创新要比在一个国家主导的社会容易。只要有好的院校能够培养出人才,勇敢的企业们愿意进行新的尝试,欧洲人就无需害怕。中国没有那么快能把所有的公司都买下来。"

中国军队驻海外 意在何处?

瑞士公共广播电视台(SRF)驻中国记者Martin Aldrovandi分析了中国驻军吉布提的目的。他在接受SRF News采访时表示,北京想要保护在非洲的利益,尤其是经济利益:"但也包括要保护贸易通道,因为该地区常有海盗出没。另外,官方表示,这个基地也用于人道援助以及在该地区执行和平任务,所以北京说是'保障基地',而不是'军事基地'。

采访记者Joël Hafner问道,这是否表明了中国想要在军事方面成为世界强国的决心呢?Martin Aldrovandi指出,中国一直对此否认,海外首个基地也是这样:"北京遵循不干预的政策。非洲的军事基地主要是保护其在非洲的经济利益,中国过去几年在这里的投资越来越多了。在军事冲突上,中国无意介入。"

Martin Aldrovandi补充说道,这个政策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明朝的郑和下西洋在十五世纪初,当时他带着庞大的船队远航太平洋和印度洋。此后中国没有派出大量海军进行过远征。二十世纪中国忙于应对二战、内战等问题:"中国对外国冲突并不感兴趣。但如果涉及到本身,比如与印度的边界之争,或者是南中国海的主权问题,北京也会秀出军事肌肉。未来,这种态度会继续下去。"
 

摘编自其它媒体,不代表德国之声观点。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