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之声中文网)柏林出版的《每日镜报》以"算计到最后一刻"为题,刊发评论指出,至少在G20开幕之前,外界仍然无法看出特朗普总统在贸易议题上有任何策略。
文章注意到,不久前,特朗普刚刚对媒体表示,即便在与习近平的会晤后,他也不太可能打消继续抬高关税的念头。作者由此问道:"这难道是一种策略?"
"一方面,特朗普的'美国优先'政策导致他不希望见到东亚竞争者日渐强大。在他眼中,苹果、通用汽车在华设厂生产的做法是错误的。特朗普相信,通过提高关税,能够让这些企业重新回到美国进行生产。但是,跨国企业却有另外的算盘:他们希望能够在客户所在的地方进行生产,这往往就是中国。全世界最有权力的人却忽视这一点,这真是令人震惊。"
"另一方面,特朗普在这个问题上还是正确的:中国的贸易手段并不公正,数以百万计的美国就业岗位流向了东方,知识产权保护对于中国人而言则是一个外来词。美国对中国影响力日益增大的担忧也是合理的,雄心勃勃的'中国制造2025'计划就是一份宣战书,旨在通过中国自身的创新能力取代外国的科技。人工智能、电动汽车等十个关键科技产业将获得巨额的政府补贴。"
"但是,特朗普并没有按照轻重缓急来设法逐一解决这些问题,而是决定同中国全面对抗。不断升级的贸易战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在对北京而言十分敏感的台湾问题上,美国也在挑衅中国。这可不是促使中国人展开对美合作的手段。"
"此外,也没有任何人能知道特朗普政权到底想要从中国得到些什么。美国政府的一部分人坚持要求中国进一步向美国商品开放本国市场,大幅提供美国商品进口额,并且切实打击掠夺知识产权的行为。还有一部分人则要求中国必须作出更为根本的改变;他们希望最终能够遏制对手,不让其壮大,认为这样就能够把工作岗位从中国带回美国。要是后者占了上风,美中两国取得妥协的前景就十分渺茫。"
"当然,这一切也可能只是特朗普的算计,他本人最终并不想要一场真正的贸易战。毕竟,贸易战不仅仅损害全球经济,尤其会损害美国人的利益。美国制造业需要从外国的供货商处进口上游产品",加征的关税会提高美国制造业的生产成本。更高的物价最终会影响到消费者的钱包,他们可是特朗普的选民。
充斥世界市场的“Made in China”早已不只是纺织品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U. Baumgarten苏黎世出版的《金融经济报》以"化解美中冲突的时刻表"为题,刊登了由耶鲁大学经济学教授罗奇(Stephen S. Roach)撰写的客席评论。文章认为,现在必须要不断重申美中两国达成妥协的紧迫性,否则就会面临贸易战升级成冷战甚至军事冲突的风险。
"和人际交往关系相似,国家经济体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也有可能变得不稳定、甚至充满破坏性。要是一方改变了路线,感觉被蔑视的另一方就会作出剧烈的回应。在美中关系里,中国这次是先作出改变的一方。北京转变了经济增长模式,从制造业向服务业、从出口拉动转向内需拉动、从依赖进口科技转变为依靠自主研发。此外,中国还逐渐降低其巨额外汇储备,这也让北京向美国的放贷空间缩小。"
"美国感受到了中国伙伴的威胁,后者改变了双方关系的规则。特朗普对中国威胁的反应,比此前几任美国总统都要更激烈。与此同时,美国政界如今形成了跨党派的敌视中国的氛围,这也是毫无疑问的。"
作者认为,在这一局面下,特朗普与习近平在G20峰会上的会晤就是一次难得的机遇,能够共同直面两国之间的战略性挑战。"鉴于近期两国之间的争吵,我们难以对两位元首在会谈中取得突破抱有乐观的期待。习近平与特朗普的每一场会面,都应该被当作是进行实质性商谈的契机。而世界将对此予以高度关注。"
摘编自其它媒体,不代表德国之声立场
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周一在上海开幕。其特殊之处是,单单聚焦进口方面。在美中贸易纷争愈演愈烈之际,这场展会能不能给中国应对矛盾带来有利的舆论风向?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Imaginechina/Zhejiang Daily这是第一个在国家层面上只关注进口贸易的商品贸易博览会。进口博览会的举办地点:上海国家会展中心,展出面积相当于38个足球场。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Imaginechina/Zhejiang Daily习近平在进博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时承诺:“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习近平在2017年5月的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上就提出了中国每年要举办国际进口博览会的建议。
图像来源: Reuters/A. Song在中美贸易战愈演愈烈,似乎僵局无解的背景下,北京高调推出了首届进口博览会,意在展示中国其实也是一个进口大国。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Imaginechina/Ge Jinfh出席开幕活动的国际组织高层人物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干事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Imaginechina/Ke Wei西方世界对此次进博会的反应被媒体评论为“政冷经热”,其表现之一是,欧美国家高层官员缺席。中国的近邻中,倒不乏政府和国家级领导人出席: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中)、越南总理阮春福(左)和巴基斯坦总理伊姆兰·汗(右)。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Tass/D. Astakhov进博会也是对一直抱怨中国进口顺差太大的美国的一种宣示。虽然美国没有派政府高层代表赴会,但美国企业不甘落后,通用汽车、通用电气、福特、微软、特斯拉和沃尔玛都在上海亮相。图为特斯拉的Model 3电动车。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Imaginechina//Dycj参展的有来自全球130个国家的3000多家企业,5000多种首次登陆中国市场的产品。图为日本自动化设备制造商欧姆龙的展台上,工作人员在和机器人打乒乓球。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Xinhua News Agency/F. Zhe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也出现在进博会开幕式上。就连在中国仍处于被屏蔽状态的脸书和谷歌,也在参展方之列。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Imaginechina/Ge Jinfh进博会期间,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在参加一个论坛会议时表示,贸易战是“世上最愚蠢的事情”,他认为20年后不会有贸易问题,“没有人能阻止贸易”。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Imaginechina/Ge Jinfh中国是消费品和奢侈品的进口大国。图为博览会上展出的英国设计师Jimmy Choo品牌的镶嵌近万颗钻石的女鞋,价值430万美元。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Imaginechina//Ge Jinfh不仅各国经济界对进博会兴趣高涨,媒体也纷至沓来。图为博览会场的新闻中心。从组织、安保级别来讲,这次上海国际进口博览会的级别堪比当年的奥运会和世博会。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Xinhua/Shen Bohan中国邮政为进博会特别推出了纪念首日封。进博会的吉祥物是名叫“进宝”的熊猫。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Photoshot